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寫作“A計劃”突圍方略:飽蘸深情的動詞
中考寫作“a計劃”突圍方略:飽蘸深情的動詞
熱點考點對接
近年來,中考作文命題在內容方面由對中學生學習、生活、社交等方面的橫向探索,逐步轉向了對中學生內心世界、思想品德、審美情趣等方面的縱深揭示。如江蘇徐州市的“獲取”、蘇州市的“牽掛”,山東濟南市的“期盼”,貴州舟山市的“溝通,等話題;江蘇南京市的“呼喚”、南通市的“傾聽”,內蒙古包頭市的“表現”等話題,即是在“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同時,命題還注意引導考生在作文中對人生觀、價值觀作出判斷,接受思想品質、道德修養、審美情趣的考查,有效地進行人文熏陶與審美教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這飽醮深情的動詞啟示我們:將目光投向點滴的生活細節,以鮮活的語言傳達鮮明的個性,從思考者的角度來透視紛繁復雜的世態和思想觀念,用開放的視野、積極樂觀的信念,在“感情”與“認知”之間牽線搭橋,多角度、立體式地展露理性思考與人生感悟,寫出情理俱佳、個性張揚的考場佳作。
滿分作文展示
守 望 滄 桑/廣東深圳一考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明月光耀九州。干年來,同一個月亮被吟唱干回百遍。往昔的風流,只能從殘舊破碎的書簡中尋找。時間就是如此無情,在不知不覺間摧毀一切,建造一切。我們不能停止時間,卻可以在時間的記憶中守望滄桑,守望夢里故鄉。
可曾憶及那攜長劍、走田夷的屈子。江邊那一抔沙土,印著那兩排憂郁的足跡。滄浪之水清兮,滄浪之水濁兮,那個神游天外的詩人早已隨著時間沉入水底,他的《九章》、他的《離騷》卻世世代代被傳誦。
可曾記起那長嘯動竹林,才名震天下的嵇中散。古琴的弦早已斷裂,《廣陵散》的遺韻依舊回蕩。我不敢想象在刑臺上拂琴是何等心情,但卻知道三干太學生諫對后世來說,無疑可稱做一部傳奇。歷史總是如此無情,時間的巨輪輾過,一切的一切全都在光明的塵埃里黯淡,隱去……
如今,我們只能在荒野中尋找遺跡,在破碎的唐磚漢瓦上,用手指觸動歷史的輪回。
唐代風流。如同一句模糊的囈語,常常在午夜夢回時吟誦。那是這片歷經滄桑的土地上最絢爛的歲月,最浪漫的時光。縱使是只能從唐人隨手寫就的詩篇,宋人隨口唱誦的小曲中去接近那段神話,也如醉如癡,似夢似醒。
那是個才華橫溢的朝代。太白酒人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劍氣,繡口一吐,便是一個盛唐。詩歌不屬于青燈下那只禿筆,詩歌不是讓人苦吟牽掛的東西。詩歌只屬于一葉扁舟,兩岸青山,黃沙碧海,落日殘月。詩歌是天才們筆下的游戲。游戲人生,游戲風流。
還是那小橋依依的江南,長短句的纏綿就在吳儂細語中傳唱千年。今宵灑醒,抱怨一句:“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便是杰作的誕生。不要忘了,長短句中的鐵骨錚錚,角聲漫卷紅旗。文士們用丹青墨色點綴滄桑大地,黃土孤墳。
斗轉星移,世間匆匆過客幾何?潮起潮落間,人世間已散落了千年的嘆息。西風起,殘陽落,看著千年依舊的月亮,我們在庭前翻動句句風流。
時間如江水,東去不歸。我們如守望者般,守望千年的滄桑。
精彩片段采擷
我喜歡接受的痛快,付出的慷慨。如果付出是春天播種的辛勞,那么接受就是秋天豐收的喜悅。……
我喜歡接受的美麗,付出的偉大。如果付出是充滿荊棘的漫漫征途,那么接受就是征途后蜂飛蝶舞的錦簇花團。……
我喜歡接受的公平,付出的豁達。如果付出是儲藏真誠的貨輪,那么接受就是滿載而歸的貨物。……
接受不需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語,只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真心。付出不需要“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痛苦,只需“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信心。 (江蘇常州一考生《播種·豐收》)
某日,班sir在進行思想教育:“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嗎?”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但一轉眼,班sir卻發現h君正無動于衷地在下面背政治,于是請h君談談他的“感想”。 h君“嗖”地站起來:“為了盡快把我國建設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一臉正氣,大有英雄就義的氣概。班sir語塞,半天才回過神來:“這理想……也太崇高了。”
(貴州銅仁一考生《發現》)
如今,我們解放了伊拉克,活捉了老賊薩達姆,交付了政權。卻還是得不到伊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理解。暴力事件處處發生,抗議示威處處進行,官兵死亡人數直線上升。你問為什么不撤軍?那是因為怕有恐怖分子殘余。為什么老打死平民?那是因為他們有暴力傾向,恐是老薩殘黨,可能傷害真正的平民!那為什么侮辱戰俘?那是因為——那是我們軍隊自己的事!為什么石油往你們國家送?搞出口,發展經濟!為什么海關沒憑證?你……你怎么知道沒有?舉起手,跟我走一趟吧!
(江蘇常州一考生《總統的疑惑》)
寫作借鑒與創新
寫作情感類的話題,常見的成功妙道有:
1.長于描寫,鮮活形象透個性。《發現》聚焦學習經歷中的三個常見鏡頭,卻能綻露出鮮活風趣的生活氣息,既而點化出令人驚嘆的不平凡的感悟,給讀者以豐滿形象、生動精警之感。它讓那些長于觀察思考,善于“細微之處見精神”的考生大顯身手,一展才情。口語化語言的沉淀、生活畫面的再現、微妙的神態變化、情隨景生的心境……生活化的描寫,考生“一枝紅杏出墻來”的首選!
2.善寫散文,酣暢淋漓抒胸臆。散文化的“情文”與“美文”堪稱考場作文中的精品,它們直面社會的真實,有著豐富多彩的心靈世界,運用濃郁文學色彩的語言,思維活躍新潮,見解獨到深刻,一股清新的文學氣息撲面而來,頗顯文學味,富有思辨性。如《播種·豐收》名句俗語信手拈來,排比、反問、比喻、引用等修辭手法運用嫻熟,語言整齊之中有變化,行文活潑瀟灑,貼切生動,韻味悠遠,極力撩撥著讀者的人文審美情愫,令人耳目一新。
3.精妙論述,情理俱佳顯活氣。個性化的表述已成為論說文的一大亮點,即形式不拘一格,表達文采斐然。《總統的疑惑》轉換視角,以第二人稱切入沉悶的政治話題,語調生動詼諧,寓理于趣,趣味盎然,“像匕首、投槍”,直刺荒謬之處,讓人拍案叫絕!《守望滄桑》則以熟知千古風流人物之文學底蘊,個性化地守望千年的滄桑而稱奇。當然,文中那老到嫻熟的文風、條分縷析的概說、直抒胸臆的大氣,更顯其底蘊深厚,文采斐然!
拓展訓練設計
1.信任是人與人之間交往中值得贊頌的一種美德,也許你會信任最忠誠的朋友,也許你會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這種真摯情感正在逐漸消亡,也許你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另一種的信任……
請以“信任”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說明:文體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
2.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讓自己震動的事,它們有的會讓我們受到挫折后重新站起來;有的會讓我們經歷一次教育后改正自己的很多不足;有的會使我們在不經意中發現自己前所未有的體驗……
請以“覺醒”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說明:文體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
3.貝爾太太是美國一位有錢的婦人,她在亞特蘭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園。花園又大又美,吸引了很多游客,人們在園子里盡情地唱歌、跳舞、歡笑。貝爾太太越看越生氣,就在園中掛起一塊牌子:“歡迎各位來此游玩,不過本園的草叢中有一種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咬傷,請在半小時內采取緊急救助措施,否則性命難保。”這個主意還真管用,那些貪玩的游客見了牌子就望而卻步。
幾年后,貝爾太太的園子因走動的人太少而真的雜草叢生,毒蛇橫行,幾乎荒蕪了。孤獨寂寞的貝爾太太非常懷念那些曾來地園子里游玩的游客。
請以“共享”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說明:文體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