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必背文學常識鑒賞
文學幫助人們理解這個時代,從而讓他們看清時代的本質,更加渴望一種符合人性的生活。通過文學來讓小學生了解世界,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1.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
2.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將"四書"、"五經"合稱為《四書五經》,是古代儒家經典,成為中國歷代讀書人的必讀書。
“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
“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3.《唐詩三百首》編著蘅塘退士,清代人,原名孫洙,與夫人徐蘭英一起編選,共選入310首詩。民諺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4.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百家爭鳴"。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莊子,法家的韓非子。
5.我國國歌歌名《義勇軍進行曲》,作詞田漢,作曲聶耳。
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而立(三十)不惑(四十)知天命(五十)花甲(六十)古稀(七十)耄耋(八九十)期頤(一百)
7.“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說法緣自明代茅坤編定的一本書《唐宋八大家文鈔》。
8.蘇軾說:“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書至于顏魯公,畫至于吳道之,而古今之能事畢矣!(“子美之詩,退之之文,魯公之書,皆集大成者也!)
蘇軾對杜甫的詩、韓愈的文、顏真卿的書法、吳道子的畫,評價極高。
蘇軾,字瞻,號東坡居士。是稀有的全才,詩、詞、文、書、畫無不精妙。開創豪放詞派。
9.奧運口號“更快、更高、更強”。在20xx年舉辦第29屆奧運,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吉祥物“福娃”(5個).
10.三國時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體現“建安風骨”特點的代表作家。
北宋時期“三蘇”指蘇洵、蘇軾和蘇轍三父子。
三班:漢朝史學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昭是我國第一位女史學家。
書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獻之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