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訓練重在培養思維品質——2019年河北省高考作文的審題立意及標桿卷分析
XX年河北省高考作文材料給出的是一則寓言故事。其敘事模式和XX年的“烏鴉抓羊”極為相似,都是“一人之事,眾人評議”。兔子是短跑冠軍,可是學游泳學卻學不會。教練野鴨、評論家青蛙、思想家仙鶴對此發表了不同意見。在野鴨看來,兔子只要刻苦努力,就可以學會游泳;評論家青蛙則認為應當發展特長;思想家仙鶴覺得多學本領沒錯,但不一定非要學游泳。
分析材料,材料的內容可以從多個角度認識:
1.兔子有自己的特長,但也有不會的東西。
2.兔子遇到生存危機,引出如何發展培養多種才能的問題。
3.動物管理局針對短處進行補習,培養發展多種才能。
4.野鴨強調后天努力的重要性,認為只要付出汗水就能成功。
5.青蛙強調一技之長。
6.仙鶴強調重視發展多種才能同時也認為從個性特征從條件出發。
通過分析,作文的立意可以確定以下角度:
從兔子的角度:兔子隱喻正處在發展時期的青少年。從評論者的角度,培訓班教練野鴨、評論家青蛙、思想家仙鶴隱喻對青少年負有教育責任的學校、社會、家庭等。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可以從準確評價自己,給自己人生準確定位的角度來寫,也可以談人生有限,應當著重發展自己的特長,也可以談社會需要通才,單一的知識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應當著眼全面發展,還可以把以上幾個方面結合起來進行議論。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可以談如何既發揮受教育者的長處,同時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幫助孩子發展更多的適合自己的生存發展的技能,做到因材施教。
今年的作文要求與往年相比有一個變化值得我們關注,即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聯系材料作文審題原則會有助于我們明確這一問題。新材料作文的審題原則有三點:
1.整體性原則:新材料作文的審題要有全局意識,要從材料的整體著眼,不能糾纏局部的細節。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偏題走題現象。
2.多向性原則:一般來說,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蘊涵的觀點并不是唯一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因此要學會多角度審視材料。
3.篩選性原則:因為我們從材料中獲得的觀點具有多樣性,因此,在進入寫作時對所得到的觀點還要進行適當的篩選。
所以說,“選準角度,明確立意”的“準”,不僅不能脫離作文材料文本的含義,準確把握其主旨,還要非常明確地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絕不能模棱兩可。這一要求和以前“選擇一個角度”的要求相比,更突出了這個“準”字,考生一定要認真地深入地分析材料,準確把握材料內涵,避免角度選擇的隨意性。 “明確立意”,指作文的中心要突出,觀點要鮮明。
因此,總體把握,這篇作文談的是關于人的發展與培養問題。材料的中心寓意是人在具有特長的基礎上應發展培養多種能力。而能力的發展和培養必須從自己的個性特征和條件出發。認識到這一點,選準角度之后圍繞中心展開寫作才可以。可以升華的角度有揚長避短,發揮自我優勢,尊重個性特征,因材施教……以上可以定為一、二類文章。
非重要角度有抓住野鴨的話可以立意為:成功取決于汗水、努力、奮斗……但是這只是理解了部分含義,離中心較遠,定為三類文章。
如果只是抓住了材料中的細枝末節由此談開,如“談游泳、談打洞、談保護動物、談生態平衡、談動物保護……則屬于偏離題意。
高考作文考什么樣的形式,考怎樣的內容,這些并不重要,作文訓練中可以有針對性的加以解決。但是要從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必須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只有學生的認識水平提高了,才能在擁有資料的基礎上寫出個人認識,寫出個人思想。《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表達與交流中要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因此,高考作文題目無論從內容到形式必然具有極大的“開放性”。考場作文訓練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就是學生對生活理解的層次,認識的層次。學會生活,學會觀察生活,理解生活,表現生活,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要著。我們必須重視學生思維品質的訓練與提高,而考場作文的命題形式、文體形式只是思維的外在表現。
給媽媽的一封信
河北考生
親愛的媽媽:
您好,這是我第四天沒有和您說過話了,既使我心里有說不出的委屈,但我想和您談談。
記得我八歲那年被少年宮的老師選上去參加唱歌比賽,我拿了少兒組一等獎,您別提多開心了,獎勵我一條盼望已久的紅裙子。評委老師也說,這孩子嗓音有特點,很有唱歌的天賦,我記得您當時笑得很美很美……于是我便更加熱愛舞臺,陶醉于音樂中。
但上了初中,您就不再同意我去參加唱歌比賽了,您說那樣會耽誤學習的時間,還記得您把我那些心愛的唱盤裝進紙箱,鎖進了柜子里。從那時起,我再也沒有碰到那刻錄著幸福的牒。也許它們也像我一樣,早已蒙上了厚厚的塵埃,看不到未來。媽媽您總是希望我像鄰居茁茁一樣精通數奧,可您知道我真的不太敏感,不太喜歡。我只喜歡唱歌,我覺得那是我的生命。
升入高中,老師推薦我去報考音樂學院,因為我確實唱歌唱得很好。這一次,您狠狠的罵了我一頓:以后你要生存,要生活,唱歌可以唱多久?學好數理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呢!您把我從音樂學院要來的的報名表撕得粉碎,同時您也撕碎了我的夢想,我的心。
媽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都有自己的理想,您為什么總要求我學我根本不善長的東西?而我的音樂夢想,音樂天賦,就這樣被您抹殺了,就好像兔子擅長的是奔跑,您卻讓它學游泳,游泳沒學會,最后奔跑也沒有了優勢;老鼠的看家本領是打洞,您卻讓他學爬樹,最終還是逃離不了被貓吃掉的命運,要想更好的生存,難道不是要發展優勢揚長避短么?
媽媽,不要怪我不懂您的良苦用心,不要把您的愛當成是有利無害。我只希望我可以插上音樂的翅膀飛翔,我只希望做我想做的事。每個母親都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可是未來得我們自己創造,我們得用優勢贏別人,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未來。
媽媽。請您原諒我,請您尊重我的選擇,請您讓我發揮自己的優勢吧!
媽媽我愛您!
愛你的女兒
XX年5月4日
點評:文章以書信體形式向媽媽傾吐心聲:我有天賦,要發揮特長,媽媽壓制特長,我理解媽媽,但更渴望發揮自己的長處優勢。文章從各個階段和不同側面表達對媽媽觀點的認識,思想深刻。從主題角度來看,全面地把握了材料的內容,立意準確。文章感情豐富,內容充實,語言親切自然、和諧、流暢,文體特征鮮明。
評分:18+19+19=56(扣錯別字1分)
因材施教,發展自我
河南一考生
“因材施教”這是一個大家普遍接受的思想。成功需要汗水需要付出,但更需要對學習主體客觀的分析與了解,揚長補短,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發展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兔子是短跑冠軍不會游泳,這是由它先天條件決定的。而鴨子教練卻逼著兔子、松鼠學游泳,功夫費了不少,但成效卻不大!自己卻還不明原因地而嚷嚷“成功的90%來自汗水。加油!加油!”這是一個多么可悲的例子,試想,如果那只兔子不但沒有學會游泳,反而把跑步的本領也給忘了,那又該怎么辦呢?
有一篇文章曾寫道:“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質地過于松軟,無法吹出悠揚的笛聲來。但他們不是沒有用了,它們還可以發揮自己柔性強的特點,還用做編竹席的材料!”倘若非要嫩竹做笛子,那想必是費力不討好,別說像“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那樣勾起客居者的思想(鄉)之情,恐怕是自己自娛自樂也顯它聲音太艱澀難聽了吧!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因材施教,辯證客觀地看待人和物,而不是一個模板育人辦事,這樣才能突出每個人的個性,使其成為自己領域中的“愛因斯坦”、“畢加索”,而不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庸人!
“因材施教”,發展個性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客觀地分析我們的潛能,我們才能實現飛躍!最近一段時間,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是否文理分科。我想:作為一個學生當然要德、智、體全面發展,這是我們美好的愿望。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先天條件不同,個人愛好不同,目標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難實行一個模板的教育方式。讓熱愛文學、醉心于詩詞歌賦的文學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學艱澀難懂的公式中,讓精于嚴密推理的明日科學家整天哼吟著散發著發散性思維氣息的散文長詩,這是多么難以想象!就像非得讓陳景潤寫抒情詩,讓李白研究數學公式一樣,最后只能一心期望,終歸要破滅!
發揮自己的優勢,展現自己的個性。“因材施教”,讓每一個人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發揮,揚長避短讓我們都成為自己世界的“愛因斯坦”。
點評:作文標題旗幟鮮明,符合題意,中心突出,語言流暢,引用恰當,內容充實,結構嚴密,說理透徹,文面整潔。善于聯系實際,在“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和“是否文理分科”兩段細致分析,強化觀點,美中不足把“思鄉”錯寫成“思想”。
評分:20+19+19+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