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模擬訓練及構思導引
2004-5-19 題目一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由與限制總是相對而言的。正如交通上的紅綠燈,在某些時候限制了某些人的自由,但它可以保障更多人的自由,對全體公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請你推而廣之,以“生活中的紅綠燈”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
社會上必要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行為準則、道德規范等都是我們生活中的“紅綠燈”。這些“紅綠燈”對國家的安定團結,對進一步推動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對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每個公民都應正確認識與對待。在現實生活中,在對待“紅綠燈”的態度上,正反兩個方面的例子都不勝枚舉;人們對生活中的各種“紅綠燈”的看法也見仁見智。這個話題給了我們很大的寫作空間,同學們盡可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表明觀點。
題目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國遺傳學家談家楨的一個學生,勤奮聰慧,很快脫穎而出,發表的論文引起震動。談家楨高興地說:“如果學生始終停留在老師的水平上,那就是教育的失敗。我的愿望就是學生超過我。”談家楨的老師——美國著名學者摩爾根看到那個學生的論文后,立刻寫信給談家楨:“我終于又一次看到了一個年輕的中國人超過了我,也超過了你。特別使我驕傲的是,你親自培養的學生超過了你。”
談家楨、摩爾根都為學生超過自己而驕傲,這種胸襟,這種氣度得到了世人的稱贊。人們不僅欽佩他們學術上的成就,更崇尚他們高尚的品德。
在現實生活中,你也許會崇尚很多東西,也許對“崇尚”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和見解,請以“崇尚”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崇尚,是尊重、推崇之義。一般指尊重、重視某人的思想、才能、行為、著作、發明等,并給以很高的評價。由于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不同,必然產生思想認識上的差異,對大千世界的評價也不相同。哪些“崇尚”是可取的,哪些“崇尚”是不可取的,取舍之間也就反映出一個人認識水平的高下,思想境界的高低。寫這個話題準確立意很重要,如果立意膚淺甚至有偏差,即使構思再精巧,語言再優美,也很難獲得高分。
題目三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周易》云:“《易》窮則變,變是通。”意思是說,事物到了盡頭,就要設法改變,一改變就通達了,這即是成語“窮則思變”的出典。該成語現指人民在窮困、艱難面前,敢于革命,勇于創新。但是有人卻說,“思變”為什么一定要在“窮”了之后?在未“窮”時豈不也應該“思變”?
請你以“窮則思變”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根據話題材料,本題可以確立兩種不同的立意:
一、“窮則思變”大有益。寫作時重在用好例證,可列舉中國革命戰爭、四化建設中的典型事例及自己的經歷,證明在“窮”時“思變”所帶來的益處。
二、“思變”豈待“窮”之后。即運用逆向思維,論述在“窮”之前“思變”更有益。作文時可以就我國的環境保護、人口問題和自身學習考試等問題展示論述。相對而言,這一立意較之前一種更有現實意義和思維價值。
題目四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木桶的容量大小,不是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論”。
請你依據這一理論,聯系社會、人生,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提示]
“木桶理論”講的是“團隊精神”。所謂“最短的那塊”木板,就是團隊中最薄弱的環節。一個團隊的戰斗力,往往取決于這個團隊克服了多少薄弱環節。這就啟發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局部和整體的關系。那么,社會上、生活里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呢?我們該如何對待呢?可以在作文中寫出你的體驗和思考。
題目五
閱讀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
你了解“生存”與“生活”的關系嗎?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話題材料中引用了雨果的名言,其含義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在于是否有理想。這至少給我們提供了兩種認識角度:一、理想對生活的重要意義;二、人在生活中應如何正確對待物質和理想。無論從哪一個方面確立中心,都要將人與動物的關系、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系聯系起來加以思考,深入地展開分析,才能切中題旨。
題目六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黑格爾,健康狀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辭令,沉默寡言,天賦高,判斷力健全,記憶力強,文字通順,作風正派,有時不大用功,神學有成績,雖然嘗試講道不無熱情,但看來不是一個優秀的傳道士,語言知識豐富,哲學上十分努力!”這是黑格爾從神學院畢業時老師寫給他的評語。
我們也經見到老師寫給我們的評語,“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學習認真”“思想進步”“遵守紀律”“戒驕戒躁”“熱愛集體”“樂于助人”等反復使用,放在誰身上都行,開頭一個“該生”拒人于千里之外,板著面孔給人寫判決書似的。
請以“我和評語”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作文中可呼吁“讓評語寫出學生的個性”。評語為誰而寫?寫給誰看?寫評語的目的是什么?都值得思考。可以明確指出:好的評語應從面向家長轉為面向學生,從抽象籠統轉為獨具個性,從結論性評語轉為鼓勵性評語,從干癟枯燥的語言轉到生動活潑的語言。
題目七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4月9日,新華社播發了發生在河北安國市的一條關于教育的新聞:某校,一次
上課,一位成績最差的學生舉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師提問他時卻答不上來,感到奇怪的
老師后來問他為什么舉手時,他哭著說,別人都舉手我不舉丟人。老師被學生強烈的自尊心感動,私下告訴他,下次提問如果會答就舉左手,不會答就舉右手,后來,老師每當看見這位同學舉左手時就讓他回答,舉右手時就不讓他答……后來該生成績大有長進,并帶動了一批差生。有人據此撰文指出,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人格的形成,而首先要教人自尊。自尊的前提是告別自欺,如果從小不能正確看待別人的評價,是不是太脆弱了?
請以“自尊”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提示]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有人格尊嚴。處在成長期的學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脆弱的,需要教師細心呵護。
當然,如果轉換角度,由“自尊的前提是告別自欺,如果從小不能正確看待別人的評
價,是不是太脆弱了?”一句發揮開來,只要能言之成理,亦可。
題目八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篇《教授與明星價格比》的文章,說上海交大的李德教授到企業講課,一天半得
報酬1萬元,這與影視明星趙薇32萬元的出場費不成比例,有人據此慨嘆“十年寒窗苦是不合算的”“讓子女報考明星學校才是明智之舉”。相同或相似的對比,時時見諸傳媒,幾乎成流行的價值觀點了。
究竟該如何比?
美國總統年薪20萬美元,籃球明星喬丹參賽費一場30萬美元,拳王泰森衛冕賽平均每分鐘2500萬美元……與小布什搭檔上臺的切尼,原任哈利伯頓公司首席執行官,年薪2640萬美元,卻偏要舍高就低,競選年薪只有18萬美元的美國副總統。倘若說資本主義花花世界的事不足為訓,那么看看我們:解放初毛澤東主席的月工資不過500元人民幣,而梅蘭芳、馬連良等藝術家的工資則2000是元人民幣。凡此種種,你有何認識?
試以“比”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800字左右。
[提示]
話題材料揭示了一個道理:不論什么社會制度,人們的價值取向,衡量人的價值的尺
度,都不是以金錢為唯一標準的,權力、名譽、地位、道德、學識等等,都是人們深信不疑地不懈追求的價值目標。承認市場機制的負面影響——教授“不如”影星,同時須縱比、橫比,不要以特殊比一般。
題目九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全國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資助的博士生張宗友上南京大學時,覺得“自己已經23歲了,再要資助是很丟臉的事”,他把社會捐助款一部分轉給家鄉,一部分留給系里,還有一部分寄給西藏林芝地區一名家貧的小學生。每月240元的津貼只夠吃飯,他就以課余當家教,當計算機房管理員,批閱自考試卷等方式勤工儉學。3年下來,他不僅拿到了學位,而且還資助了上高中的妹妹。他留校任教時帶的72名學生中普遍形成一種自立自強的觀念,貧
困生無一失學,就連一些家境較好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