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應如何錘煉語言
敘述和描寫是記敘文最基本的表達方式,敘述和描寫相結合,是記敘文寫作的基本要求。但是,許多學生的記敘文,往往只有概括性的敘述,很少有描寫,像是在說書,缺乏電影電視的畫面感。所以,許多學生的記敘文需要將那些概括性的敘述變為具體細致的描寫,實現由說書介紹到電影電視的轉變。
下面就學生作文中問題比較集中的幾個方面,談談如何將說書介紹變為電影電視,也就是如何將概括性的敘述變為具體細致的描寫。
一、人物描寫方面
學生在進行人物描寫時,常流于評語式的介紹,缺乏肖像、語言、心理、動作等描寫,以致人物形象模糊。丁玲說:“有許多人物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但作者要把這個人物畫出來,讓讀者認得,理解,體會,引起自然的愛憎。”
1.將概括的身份介紹變為具體的肖像、語言描寫。
請看這樣一個語段: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當車開到茶亭站時,上來一位約摸六七十歲的農村老奶奶。看樣子比較貧窮,我站起來給她讓座,她連忙感謝。
這段話中,概括性的介紹較多,沒有描寫。“農村、貧窮、感謝”特征應該通過老奶奶的肖像、語言來展現。可做如下修改: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當車開到茶亭站時,上來一位老奶奶,面目黝黑,滿臉皺紋,身穿一件黑色的大襟褂子,大約六七十歲。她駝著背,拄著拐杖,顫巍巍的,手里提著半籃子雞蛋,好像要去農貿市場出售。我趕緊站起,對她說:“奶奶請坐!”老奶奶激動地對我說:“小大姐,你心眼真好!趕明兒準能考個狀元!”
這段話中,老奶奶的形象就豐滿起來了。她的農村特征,通過面目黝黑、大襟褂子的肖像描寫完成,通過“小大姐”樸實的語言描寫完成;她的貧窮通過手里提著的半籃子雞蛋體現;她的感謝通過“你心眼真好!趕明兒準能考個狀元!”得以體現,語言描寫完成。讀者如同看電影,而非聽說書。
2.將抽象的心理介紹變為具體的心理描寫。
請看這樣一個語段:語文課開始了,老師把批好的試卷發了下來。在拿到試卷之前,我緊張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試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傷心。
這里寫的是“我”知道考試成績前后的心理活動。雖然,作者用“我緊張得要命”“我很是傷心”等詞,但讀者卻感覺不到“我”有多緊張,有多傷心。那么如何進行具體形象的心理描寫呢?試做下列幾種修改:
動作語言式:試卷靜靜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點顫抖的手去掀試卷,一個鮮紅的“5”字映入我的眼簾,我的手一抖,試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試卷底下,用力一翻,隨著“啪”的一聲,我看到了我的分數——54,唉——可憐的“54”,我癱在了桌上。
環境描寫式:木然地看著窗外淅瀝不斷的雨絲,仿佛每一根帶著傾角的斜線都穿過了我的心。潮濕了,凌亂了。淺淺的意識里,竟飄出了這樣兩個字——冷落。
幻覺描寫式:我好像看見滿試卷鮮紅的叉組成一張巨大的網向我卷來,使我不得動彈,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師滿面的怒容,仿佛聽到了父母悲傷的嘆息聲和旁人的嘲笑聲。
二、環境描寫方面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一切外部條件的描寫。人物的活動離不開環境,環境和人物密不可分。在寫人的記敘文中,環境描寫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現人物的性格。
運用環境描寫要做到:具體生動,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寫出獨具特色的景物。
請看這樣一個語段:那是上一個暑假,天氣炎熱,妹妹提議去游泳。她約了幾個同學,我夾在其中,雖然我不會游泳。
上面這個語段在寫景上就犯了抽象概括的毛病“天氣炎熱”應當通過具體的描寫來完成。請看下面的修改:
正面描寫式:太陽毒辣辣地烘烤著大地。院中的柳樹垂頭喪氣,沒有一點兒生氣。狗趴在陰涼處竭力伸出長長的舌頭;知了拼命地叫著“熱……熱……”;地面上連只螞蟻也難尋——它們也受不了這熱魔。于是妹妹提議去游泳。
修改后,描繪了一組夏日景物:毒辣的太陽,垂頭的柳樹,伸舌的狗,嘶叫的蟬,難覓的螞蟻,形象逼真,從正面表現了夏天的炎熱。
側面描寫式:“天堂水游泳館,需要下車的乘客請下車!”公交車剛剛停穩,我和妹妹幾個就迫不及待地沖出了這個大蒸籠。還未來得及擦拭滿臉的汗水,雙臂已被太陽曬得火辣辣的。眨眼間,妹妹跑進了游泳館的大門。
修改后,側重于描繪人們對天氣炎熱的感覺:蒸籠、滿臉的汗水、火辣辣的雙臂,因熱而沖,因熱而擦拭,因熱而火辣辣,因熱而跑進。動作連續,畫面推進,直觀性強。用我與妹妹等人的感覺進行了側面描繪。
三、敘述過程方面
許多學生習作,往往采用聊天說書式,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多用“了”字句,敘述過程簡單概括,常常直奔結局,缺乏景物、心理等方面的描寫。
請看下面的示例:(1)原稿:第二天,女孩滿意地看到了母親花了很多錢在報上登的尋人啟事。她不想搭理母親,她想回去了還不是照舊生活在母親的控制之下?
女孩把尋人啟事疊成了小船,就上了火車到b市去了。
修改稿:讀尋人啟事的時候,女孩正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濃濃的樹蔭罩著椅子。這就是母愛,寒冷而郁悶,女孩無言。
……你永遠也找不到我,女孩看著尋人啟事疊成的小船漂遠后,甩甩頭向火車站走去。
相比之下,原稿敘述用“了”字句,修改后,去掉了所有的“了”字,把描寫溶進了對事件過程的交代,人物形象豐滿,事件過程如同電影一樣繪聲繪色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總之,要想寫出優秀的記敘文,就要學會將那些概括性的記敘變為具體細致的描寫,讓人“如見其人”“如歷其事”“如臨其境”,從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