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擴句仿句添文采
關于“文采”的重要性,南京師大文學院院長何永康教授曾有一段精彩的論述:“它必須有光輝。沒有太陽,應該有個月亮;沒有月亮,總得有個星星;沒有星星,總得有個螢火蟲吧!如果連螢火蟲都沒有,那就只能在基礎等級徘徊了。”
先請看李白的兩首詩:
靜夜思清平調三首之一
床前明月光,云想衣裳花想容,
疑是地上霜。春風拂檻露華濃。
舉頭望明月,若非群玉山頭見,
低頭思故鄉。會向瑤臺月下逢。
從閱讀的初感來看,后一首詩更易抓住人心。因為后一首較前一首想象豐富,形象感突出,更具“文采”。然而,我們的理智知道,前一首更佳,更具內涵,也是流傳最廣的一首唐詩。前一首的“文采”不能一眼望見,后一首卻能,而后一首正是“應試”之作,最初的讀者就是在沉香亭上賞牡丹的唐玄宗與楊貴妃。再如,若拿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和《荷塘月色》參加考試,《荷塘月色》恐怕更易得高分,道理也是如此。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哪有這樣的才華呢?其實不然,作文的文采雖是日積月累的,但我們平常進行擴展語句和仿寫時,只要認真訓練,細心思考,同樣也可讓你“流光溢彩”!下面主要列舉五種方式,供同學們參考。
第一,添枝加葉。在主謂賓的基礎上適當地增加定狀補,使句子生動形象。
我們仍拿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句子為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如果把這段話中精彩的定狀補去掉,就變成了“荷塘上面彌望的是葉子。葉子很高,像裙子。葉子中間點綴著花,有開著的,有打著朵兒的;正如明珠,又如星星,又如美人。”很顯然,這樣就遠不如前者有韻味了。
再如,比較下面兩句的效果:
“他走進了教室。”“他紅著臉低著頭走進了教室。”
也正因為如此,有的老師在高考前告訴學生,當在考場上寫作的時候,請記住:不是“一杯茶”而是“一杯檸檬茶”,“一杯熱騰騰的檸檬茶”;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卷毛狗”,“一只黃色的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康乃馨”,“一束素白淡雅的康乃馨”;不是“一個夜晚”而是“一個月白風清的夜晚”,“一個月白風清木葉蕭蕭的夜晚”……
第二,擴句為段。抓住中心,豐富內容,化抽象為具象。
例:書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靈魂。
擴展為:當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懂得了謙虛的必要;當王勃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貴;當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懂得了做人的責任;當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懂得了做人應具備的反抗精神。
例:放棄意味著獲得。
擴展為:落葉未曾枯萎便放棄了生命的綠,果斷地飄落、飄落,將生命的精華與所有的真情化作春泥,以待來年再次長出輝煌;曇花放棄了在絢爛的白天與群芳爭奇斗妍的機會,在漫漫長夜里跳動生命的音符,為人們送去清幽的芬芳,獲得世人的青睞。
例:如果一個人為挫折或失意而痛苦不已,那么他就會缺少快樂、希望、成功和幸福。
擴展為:如果小草為自己沒有樹的偉岸而痛苦不已,那么世界上就不會有草原那遼闊無邊的壯美;如果流水為前方只剩下斷崖殘壁而痛苦不已,那么世界上就不會有瀑布那一瀉千里的磅礴;如果河蚌為體內的沙粒而痛苦不已,那么世界上就不會有閃爍迷人的珍珠放射光彩。
第三,話題擴寫。以某一詞語作為展開的話題,并運用一定的修辭來擴展。
例:以“愛心”為話題。
擴展為: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例:以“責任感”為話題。
擴展為:責任感是諸葛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寫就的《出師表》;責任感是孔繁森離家別母、血灑高原樹立的公仆豐碑;責任感是貝多芬挑戰人生、超越自我譜寫的《命運交響曲》;責任感是保爾·柯察金頑強拼搏、熱愛生命鑄造的烈火金剛。
例:以“自信”為話題。
擴展為:因為自信,諸葛孔明演繹出七擒孟獲的經典戰役;因為自信,王勃的文章在滕王閣留下了永恒的印記;因為自信,愛迪生終于找到了夢想中的耐用的燈絲;因為自信,貝多芬用感覺給世人留下了華美的樂章。
第四,仿寫排比段。以一個詞語或一個段落為例,造兩三個結構修辭基本相同的自然段增強語勢。
以“瀟灑”為例。
可擴展為:瀟灑是六弦琴上流動的音符,是無邊碧野中那一朵含羞而立的小花,是亭亭玉立于水中“天然去雕飾”的芙蓉,是亮麗晚霞簇擁的那輪醉透了的夕陽,更是一只蒼鷹,渾身充滿著傲視群雄的勇敢。
可擴展為:瀟灑是時裝模特輕盈的步履,是演講者熱烈激情的揮手,是升旗時護旗手那有力的甩動,是胸襟博大者寬容開闊的微笑,是球王貝利的腳,是拳王泰森的拳,是卓別林的鞋,是梅蘭芳的水袖,是巴蒂斯圖塔的飛腳射門,是喬丹的縱身灌籃,是桑蘭那燦爛的一笑,是白石老人的蝦,是悲鴻先生的馬,是維納斯的斷臂,是蒙娜麗莎的微笑。
可擴展為:珠光寶氣,濃妝艷抹不是瀟灑;盲目從眾,追逐時髦不是瀟灑;自命不凡,炫耀自我不是瀟灑;逞強好勝,嘩眾取寵不是瀟灑。瀟灑是落花獨立的凄美,是采菊東籬下的恬淡,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剛烈,是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豪邁。
第五,仿寫化用經典
《大話作業》中的仿寫經典:
三題中,必有難易焉;擇其易者而做之。其不易者而問之。
——仿孔子名句
生懼,投以筆。一題已解,一題仍難,復解之,后題止而新題又至。人無奈何,而難題之并驅如故。
——仿蒲松齡《狼》中句子
問生何所思,問生何所憶。生亦無所思,生亦無所憶。昨夜晚自習,老師大練兵,卷子十二張,張張明日交。阿爺無大兒,學生無長兄,無人替我做,只好開夜車。
——仿北朝民歌《木蘭詩》
畢竟高考六月中,作業不與往日同。接天作業無窮盡,兔子眼睛別樣紅。
——仿楊萬里《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我想:作業本是無所謂難,無所謂易的。這正如考試的題,其實題并不難,不會的人多了,也便覺得難了。
——仿魯迅《故鄉》結尾段警句
作業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仿彭端淑《為學》首句
常與作業散步,沉醉不知歸路。換本習題集,誤入難題深處。還做,還做,做得滿頭迷霧。
——仿李清照《如夢令》
這是勇敢的學生,在怒吼的老班前,在學生中間,無畏地站立,這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叫喊:“讓作業布置得少些吧!”
——仿高爾基《海燕》中句子
化用經典如:
經過一夜的雨疏風驟之后,濃睡不消殘酒的李清照詢問花事。侍女笑著回答海棠依舊。女詞人不由嘆息:你知道嗎?應是綠肥紅瘦啊!
——化用李清照《如夢令》
是誰?曾經彷徨,而后懷著滿腔熱情拿起筆桿子,向敵人的咽喉刺去;是誰?曾經吶喊,而后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鋪滿荊棘的道路上奮勇前進,追尋那一片光明;是誰?曾經傷逝,為的是時間有恨,無法永生永世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是您,魯迅先生!滄海橫流,您是千錘百煉之俊杰;刀光劍影,您是永遠不倒的猛士!壯哉,您是千千萬萬人心中的巨人。
——化用魯迅作品
作文無常道,但在展示自己的文采方面,同學們不妨采用上述五種方法,爭取在短時間內做到“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