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如何擊破復習中的“軟肋”
過完年新學期開學后,離高考的日子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了,高考復習的氣氛是越來越緊張了,廣大的高三學生家長及高三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怎么在這幾個月內把成績提上去,以便能在高考中考個好成績,考入好的大學。
從我與同學以及部分家長的談話中了解到,家長都在對備考沖刺策略以及快速提分技巧方面感到不知所措,更不清楚怎樣幫孩子減壓,怎樣讓孩子處于臨考前的最佳狀態?雖說做父母的很多都是高考 過來人了,但現在的高考制度和以前相比大不相同,考試細節以及其他的瑣碎事情做家長的也是摸不清頭腦,更何況還有不少的家長都沒有參加過高考甚至沒有讀書,他們深知吃了沒文化的虧,想盡辦法只求不讓自己的下一代再吃同樣的虧,所以家長比學生更加焦急。
有句話叫: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下決心,努力去做,高考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難,首先,復習要有計劃、按步驟;其次,一定要找到復習中的“軟肋”,這直接關系到考試能否得高分!找“軟肋”就是找到最薄弱的環節,有些可能是導致考生失利的重要環節,只要得以解決、突破,復習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也會有意想不到的超常發揮,最終輕松的贏取“高考”這場“攻堅戰”。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并擊破高考復習中的“軟肋”呢?
博主根據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經多年對高考以及廣大考生的研究,總結出了高中復習中主要有三大“軟肋”。現在與廣大的考生家長和學生、老師共同分享:
一、勤于動筆,防止眼高手低
“動筆才是思維的真正開始!”而許多考生懶于動筆,一定吃大虧。有條規律:聽明白了、懂了、會了、會做、動筆做就錯,表明復習中最易斷裂的鏈條就是動筆,不動筆則一寫就錯。而解題即看、想、寫,第一步就是審題,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視!如不能做到認真審題后再動筆,就會“一招失誤,滿盤皆輸”。這與心理緊張有關,因此審題過程就一定要克服緊張情緒。另外,回答試題時一定要注意四個方面:學科語言、學科術語、語言的層次性、語言的邏輯性。因為閱卷老師要踩點即“題眼”,有“點”就得分,沒“點”不給分。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運用學科語言、學科術語去思維,去表述答案才能得高分。還有,一定要明白錯題就是分數,向錯題要分數。但是要走出題海戰術,精做而非多做,認真反思,歸納總結,最好是總結出每一類型或是每一學科的答題規律、計劃及答題策略來,以備在下一次的考前進行預熱提醒。最后查漏補缺,補弱增強,強科更強,弱科變強。因此,復習中動筆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自然學科要動筆練,人文學科更要勤于動筆。
二、看書知“根源”,以不變應萬變
教科書是命題惟一依托,《考試大綱》是命題惟一依據,那么這也是復習的惟一依托和依據。復習中一定要一手抓《考試說明》、一手抓教科書,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一定要重視教科書以及平時老師上課時的筆記本、錯題本!要認真的反思、回顧、聯想總結過的知識點、做過的試題和規律。否則只以為復習就是不斷做題,其結果注定預一定要吃虧的。
三、打牢基礎知識,防止低級錯誤
首先,“高考是能力的考查”,但“考查任何一項能力都必須以相應的知識為載體”。命題專家表示:基礎知識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和依據,一定要高度重視,以免釀成苦果。
其次,要重視中低檔試題。試題分為易中難三個檔,《考試說明》對于中考試題易中難的比例是定性的表述“以中等試題為主”,復習絕對不是越難越好。但試題不是每一道題都是給每一個考生預備的,就是說有一些拔高題是為一些特定學生設計的。
再次,要特別注意低級錯誤的克服。所謂的低級錯誤,主要是因為在做題時自覺不自覺地違的錯誤,他據有非常的隱蔽性,打一旦知道答案后,有具有非常強的低級性,后悔自己應該細心一些,這樣的錯誤往往被因為是粗心而造成的,其實克服或是減少這樣的低級失誤很簡單,就是應用程序法做題,認真對待每一個做題的步驟,具體法方在此不再贅述,在我的博文《高效實用的理科“六步做題法”》中有具體的介紹,歡迎交流。
四、定時訓練,不斷反芻自己的考試
俗話說得好,“沒有考試,就沒有學習,就沒有高效的學習。”因為只有有了考試,才能夠認真的學習一邊去應對考試,沒有考試,沒有了學習的目標,好像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也就失去了高的學習的效率。所以為了很好的檢測一下自己,我門就要強迫自己設置一個緊張的模擬環境,那就是定時訓練考試,然后針對考試中暴露數來的問題進行認真的反思,總結,反思出自己在考試時的心理活動及犯錯的具體原因,然后找出對應的克服策略,者樣不斷地考試、反思、應用;考試、反思、應用;逐步一步一步的完善自己的考試策略與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答題風格與考試習慣。
復習除了智力因素還有非智力因素的問題,比如有的考生的軟肋在心理品質;有的學生的軟肋在意志品質等等。
所以,我們老師都要根據每一個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考試錯誤、考試習慣、心理特點等等的考試因素,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的軟肋,然后制定個性化的解決方案,逐一擊破。
最后,博主想提醒廣大家長們以及老師、同學們的是:不要把孩子或是自己當作攀比對象;家長老師要多表揚、多鼓勵、多關心、多引導、多觀察、多溝通;教育孩子不要亂買復習資料,家長也要不能有問題亂求“師”,因為每一位老師有每一位老師的方法,要堅定地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別人的建議只是參考,不要誰的都聽而亂了分寸;我們家長或是老師還要幫助孩子確定自己的合理志愿,并當好后勤部長,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教室氛圍。因為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誤區1
“時間太緊迫,現在學肯定已經來不及了。 ”
中國有句俗話“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現在距離高考(論壇)還有幾個月時間:這段時間說長不長,說短其實也不短啊,想一想,怎么可以說這段時間全力以赴會毫無收獲呢?當然,這段時間最重要的學習策略是要有針對性。時間的緊迫要求我們“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應把有限的時間用在自己環節薄弱的提高分數見效快的地方,可以針對自己各科的薄弱環節(通過良好的試卷分析即可發現)。雖說一科提高幾十分有些奢望,但是提高幾分、十幾分是絕對有可能的,不要小看這幾分,高考之爭,往往就在幾分之爭!
誤區2
“別人都在努力,自己卻學不進去,真是太煩躁了。 ”
壓力大,精疲力盡,學不進去是現階段高三學生的普遍特點。最明顯的特點是晚上回家后,本打算把白天沒弄明白的地方搞清楚,沒想到自己卻直打瞌睡、感到頭暈腦漲,進入不了學習狀態。一想到別人正在拼命努力,自己卻是這種狀態,就感到焦躁。其實,現在有許多同學對自己的狀態都不是很滿意。大家不要把別人的狀態想得太好,而把自己想得太壞。想想看,從早上那么早就來到學校,晚上那么晚才放學回家,至少在學校學了十幾個小時了,這種情況下,誰還能精神抖擻,頭腦清晰呢?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這樣想:“哈哈!他們現在也是焦頭爛額,學不進去了,而我只要再堅持一下,肯定會脫穎而出的。 ”通過這樣的自我激勵使自己在精神上戰勝別人。你也可以采用一些小技巧,如做深呼吸,把窗子打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簡單活動幾分鐘調節一下等等。當然,如果實在是太累了,那就休息吧!
誤區3
“模擬考試不理想,我算是完蛋了。 ”
有些同學在模擬考試中成績不理想,止步不前,甚至成績大幅度波動,這種情況使一些同學受到很大的打擊,復習情緒大受干擾。對此,同學們要端正對待模擬考試的態度。模考是模擬,它與高考有所不同。模考的本質目的是幫助同學們查漏補缺,使同學們發現自己知識上的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復習重點,從而做到在平日學習中有的放矢,否則你很有可能把時間花費在自己已經熟練掌握的地方。除此之外,模考成績一點作用也沒有,想一想,哪所學校會根據模考成績而錄取你呢?記住:對你有決定性影響的,只有高考的分數!
誤區4
“老師的批評、家長的嘮叨,真是讓人煩死了。 ”
本來,同學們現在的壓力已經夠大了。但是由于某種原因,還會受到老師家長的批評埋怨。很多同學感到這極大地影響了自己的備考情緒,為此靜不下心,耿耿于懷。這里要提醒同學們的是:首先要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老師家長與我們有著共同的奮斗目標,他們的批評肯定是善意的,他們覺得“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既然看出了你的問題,絕對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你落后或者不在狀態。對此,也需要同學們保持一顆平常心。你可以細心體會一下他們的意見或者建議,也許從他們的批評中可以看到自己沒有發現的問題,從而及時地加以調整。如果你認為他們說得確實不對,那你可以不必理會,沒必要采取一些使雙方矛盾激化的做法影響到自己的臨考狀態。記住,你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抓緊時間,利用最后階段去完善自己的學業。 (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