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記敘文中的人物鮮活起來1、2--
(由衷感謝劉流老師!)
第一講:寫人物須有知識和技巧
描寫人物最難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起來。——老舍
1、 寫事容易寫人難,這是因為要把一個人和一群人的音容笑貌和思想行為寫得明明白白,要從多方面下功夫。這里既有對人的觀察、分析認識的能力,又要掌握寫人的技巧。
2、 寫人與記事的區別:寫人是通過事件表現人物的高貴品質,記事是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為、心里活動記敘完整的一件事。
3、 怎樣寫好一個人
[一]:突出人物形象:
1、外貌:身材、面容、表情、姿態、服飾五方面。
2、語言:言為心聲,人物說話的內容常常表達人物的思想品質。
3、動作:行動受思想支配,行動寫得真實、生動,人物形象才能立起來
4、心理活動:通過心理活動刻畫人物的思想品質。
[二]:寫好典型事例:
1、真實性:選擇真實的材料。
2、典型性:有代表性的材料。
3、 新穎性:選擇新穎的材料。
[三]:寫人枝法:
1、欲楊先抑:要突出人物品質,先寫不足之處,然后寫優點。
2、環境襯托:用環境來烘托氣氛。
3、襯托法:包含正襯和反襯。
4、對比法:用相反的人或事進行對比。
5、誤會法;先設懸念,然后解開誤會。
6、側面描寫:通過對其他人和事的描寫來突出主要人物的品德。
7、夾敘夾議:一邊敘述一邊議論。
8、雙關法:“一語雙關”突出人和事的兩個方面。
9、題目新:題目新穎。
10、角度新:思維角度新。
[四] :寫人物文章的結構:
1、 一件事記人:用一件事來突出人物思想品質。
2、 多件事記人:
[1]、多件事一品質: 總分總、并列式、詳一略幾、線索式、先概括后具體。[2]、多件事多品質: 并列式、 照應式
[五]:人物類型: 1、寫自己; 2、寫同齡人; 3、寫父輩;4、寫老師;5、寫祖輩;6、寫陌生人;7、寫兩個人;8、寫兒童;9、寫群體;
記人系列寫作知識問答題目
1、怎樣寫好一個人?答:寫好人物抓兩點: 突出人物形象 抓好典型事例
2、人物形象包括哪幾個方面? 答:人物形象包括:外貌、語言、行動、和心理活動四部分。
3、人物外貌包括哪些方面?答:包括身材、面容、表情、姿態、服飾,五部分。
4、怎樣描寫人物外貌?答:要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突出中心,不能面面俱到。
5、為什么要重視人物的語言描寫? 答:“言為心聲”人物說話的內容和形式常常能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能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質。
6、 人物對話有幾種形式? 答:人物對話有四種形式:(1) 提示語在前,用冒號;人+話,用冒號; 低年級可用:(2) 提示語在中間,用逗號; 話+人,用逗號 ;(3)提示語在后,用句號; 話+人,用句號;(4) 沒有提示語,單獨成行。 話+人+話,用逗號。
7、人物語言描寫有哪幾條原則?答:人物語言要簡練;要口語化;符合人物身份。
8、為什么要重視人物的行動描寫?答:人物行動受思想支配,能體現人物的高貴品質。只有行動寫得真實、生動,人物形象才能立得起來。
9、描寫人物行動有哪幾種方法? 答:(1)、寫好人物的連續動作;(2)、連續動作的間隔寫法;(3)、不但要寫好做什么,還要寫好怎樣做;(4)、寫好動作細節;(5)、要精選動詞。
10、從你學過的課文中舉出寫好連續動作的典范。 答:《舍身炸暗堡》在記敘舍身炸暗堡時,連續動作是:“左手……托……右手……拉……頂住……眼睛眺望……喊…… ”表現出為了戰斗的勝利,英勇獻身的英雄形象。
11、 從你學過的課文中,舉出寫好連續動作 間隔寫法的典范。答:《今天我喂雞》連續動作: 間隔寫法 : 掃雞柵欄———— 插入心理活動表現人物熱愛勞動不怕臟。放雞———— 插入雞群爭先恐后出窩的情景增加情趣。 和食———— 插入心理活動表達讓雞多下蛋的愿望。 喂雞———— 插入雞搶食的情景增加情趣。
12、 怎樣寫好人物的行為?舉例說明。 答:要在動詞前增加修飾成份。如:“走”可以寫:1、慢慢騰騰地走;2、大步流星地走;3、邁著矯健的步伐走過……4、他在鄉間小路上漫無目的地走。
13、在你學過的課文中,找出用得準確的動詞。 答:《林海》一課中:春天,樹木抽出嫩芽,“抽”字就比“長”和“發”準確,它表達了樹葉長得特別快。
14、什么是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描寫 ?有幾種形式?答:就是對人物的內心活動的描寫 。方法有三:1、直接描寫;2、內心獨白;3、寄托夢境
15、寫人物文章的結構有哪幾種? 答:1、用一件事寫人:結構:1、按記事文章寫起因、經過、結果寫。2、介紹人物;典型事例;總結人物。
16、用多件事寫人的文章結構有哪幾種?答:有二種:1、多件事一品質;2多件事多品質。
17、多件事一品質的結構有哪些?答:1、總分總;2、并列式;3、詳一略幾;4、詳一略一;5、線索式;6、先概括后具體。
18、多件事多品質的結構有哪幾種?答;1、并列式;2、照應式;3總分總;
19、什么是文章的過渡? 答:文章從一層意思到另一層意思,常常在表現形式上需要一些標志,這些標志就是過渡。
20、文章有哪些地方需要過渡? 答:(1)、文章內容的轉換處;[兩個內容之間的過渡]。(2)、文章內容的開合處;[文章結構之間的過渡]。(3)、表達方式的轉換處;[不同的表達方式之間的過渡]
21、文章過渡方式有哪幾種? 答:1、詞語過渡:“由此可見”、“因為”、“但是”、“總之”、“不僅如此”。2、句子過渡:在上一段結尾或在下一段開頭,使用一句承上或啟下的句子。3、段落過渡:一般用在較大的轉折處,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22、什么是文章的照應?有幾種形式?答:文章照應是指上下文之間的關照和呼應。形式:1、開頭與結尾的照應;2、上下文之間的照應;3、正文與標題的照應。
23、描寫人物可以以哪些技巧?答:1、欲揚先抑法;2、襯托法;3、對比法。
24、什么是欲揚先抑法?答:要想突出人物品質,先寫不足之處,然后再寫優點,使不足之處也覺得很可愛。 例如:《老師,真帥!》文章一開始,就采用“欲揚先抑法”描寫人物外貌:“一張枯瘦的臉上架著一副厚厚的‘啤酒瓶底’,黑黑的面龐,長滿了‘青春美麗痘’構成了毫無氣質的他。他看上去有二十多歲,教我們語文。
25、什么是襯托法? 答:為了突出主要人物先描寫與之相關的事物,作為陪襯烘托的一種寫作方法。例如:〈話婁子同桌〉。詳請看例文。
26、什么是對比寫法? 答: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并舉出來,相對比較,突出主人公的品質的一種寫法。 例如:〈愛管閑事的陳哲〉詳請看例文。
第二講:如何描寫人物的外貌
在游戲中引導學生觀察人物,學寫人物外貌。
一《猜猜他(她)是誰?》
1、 講清觀察順序:身材、面容[頭發、眉毛、眼睛、鼻子、嘴]、服飾;
2、 觀察在桌的同學,動筆寫一寫;
3、 到講臺前描述“他[她]”的外貌特點;
4、 大家猜,猜對了得一朵小紅花;猜錯了,告訴大家是誰,然后大家給人{她}修改文章,從而明確了怎樣抓好人物特點。
二《猜猜我是誰?》
1、 每個人對自己的外貌是最清楚的,所以,先讓學生對著鏡子給自己畫像,(引起興趣)并用語言文字描述出來,特別強調要突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特征{不寫姓名}。
2、 學生準備好以后,我讓專門人抄寫在統一的紙片上,{防止通過筆跡猜人}懸掛在教室四周,讓全班學生根據內容猜人名。
3、 猜對的紙片摘下來,紙片逐漸地減少,最后剩下幾張紙片,大家實在猜不出來,我便讓這幾名同學出來,讓大家觀察,幫他們修改文章。從而提高了同學的寫作能力。
外貌描寫為中心服務
小練筆(一):《七品芝麻官》——衛生委員 {外貌描寫}
1、 正面描寫:不含糊。小紅是我們班的衛生委員,雖然官不大,但檢查衛生卻一點也不馬虎。她眉一揚,你就合格了;倘若她雙眉一鎖,你就等著挨批吧!
2、 反襯:小紅身材矮小,很瘦。小鼻子,小眼睛,平時性格內向,遇見生人就不好意思,可檢查衛生卻是特別認真,毫不講情面。
3、 正襯:小紅身高力不虧,干起活來一個頂兩。她愛勞動的性格贏得了同學們的贊賞,于是她當上了衛生委員這個“七品芝麻官”,她平時不僅常常清掃教室,而且管理嚴格,毫不留情面。不講衛生的同學都被這個小官改造過來了。
小練筆{二}:一個學生遲到了,進教室后的尷尬場面:
1、 連續動作:敲……進……低……手搓衣襟……眼看腳尖……
2、 表情:漲紅了臉……不好意思……瞟著老師……食指不停地放在嘴巴上,尷尬極了。
3、 語言:“老師,我遲到了。”; “早晨鬧鐘沒響,全家都晚了,也許爸爸、媽媽也像我一樣在向老板承認錯誤呢!” ;“我的東西不見了,我找了半天才找到。我以后……不遲到了。”
4、 心理活動:
{1}小紅在心里罵著自己:“誰讓你起來晚了,真是自作自受……”
{2} 小紅懷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心里怦怦地跳著——完了,完了,老師一定得批評我了!
小練筆{三}:突出何鵬“愛清潔”的特點,還應給下段人物外貌描寫補充什么內容?
何鵬長得眉清目秀的,白凈的臉上嵌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左嘴角上有一顆紅痣,笑起來,就露出來滿口潔白的牙齒,還帶點小酒窩呢!
補充:他穿的衣服總是干干凈凈的,連他掏出的小手帕也疊得有棱有角,整整齊齊的。
小練筆{四}:讀下段外貌描寫 ,完成下面練習。
他(朱德)身材魁梧,腰間扎著一條皮帶,腳上穿著一雙磨光了后跟的草鞋。赤銅色的臉上,兩只眼睛炯炯有神。
1、這段話描寫了朱德同志的{衣著 }和{ 面容 }。
2、這段話寫出了人物的什么特點?{提示:描寫了朱德同志衣著樸素,身體魁梧,表情堅毅,身經百戰的形象。
小練筆{五}:具有下列人物品質的外貌怎樣寫?
1、開朗大方的女班長: 2、淘氣大王——左翻天: 3、性格內向的小女孩:
描寫人物的神態,要注意以下四點:人的感情,往往是通過神態反映出來的。作文時,如能恰當地運用神態描寫,文中人物就能栩栩如生,文章就會更具體,更形象,更生動。描寫人物的神態,要注意以下四點:
1、 神態描寫要為人物的特點服務。例如:“火光照亮了他那鋼鑄一般的臉。一秒鐘,兩秒鐘……他像巨人一樣挺立著,兩眼放出堅毅的光芒。”
這樣描寫在炸藥包既將爆炸時的神態,充分表現了他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2、 神態描寫與人物的語言相結合。例如:瞪著敵人的暗堡,兩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堅決地說:“連長,我去炸掉它!”這表明了對敵人仇恨的強烈和請求任務的態度。
3、 神態描寫與人物的行動描寫相結合。例如:在《豐碑》一文中,當得知凍死在行軍途中的竟是掌管部隊給養、被服的軍需處長時,“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緩緩地舉起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愣住”、“眼睛濕潤”的神態描寫和“舉手”“敬了一個軍禮”的動作描寫,表現了將軍對一心為公、專門利人、毫不利己的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
4、 神態描寫要和心理活動相結合。例如:《考卷發下來之后》
今天考卷發下來了。一路上我都在想:“爸爸看了了考卷準會瞪圓了眼睛,拉長了臉,一拍桌子,扯開嗓門兒訓斥我:‘你真是越來越糊涂了,我算是白疼你了。’爸爸會越說越生氣,一步一步地向我走來……”想到這兒,我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耳朵——爸爸每次打我總是先擰耳朵,再打屁股。我硬著頭皮推門進屋,爸爸不在家!媽媽和奶奶迎了上來,見我垂頭喪氣的樣子,媽媽趕緊問:“誰打你了,還是挨老師批評了?”我連連搖頭,跑進臥室,把卷子扔給門外的媽媽,然后鎖上了門。一會兒,門響了,爸爸回來了。這次他意外地一點也沒發火。他不僅沒有打我的屁股,而且還心情愉快、和顏悅色地給我講題。[后來我才知道,爸爸今天買彩票中了大獎。]奶奶一直都很緊張,隨時準備拉架。這回卻放心地織起毛衣來,還自言自語地說:“瞧這父子倆,一會哭,一會笑,就像股市一樣!”我心想:爸爸總像今天這樣高興該有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