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增加文采(1)
比喻增加文采(1)
課題
課型
比喻的運用
課時序號
1
教學目標
學習和掌握比喻的三種類型,能夠仿寫比喻句
教材分析
重點:能運用比喻增加作文的文采
難點:仿寫、造句
教法選擇
講解,示范演練,學生模仿練習
學生作品展示
教具
學案:比喻學案及課件
比喻是漢語運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修辭方法,也是一種形象化的表達方法,更是文學創作的重要手段。廣義的比喻即打比方,它是借兩個事物的相似點進行類比。高考作文中要想使對象表現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達出對事物的愛憎和褒貶,更好地描繪出事物的內在特點,就必須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文章中如果用了好的比喻,分數一定也會高出一個等級。如高考作文《嘗試》,一位考生是這樣開篇的:“嘗試是什么?嘗試是烏云蔽日時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鳥;嘗試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葉扁舟。對于勇敢者,嘗試是一條嶄新的生活之路;對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嘗試是一座高筑的墻。十八個春秋,風風雨雨。回顧往事,我無悔無憾;展望未來,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對生活,因為生活教會了我勇于嘗試。”作者開始連用四個比喻,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它一出現,就使人精神為之一振。
一、好的比喻有哪些作用呢?
1、能化無形為有形,突出形象美。以文字形式出現的比喻句,本體常是抽象的或無法作用于人的視覺感官,那么喻體則應是具體形象的。因為審美感受只涉及對象的外觀。用形象的具有審美性的具體事物來描繪無形的對象,能有效地突出其形象美。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典型的化無形為有形。
2、能化有形為無形,突出朦朧美。讀一首詩,大家都覺得它美,但對它的美說出確定的“所以然”來,是難以辦到的,“可以意會,不可言傳”。在比喻修辭中,用無形的喻體比附有形的本體,也可達到這種效果。如“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就是這樣。
3、以多喻一,突出動態美。對同一事物,用多個形象來比附。由于喻體形象的豐富性和多層面,造成句勢的連貫、思維的跳躍、情感的跨越,從而形成一氣呵成、飛流直下的動態美,如果說理,則可以把一個相當復雜的意思闡述得通俗透徹,層次分明。
二、運用比喻的幾種形式:
1、直接博喻式:喻勢如破竹
用比喻是學生作文的常用之法,但有人卻不懂博喻這種排比式的句式的特殊表達效果。它可以產生勢如破竹、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能夠給人一種應接不暇的感覺,讓人在博喻中深味主題的意蘊,感受作者語言的文采和氣勢。有時還要在每個比喻的后面做進一步的解釋說明,那就又可使語言更加豐富。
例1、誠信如春天第一縷陽光,令人向往,敞開胸懷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塊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如秋天遠方飄來的一片火紅的楓葉,勾起無限牽掛;如冬天漫天飄飛的雪花,永遠那么純潔。(XX年高考作文《誠信--永遠的綠卡》)
行文過程中構建博喻,可以形成破竹之氣勢,讓讀者在博喻的句式中去細細品味。本段作者深悟了這一方法:將“誠信”比作“春天第一縷陽光”、“夏天的一塊西瓜”、“秋天遠方飄來的一片火紅的楓葉”和“冬天漫天飄飛的雪花”,以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為喻,視點獨特。但作者并沒有只是停留在一個簡單的博喻的層面上,而是在每一個比喻后面又添加了一句。一般學生看似容易但做起難的而表達效果又特別好的話。如“敞開胸懷去接受”,就把作者對如春天陽光的誠信的喜愛之情寫了出來。
例2、在剛剛啟蒙的孩童眼里,零是一輪金燦燦的太陽,是熱乎乎的雞蛋,是一朵盛開的向日葵,是一顆圓形的巧克力,是媽媽炸的香噴噴的甜圈,也或許僅僅是一個圓圈……(XX年高考作文《零的斷想》)
作者將“零”比喻成“太陽”、“雞蛋”、“向日葵”、“巧克力”、“甜圈”和“圓圈”,形象而生動地把“零”在“剛剛啟蒙的孩童眼里”的形象寫了出來,顯得非常逼真而有親和力。這也是借助了比喻的效果的,試想如果沒有這些獨特的比喻,其藝術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寫作練習:用直接博喻式以“選擇”為話題寫一段比喻。
2、比喻+感悟式:喻意彌深
我們很多同學是能夠運用比喻,但更多的是將比喻寫完后就沒有再去關照它了。其實能寫一個或幾個比喻還只是真正意義上的運用比喻表情達意的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每個比喻后還要進行一番“感悟”,或者說是將這個比喻的具體內含挖掘出來,或是通過這個比喻能夠感悟出更深的人生哲理來。
例3、真誠是頭頂上閃爍的星星。也許你不能因此而否定她的存在。沒有了真誠的人生,就如沒有了星星的夜晚一樣乏味。(XX年高考作文《保留真誠》)
這是第一種形式:只有一個比喻,然后再感悟。先將“真誠”比喻成“閃爍的星星”,這一比喻已經是夠新穎的了。作者的高明之處正是因為有了后面的感悟非常深刻:頭頂上的星星離我們較遠,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意即我們不能沒有“真誠”,否則“沒有了真誠的人生,就如同沒有了星星的夜晚一樣乏味”,又回到這個比喻上來,從而使語言前后照應,具有一種美感,讀來是一種享受。
例4、誠信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誠信是火,照亮夜行之路;誠信是路,引你走向黎明。(XX年高考作文《誠信--走向成功的鑰匙》)
這是第二種表現形式:由比喻構成博喻,再加上感受悟。將“誠信”比喻成“石”、“火”和“路”,就已經顯示出作者駕馭語言的能力了。更讓人佩服的是在每一個比喻后面作者還用了一個分句再作感悟,分別表明了“石”、“火”和“路”的深刻的含義,從而含蓄地說明了“誠信”的重要,呼喚不要拋棄“誠信”,因為它是走向成功的鑰匙。
寫作練習:以“愛心”為話題寫一組比喻,運用比喻+感悟式。
3、設問+比喻式:一問一答中顯真情
先用一個設問句提出問題,然后再用一個或一組比喻來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這是使用比喻的一種常見方式。特別是當用一組比喻來構成排比或說成構成一個博喻時,并讓每一個比喻句分別獨立成段時,其氣勢,其形式,其效果,在一問一答中,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例5、誠信是什么?活潑好動的孩子說誠信是兩根纖小的手指,拉過鉤兒就永不反悔;風華正茂的小伙子說誠信是一張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諾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說誠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記,是一張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約。(XX年高考作文《誠信是什么》)
作者先提出“誠信是什么”這個問題,然后從小孩、小伙子和老人這三個不同年齡特征、不同人生閱歷的人的回答中讓讀者自己去體會什么是“誠信”。小孩把“誠信”比喻成“兩根纖纖的手指”,并認為“誠信”就是“拉過鉤兒就永不反悔”;小伙子把“誠信”比喻成“一張精美的信用卡”,并認為“誠信”是“不能透支的諾言”;老人則把“誠信”比喻成“一本厚厚的日記”,認為“誠信”是“一張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約”。到此“誠信是什么”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且顯得令人信服,感人至深。
例6、誠信是什么?誠信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誠信是寒冬臘月交替寒傲放的一枝臘梅;誠信是夜晚行路時前方如豆的不滅之燈;誠信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導航的一座燈塔……(XX年高考作文《誠信是什么》本文作者(與上文不是同一篇作文)也是先提出了“誠信是什么”的問題,然后用了一個排比句來回答,而且每一個分句都是一個比喻句。作者將“誠信”比喻成“清泉”、“臘梅”、“不滅之燈”、“燈塔”,比喻新穎獨特,有創意了,但作者并不僅僅局限在此,還在每一個喻體前面加上了一串很富有特色的定語,又為這個比喻增色不少。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讓人在不經意中認清了“誠信”的本質,產生了一瀉千里的氣勢,讀來是一種享受,從而使得文采斐然,詩意昂然。
比喻,可以使對象表現得更形象真切,文章中如果用了好的比喻,分數一定會高出一個等級。下面是1994年《嘗試》,一位考生開篇用了比喻:
“嘗試是什么?嘗試是烏云蔽日時能直上云霄的那種最勇敢的鳥;嘗試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葉扁舟。對于勇敢者,嘗試是一條嶄新的生活之路;對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嘗試是一座高筑的墻,十八個春秋,風風雨雨。回顧往事,我無悔無憾;展望未來,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對生活,因為生活教會了我勇于嘗試。”
以“求索”為話題用設問+比喻式寫一組比喻。
三、比喻在高考作文中的運用(上)
例文1
湖北 考生
人生就是一張答卷。它上面有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和問答題,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答卷。一般的答卷用手來書寫,人生的答卷卻要用行動來書寫。
人生中的第一道題是選擇題。當父母給予我們生命來到這世界時,我們就面臨著無數的選擇。當我們面對行兇的歹徒時,我們是選擇大義凜然,挺身而出,還是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態度悄悄地溜走;當同學、朋友遭到困難時,我們是慷慨相助、伸出援助之手,還是置之不理呢?當自己與別人發生矛盾時,我們是不依不饒,還是化干戈為玉帛呢?在人生中,類似的選擇一個接著一個,選錯一道都將對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親愛的朋友,在我們的一生中,人生的十字路中隨處可見,每當這時,你是否能找準自己的坐標,做出正確的選擇呢?人生的選擇題,你能得幾分呢?
人生的第二道題是填空題。有人說,人生下來就好比是一個臭皮袋,它里面空空如也。人能否有所成就,關鍵看人是否為自己填充了足夠的知識。這話很有道理。任何人生來都是無知的,所以任何人想要有所作為,都必須從社會汲取知識,充實自己。但是我們要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東西充實自己。著名的心理學家奧萊得,小時候學習不好,對物理、化學不開竅,但他沒有逼著自己去學,而是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心理學,最終成為出色的心理學家。在人生的填空題上,我們不一定要追求高難深精,但一定要填充適合自己的知識。這道填空題,你又填了什么答案呢?
人生的第三道題是判斷題。在人生中,我們無疑要對他人和各種社會現象給出自己的判斷,這時你是以“世人皆濁而我獨醒”的態度提出自己的見解,還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呢?隨波逐流,也許你會過得順利,或者得到些許好處,而堅持自己的判斷你可能會有所損失。這時你是否敢于堅持自我?
人生的第四道題是問答題。在我們小的時候,遇到生活上的問題,可以向父母請教,遇到學習上的問題,可以向老師請教,但我們終究是要長大的,遲早要學會獨立處理問題的,此時面對如蟻聚而來的問題,你能應答如流,解決自如嗎?
在人生這張大考卷上,問題看似簡單,答案看似豐富多彩,但真要交出一份滿意的答案,遠非想像中的簡單。你會如何做答呢?
簡評:全文的成功之處在于將說理寓于巧妙的比喻之中,將人生的不同階段比喻為答卷中的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和問答題。要答好人生這張答卷,就得答好人生答卷中的每一道題。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的人生考卷交上滿意的答案。文章不說教,不枯燥,給人無窮的啟迪。
例文2
湖南 考生
給你一個名詞:選擇。
問你一個問題:怎么選擇?
送你一個建議:選擇更好,選擇無愧于心的。
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接受是拒絕,全在你自己的選擇,心靈的抉擇。
有人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有人追名逐利,勾心斗角。有人信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人恪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有人選擇平庸;有人拒絕平凡。
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間,遺臭萬年還是留芳百世,轟轟烈烈還是平平淡淡,系于一瞬。
要選擇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你,選擇好的,不要讓迷霧遮掩住雙眼,別讓污垢蒙蔽心靈,為世人,為自己,捧一顆潔凈、清純的心。
生與死之間,選擇了死,選擇光榮;孔繁森選擇了貧窮的山溝,選擇澤被后世;雷鋒選擇釘子;魯迅選擇孺子牛;海倫選擇站起來,做精神的巨人;李素麗選擇微笑。正確的選擇可以幫你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予你回報。
一個在暴風雪中求生存的人會奮不顧身挽救陌生人的性命;一個在沙漠里跋涉的人會毅然解下水壺遞給他人;但也有人把人民騎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個網絡天才蛻化成流氓黑客;有人由清廉高官成為鐵窗囚犯;有人為爭為搶,拋頭顱,灑冷血,一失足成千古恨。給你一個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方向啊!欲望、錢財、名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要那么多干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生命,甚至自由。即使痛悔,即使流淚,又能賺得幾把同情淚?也沒有人會再來幫助你。
如果你是雄鷹,就選擇藍天;如果你是海鷗,就選擇大海;如果你是溪流,就選擇清澈。如果你是臘梅,就選擇清寒。
如果你是你,一個不愿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你,就做個清純無比的你,捧上一顆如雪的心--干凈、透亮,拋開一節污穢、所有自私,學會在大雪中救人,在困難中扶厄。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你會發現,自己很美,別人很美;你會知道,收獲是種滿足,付出更是快樂。選擇把自己變成別人,把別人當成自己吧!
簡評:本文之所以得滿分主要得益于語言之美。文中綜合運用排比、對比、對偶、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排比的大量運用。從開頭短句成段構成一組排比,到第五段、第七段、第九段,全用排比。它們遙相呼應,使文章別具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