我需要這樣的平臺作文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小編收集了我需要這樣的平臺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需要這樣的平臺
學校的平臺被一堵中空的墻隔成兩半,墻中間填了土,中著高大的月季。現(xiàn)在是春天,月季蓬勃生長,莖上彌密布著大大小小的刺。男生們總喜歡把它們采下來當武器。
老師揮揮手說你走吧,我最討厭你這樣,真難溝通。我心里挺難過,我挺喜歡老師的,她既年輕又漂亮,我希望她幫幫我,而她卻說:“你真難溝通。”
第二天早晨,老師靠在講臺上,很輕松地說:“你和樊麗君坐。”于是她就拎著書包過來了,輕輕坐下,輕輕從書包里拿出文具書本,把它們整齊地放在桌上。我頓時臉紅起來,相比之下,我的桌面就太亂,我毛手毛腳地收好東西,抬起頭來看見她對我笑了一下。
在我印象中,她是一個膽小的女生,沒和我說過幾句話,只是在迫不得已時打個招呼�,F(xiàn)在我了解了一些,她是一個頭發(fā)有點黃,牙齒很白,笑起來很好看的女孩子。
過了幾天,我們的話多了起來,因為以前同樣是沒人理的那種。所以下課時,我們總是坐在一起說話。她說她家有一棵金橘樹,結(jié)出來的金橘很好吃,很甜。她說夏天時爸爸買西瓜,總是一下子買幾個,洗干凈放在床邊。我在一邊聽著,心里就很快樂。平時沒帶尺子之類的文具,她也會輕手輕腳地遞給我。
第二篇:我需要這樣的平臺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平臺有大有小,大到電視節(jié)目,小到課堂上的一次發(fā)言。
學校的播音室就是我的平臺,中午用普通話為大家獻上精彩的內(nèi)容,讓我變得更加大膽,更加自信!同時也讓我學會了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缺點,使我變得更優(yōu)秀。平臺成就夢想,它使我和我的夢想又近了一步。當我用標準響亮的普通話將知識傳遞給同學們的時候,我內(nèi)心的成就感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課堂就是我的平臺。平臺能不斷地提升自己,它能找出自己的缺點,讓自己更優(yōu)秀。課堂上站起來說出精彩的答案,加上老師的點評,還有同學們的掌聲,我心里就被喜悅?cè)脻M滿的。有時候回答不夠精彩,可加上老師畫龍點睛的點評,就變成了一個很好的答案。自己又學會了一種方法,想到自己又進步了一大截,心里又不由得為自己高興。
寫作文就是我的平臺。平臺能起到讓人加油的力量,它能成為一種前進的動力,把人推向成功。在紙上寫出一句句優(yōu)美的句子,盡情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是多么快樂!老師給我的作文打了高分,心里甜滋滋的。在全班讀完后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加上老師的表揚,使我更喜歡語文,也更喜歡寫作文了。每次語文課時,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激勵著我努力學習。每次看課外書時,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激勵我把優(yōu)美的句子和詞語全部記住,用到作文里。
第三篇:我需要這樣的平臺
金庸曾寫過一個并非主角的曠世高手“獨孤求敗”,終生求一敗而不得,在孤寂中自刎,我每次看到、想起這個名字,總會感覺到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壯。當一個人舉目四望,找不到可以與之在愛好、能力與情感上匹敵的對手,他的孤獨,是真正極致的。
對手,不是敵人,對手,也不是朋友,對手,是別樣的知音。對手,這個世界對你完全理解卻不一定會接納你,介乎敵人與朋友之間,將對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地位,爭斗時可以為對方著想,握手時又不甘心落后,沒有他你會形單影只,有了他即使永不交流也永有默契的那一個人。有時是惺惺相惜,有時是水火不容,正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魯迅與梁實秋是言論的對手。在辯論中,兩人戰(zhàn)得甚是酣暢,盡管雙方都有敵意,失去一方卻也會頓感失落。他們兩人的許多著名文章和言論,都是這一時期的不斷戰(zhàn)斗中迸出的思維的火花。
戰(zhàn)場上需要對手。秦始皇平六國時,“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那種霸氣從何而來?對手!天下諸雄,哪個都算得上對手級別,始皇帝的勝利就顯得無比珍貴。可惜的是,勝利了的他,一人高高在上,再無對手對他產(chǎn)生威脅,于是,百年征戰(zhàn)得來的天下,只十幾年就被摧垮!
師生間需要對手。蘇格拉底已經(jīng)75歲,作為被告站在雅典法庭上時,還只有27歲的學生柏拉圖站起來要為老師辯護,但法庭嫌他太年輕,柏拉圖無法,卻記下了審判的整個過程。與老老實實為老師辯護,將蘇格拉底說成一個遵紀守法的平庸的人的學生色諾拉比起來,柏拉圖完全領會了老師的精神內(nèi)質(zhì),他筆下的蘇格拉底才是雅典的驕傲�?梢哉f,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相遇,是彼此的榮耀。這種對手式的師生,在中國也不鮮見。孔子與顏回就是最打動人的一對,他們互相欣賞,互相鼓勵,互相善意地嘲諷,也在此中不斷地獲得進步。
朋友需要對手。有對手做朋友,你會發(fā)現(xiàn),他不是一味地欣賞你,也不是一味地反對你,他總是在水平上與你相當,你寫文章,他的文章或許不與你風格相同,但他一定有你沒有的獨到;你讀過的書,他不一定全讀過,但他一定讀過你沒讀過的,讓你從他的言語中大有所獲;你做的事,他不一定贊成,但他一定懂得你的用意。他就像另一個你,但他分明又不是,他有時是那樣的倔強,決不茍同于你。于是,你想征服,而他偏是那么難于征服的,這真是世界上最讓人感覺快樂的事。
羅素說:“如果需要讓人復述我的話,我寧愿選一個懂哲學的我的死敵,而不是一個不懂哲學的我的好友。”羅素的話一語道出了對手的實質(zhì):只有對手,才能完全了解并中肯評價你,只有對手,才能讓你不再孤寂,也只有對手,才能點亮你生命獨特的光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