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巧設鋪墊,結尾精妙有力——跟課文《五彩池》學寫開頭與結尾
開頭:巧設鋪墊,引人入勝。
一般來說,人們對開門見山式的開頭有所偏愛,嫌“兜圈子”“繞彎子”的開頭不簡潔。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文章的開頭都要“開門見山”呢?
不是的!開門見山式的開頭,固然有它的優點,但有時也顯得直白﹑單調。因此,文章的開頭應該是多樣化的,根據內容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法。
寫五彩池,如果也采用開門見山式的開頭,可以這樣寫——
今年夏天,我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龍山上,我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
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
但是,這跟課文《五彩池》相比,就顯得單薄多了,少了些許趣味。課文《五彩池》的開頭先寫“奶奶”講的關于瑤池的神話傳說——
我小時侯聽奶奶講,天上有座昆侖山,山上有個瑤池,那是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有五種顏色,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好看極了。
然后,作者采用類比的方式,由瑤池過渡到五彩池,自然﹑貼切。你瞧——
奶奶是哄著我玩兒,我卻當作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著他騰云駕霧,飛到那五彩的瑤池邊去看看。沒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龍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瑤池那樣神奇的五彩池。
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
這樣的開頭顯得很厚重﹑豐滿,富有情趣,能引人入勝。
看來,巧設鋪墊,由此及彼,也是非常好的開頭方式。
結尾:精妙有力,如同豹尾
原來,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
這是課文《五彩池》的結尾段,很短,卻十分精妙。說它精妙,原因有二——
一、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顯得嚴謹。本來,《五彩池》的開頭就很不一般,巧設鋪墊,先寫“奶奶”講的關于瑤池的神話,突出了瑤池的美妙;然后,作者采用類比的方式,由瑤池過渡到五彩池,自然﹑貼切。這樣的開頭配什么樣的結尾呢?結尾如果對瑤池不再提及,那么就會使文章缺少照應,結構就不完整了。因而,該文作者沒忘記照應,使文章結構顯得嚴謹。
二、干脆,有力,突出中心。
為了照應開頭,結尾處肯定要再次提及瑤池。怎么再去寫呢?這就要看筆下的功夫了!該文作者可謂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強調出人間五彩池的奇妙,否定了“此景只應天上有”的念頭。既突出了中心,又沒有拖泥帶水。這樣的結尾可謂是“豹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