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6年高考作文看高三作文整體訓練4
⑤、過渡
缺乏必要的過渡,結構松散的文章,在高考中也經常出現。XX年高考零分作文,情況更為嚴重。事實上,我們確實忽視了對議論文的過渡訓練。
以下幾個方面應該引起我們足夠重視。
●.段落之間的過渡。
情形一:引論+過渡語句1+本論+過渡語句2+結論
a“過渡語句1”的設計例舉:
為什么這么說呢?讓我們看看事實(單獨成段)
正文…………
無數事實都可以證明這一點。(單獨成段)
正文…………
b“過渡語句2”的設計例舉:
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告訴我們:(強調論點)那么,面對當前實際,我們怎么辦?(單獨成段)
第一(方法之一是、首先------) ……..
第二 (方法之二是、其次------) ……..
情形二:本論部分內部語段間的過渡。
a并列語段間:使用排比句式并行。
分論點 ……
分論點 …… 有這樣一個人物(人們可能很清楚……)……
分論點 …… 有這樣一個企業(我們肯定沒忘記……)……
b對比語段間:正面論述段+過渡語句+反面論述段。過渡語句設計例舉:
*.反面的例子也很多。(單獨成段)
( 反面論述)正文………
*令人震驚的是,相反的情形不斷出現。(單獨成段)
(反面論述) 正文……….
*使人擔心(遺憾、痛心、憂慮)的是,這種情況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重視(單獨成段)。
君不見……君不見…….
*.分論點……可憐的是……
分論點……可悲的是……
分論點……可恨的是……
●.段落內部語義之間的過渡。
情形一:材料+過渡詞句(插入語1)+觀點
情形二:觀點+過渡詞句(插入語2)+材料
a插入語1常用的詞句:由此可見、可以說、這形象地告訴我們、所以------
b插入語2常用的詞句:據說、近讀、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家也許還記得……)君不見…….、回顧歷史(放眼當今)--------
4.語言升格
升格語言,是追求語言的文采。講究文采是我國文學的優良傳統。劉勰認為:“古來文章,以雕縟成體。”“雕縟”就是修辭和文采。他又說:“圣賢書辭,總稱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虎豹無文,則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資丹漆:質待文也。”孔子則認為: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詩人杜甫更是大聲宣言:“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這里所說的“佳句”肯定就包括了文采的因素,在高考閱卷過程中,有文采的作文理所當然更有可能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
那么,我們作文怎樣做到“有文采”呢?總的來講,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
⑴.適當地采用形象化的表現手法,比如比喻、比擬等,使議論淺顯生動
寫作議論文的目的是通過論述,讓別人接受作者所持的觀點。但是“理論是灰色的”,其本身往往抽象深奧,如果我們不對其進行加工,這些理論難免會像一道很有營養但是沒有味道的菜一樣讓人厭倦。形象化的手法的作用就相當于食品的加工,它能使深奧的道理淺顯易懂。不僅如此,生動的形象還能引起讀者的趣味,使他們在閱讀的時候擁有快樂的情感體驗,從而欣然接受作者的觀點。
如: 當司馬遷熟悉中華歷史,才有了《史記》的不朽;當李時珍熟悉百草千方,才有了《本草綱目》的偉大;當紀曉嵐熟悉經史子集,才有了《四庫全書》的浩瀚。熟悉造就了華夏的輝煌,締造了民族的昌盛,成就了偉人的不朽。心無旁騖地研究,才有了無人能及的熟悉,才造就了千古流傳的功績。冷僻枯燥的文字沒有阻止住他鉆研的腳步,孤獨凄涼的大漠沒有停止住他探訪的腳步,冷嘲熱諷的眼光沒有動搖他追尋的心靈。當對西域一種即將失傳的文字達到無人能及的熟悉時,人們毫不吝惜地把“國學大師”的稱號贈予了季羨林先生。(09四川高考作文《熟悉》)
作者要論述“成功就是達到無人能及的熟悉”觀點,在精心選擇素材后,巧妙地運用擬人、借代的方法,反映了作者對這幾個題材駕輕就熟的飛揚文采,讀之,既覺論證有力,亦覺如飲甘露。
⑵.適當地采用整齊的句式,比如排比、對偶等,使議論氣勢充沛
議論文既然是用來說理的,就應該有一種強烈的自信,一種論辯中舍我其誰的氣勢,而整齊的句式往往能把這種自信和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適當的運用整齊的句式不僅可以“壯氣勢”,而且可以“廣文義”,增大文章的信息量,使文章有更加豐富的內容。巧用整齊的句式說理,能造成一種飛流直下、一瀉千里的氣勢,它會不由分說地把你裹挾到那奔騰的語言激流中,讓你去感受那鞭辟入里、雄辯有力的陽剛之氣,去領略那大氣磅礴、不可遏止的論辯力量。
要注意的是,雖然整齊的句式在以論文的寫作中,有如此力量,但是也不能一味地使用,否則,就會使論述顯得單調,讓人讀起來容易疲憊。所以,在運用整齊的句式說理的時候,要注意把整句和散句結合起來運用,這樣,你的文章就在整齊中又不乏變化,做到錯落有致,跌宕生姿。
如:生活的碎片裝點著沿途的風景,90后的我們快樂于當下的學習,從第一次走進陶淵明起,從第一次掌握簡單的微積分開始,我們常常為又掌握了一點曾經自以為神秘的東西感到驕傲。我們面對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偶爾會心生惡魔而暗地詛咒,但也終究明白是他們才能使我們在今天變強,因為90后不是油鹽不浸的石頭。我們時常懶惰,會找出各種借口當家里的“皇帝”,但也不愿依偎在父母的臂灣下沒有盡頭,因為90后不想被人視為長不大的一代。我們有夢想,我們也愛沖動,我們總想跑,卻常常在平坦的道路上跌倒。我們總覺得,前面的路很寬,樹很高,花很艷,風景很美麗;但更經常的是,我們忽略了前方的一草一木實際上都是曾經在成長過程中種下的種子,在另一個地方發了芽。(09天津高考作文《風景這邊獨好》)
此段,整句散句結合,時而極盡鋪張之能事,文辭華美,感情激越,時而平實自然,時而樸拙率直,一切隨表達的情理而變,令人叫絕。
⑶.適當地運用成語,引用名言,化用文學語言,使議論豐富典雅。
漢語是世界上詞語最豐富、最有表現力和生命力的語言之一,成語更是中國語言文字的精華。成語高度凝煉,簡潔精辟,含義雋永,在作文中使用成語,能使我們的論述言簡意賅,道理深刻,內涵豐富,具有文化的底蘊,并體現出書面色彩濃郁的典雅風格。
名言名句蘊含著深邃的哲理,閃耀著理性的光輝,在作文時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個意思若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往往拖沓冗贅,詞不達意,但若能找到一句恰當的名言來替代,那就會進入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境界,給人一種“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感受。因為名言名句生動形象,言簡意賅,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所謂化用,是將前人創造的語句,照原樣或稍加改動引用到新的語境中,使其與新的語境融合為一體;或者融會前人意境,用自己的言語重新組織起來,成為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古典詩歌的語言凝煉,優美,形象,韻律感強。在議論文中恰當地化用古人的詩句,可使文章具有奪人的魅力。
如:微笑,恰如淌過的溪流,柔和恬靜;微笑,恰似那懸掛的一刀新月,皎潔光亮;微笑,又恰似那挺拔的蒼松,積蓄著萬般力量……
如果說,有一種力量可以讓人堅韌不拔,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說,有一種力量可以讓人自信滿滿,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說,有一種力量可以讓人心頭一暖,那便是微笑的力量!
不需要李白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大笑;不需要“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充滿血腥的狂笑;也不需要“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紅顏一笑……這些笑,或太狂放不羈,或太剛烈頑強,抑或充滿嫵媚。而我們需要的,不過是淺淺的會心一笑。
人們很容易記住溫總理那慈祥的笑容,那是自信滿滿的他發自肺腑的微笑。面對金融危機,從容不迫,面對外國記者的犀利問題,他依舊笑對。他正如一代儒者,溫文爾雅地處世待人。他的微笑,不也是一種力量嗎?這是笑對人生的一種力量!(09福建高考作文《這也是一種力量》)
一定要注意的是,運用成語、引用名言、化用詩句并非賣弄學問,顯得自己有文采,有文化底蘊。其實,文化底蘊是內在的修養,而不是外在強加的;文采是寫作水平的體現,而不是靠幾句名言,幾首詩詞的渲染。形式是服從于內容的,只有它為內容服務的時候,才會有充實的生命力。作文是否優秀不在于你賣弄了多少學問,而在于你大腦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在于是否為自己的思想找到了最好的表現語言。
四、新一屆高三作文訓練題
1、給夢想一次開花的機會
2. 我的心在等待
3. 世界因你而精彩
4. 給青春一縷陽光
5. 讀書的幸福
6. 聽,多漂亮
7 .山高我為峰
8. 與——一起飛翔
9.讓心靈在--------中憩息
10.-----的滋味
11.——,怎能沒有你
12.把———藏在心中
13.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聞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張沒有價值的白紙,自從綠給了我發展,紅給了我情熱,藍教給我以高潔,粉紅賜我以希望,灰白贈我以悲哀,……從此以后,我便溺愛于我的生命,因為我愛它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無不從一張白紙開始,用心中七彩的筆,描繪出屬于自己的色彩。
請以“為生命著色” 為題,寫一篇文章,自選角度,文體不限,字數不少于800字
1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車里,往往是一個讓人心情壓抑的地方,這里沒有對話,沒有微笑,只有一張張毫無表情的臉。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體記者在中國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說:“清晨,空氣是那么清新,掃過水的街道濕漉漉的,沒有灰塵揚起。太陽已經升上來了,金色的光輝從高樓大廈間斜射過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們經過了一夜的酣睡,該精神抖擻才對,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們的表情卻如地球末日即將來臨般嚴肅,沒有一點點愜意的笑容。”
材料三:當今社會人們笑容缺失的現象引起不少人的關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為題,對這一現象做了一些探討。
全面理解以上三則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15.如果有人問我“什么是快樂?”,我可以告訴他,“去問開花的大地,去問解凍的河流,去問南來的燕子,去問輕柔的柳枝。” 這是總理關于“快樂”的一段話。請根據自己的理解,擬一個文題,寫一篇文章
。
16、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最近,“金庸茶館”網站上出現的一則新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一位筆名為“步非煙”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俠作品的頒獎活動中放言“要革金庸們的命”,寫出新時代的武俠小說。盡管這位獲獎的女作家后來做了解釋,稱自己所謂的“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這句話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有人批評步非煙“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認為她勇氣可嘉,狂妄得可愛。
請根據上面的材料,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17.森林邊住著一個獵人,他平日里總習慣帶上自己那條忠實的獵狗到山上和林中打獵。獵狗品種優良,追捕獵物時速度飛快,反應敏捷。對于鎖定的目標,幾乎從未失手過。獵人對此很滿意,經常嘉獎它,更是對它特別信任。
有一次,主人用槍射擊一只狐貍,但是不夠準,讓狐貍逃跑了。于是獵狗朝著狐貍逃跑的方向猛追過去。狐貍躥進了森林,森林里樹木叢生,道路彎曲,狐貍對路徑非常熟悉。但獵狗也不含糊,追捕的過程緊張迭起。狐貍跑不過獵狗,眼看就要被追上了。突然,狐貍一個大轉身,躥到了另一條小路,獵狗一不留神,身子撞到了路邊的大樹上,擦傷了皮,頓時感到有點疼痛。
“唉!我為什么要追得這么累?即使追不到狐貍,我也不會餓肚子呀!”剛剛有念頭閃過,它的速度就已經慢下來了。狐貍就在這個空隙又跑遠了。
“算了,反正現在早已經脫離了主人的視線,主人又看不到。”獵狗跑著跑著又起了放棄的念頭,速度更加遲緩起來。狐貍終于擺脫了獵狗的追捕,獵狗也又回到了主人的身邊。
要求: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18.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這是魯迅先生的一句話。這里的“我”是指我們每個人自己,“我”的存在對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響。當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們的情感和價值觀越來越多元的時候,無論看遠方,還是看身邊,魯迅這句話都會讓我們想到很多……
請自擬題目,自定立意,自選文體(除詩歌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現代漢語詞典》對“根”的解釋是:高等植物的營養器官。它能夠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養分。“根”的作用可以給我們以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現在請你選擇一個角度,聯系現實,自定文體,自擬題目,自主立意,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閱讀下面兩段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我是一棵樹,一棵長在房前屋后的樹。我不知道從哪里來,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春天,我欣然長出了綠葉,蓬蓬勃勃,蔥蔥蘢蘢,在我的樹陰下,人們嬉戲,閑談,我可以給人這么多的歡樂,自己也不知曉,我只生長自己,什么也沒有做。
秋天,我開始落葉,飄飄灑灑,紛紛揚揚。在我的身邊,人們喝酒,吟詩,我可以給人這么多的歡樂,自己也不知曉,我只生長自己,什么也沒有做。
無數個春花秋月,我老了,人們把我鋸了下來,我便只是一個樹墩了。在樹墩上還有人坐著停歇,思索人生的開端。
我長成了一棵樹,并以一棵樹的方式在世界上消失,這便是生命中最美麗的哲學。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21.XX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漢城掛牌。據介紹,“孔子學院”是推廣漢語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我們將通過中外合作的方式,在全球開辦100所“孔子學院”。目前,美國、瑞典、法國等許多國家都開設了“孔子學院”。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談談你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力的看法。文章字數不少于800字,不要寫成詩歌,題目自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