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高中作文
建立在文化自覺基礎上的文化繁榮發展,是文化自信的應有之義和源頭活水。以下是文化自信高中作文,歡迎閱讀。
文化自信高中作文1
文化曾經的缺失是中國難以治愈的疤,在那個閉關鎖國的年代,中國這頭曾經吼一吼都會令世界為之膽寒的雄獅,卻一度沉睡不醒。自大的君主,愚昧的國人,與世界先進文化的脫離導致我們幾個世紀的落后,那些曾經的恥辱給中國文化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幾個世紀后的今天,在所有人都認為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蘇醒了時,我們是否應該讓中國文化也再次站在巔峰,引領世界。
歷史的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千年時光彈指一揮間悄然滑過,回想幾千年前屹立于世界之巔的中國文明--那令人驚嘆的四大發明,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以及一系列的科學成就,這些無一不昭示著中國文化曾經的繁榮與昌盛。而如今,經歷過近代那場持續一百多年的恥辱的我們,卻不再相信祖先代代傳承至今的古老文化,轉而把西方文化奉為經典,一味的批判中華文化的腐朽與落后。可是,請試想,假如中華文明真的沒有與時俱進,那么為什么世界四大古文明如今只剩我們這一支還依然在迸發活力,為什么經歷了如此多的坎坷,它依舊屹立于世界東方,巋然不倒。我們的文化一直都在創新啊,只是有些人不曾發覺罷了。就拿漢字來說,經歷了小篆、隸書、楷書再到行書,到如今,簡體漢字已被我們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設想一下,假如我們還要寫那些壁畫繁瑣的字體來表達自己,那么生活中會平添多少不便!
其實我們應該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因為它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因為它為人類的文明進步所做的巨大貢獻,也因為它曾帶領中國沖向世界的巔峰!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哪一項不是改變世界前進步伐的發明啊。而且中國的茶道、功夫、儒學思想更是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馬可波羅曾在他的游記中贊美中國是"物產豐富的天朝大國",讓無數的西方人神往。擁有著這樣優秀過去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不必依仗于外國人的肯定,我們的文化底蘊本就比他們深,為什么還要他們來肯定。中國人少的只是那一份對于自己文化的信仰與自豪,只要再多一份自信和從容,我們一定可以讓華夏文明在二十一世紀煥發出無與倫比的活力,讓世界看到中國這頭沉睡的巨石在蘇醒后究竟可以爆發出多么大的威力。
孔子學院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開辦,無數的外國人慕名進入;"中國年"在俄羅斯成功舉辦,吸引了大批外國游客前往游覽;中國的功夫之鄉每年也都吸引大批外國人前來拜師學藝。這一切都證明了中國文化對于世界的吸引力。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一個國家的文化強大了,這個國家才會真的強大。試問,一個只有GDP支撐的國家,又能在復興之路上走多遠!
我們要不斷發揚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讓文化成為祖國崛起的堅強后盾。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化有堅定的自信。我相信,終有一天中國會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國文化會再次引領世界!
文化自信高中作文2
一直以來中國人對于外國文化很是糾結。戰爭以前,中國人對西方文化可以說是嗤之以鼻,但隨著國門被打開,西方文化傳入,人們又一哄而上,大力吹捧西方文化的種種好處,把自己貶得一無是處。雖說現在我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也不再面臨文化丟失的危機。但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力卻從那時起就從未改變。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誕生最早的文化之一。無論是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還是兩宋時期的"古文運動"......都見證和發展了中華文化,而中華文化又以其包容性推動了世界文化的發展進程。它在漫漫的歲月長河中不斷沉淀,最終鑄成我們靈魂的支柱,而這也是與西方文化不斷作用的結果。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正確認識到中華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更要樹立和堅定文化自信力。
堅定文化自信力不僅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肯定,更是對歷史辯證的認知和評價。當馬頭琴成為蒙古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祭祀孔廟的儀式還要從韓國"引進"時,這以不是文化的悲哀,更是歷史的悲哀。對于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來說,這恐怕也是一個"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史例。
堅定文化自信力就像是給民族文化打了一支鎮定劑。它能讓民族文化持續朝健康方向發展,在文化發展觀念淡薄的今天,這無疑文化發展的救星,更是文化前進的動力。
文化自信力就是抵御外來文化的一面盾,它的后面是源源不斷的文化信念。著名學者余秋雨說過:"浪漫的法國人以一種善意而真誠的嘲弄來重新理解法國文化的嚴肅,德國人也在謙虛中以現代的眼光展現曾經的德國,而畢恭畢敬的我們卻正犯著一種將歷史遺產供奉起來的毛病。"誠如實,我們的文化自信力的后盾也逐漸被這種文化理念消磨,直至文化喪失的那一刻。
在堅守文化自信力上,我們與其他國家存在明顯地差異,這也是我們的文化觀念和信念落后于其他國家的根本原因。在一百多年前,我們面臨著被殖民化的危險;而現在,無時無刻的文化入侵和文化戰爭也使我們面臨著不亞于百年之前的危險,或許它已悄無聲息的潛伏在你身邊,只是你從未發現。
清政府時期,洋務派李鴻章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清楚地闡明了當時中國人對待中西文化的態度。我認為這也應該是現在的我們持有的態度。而要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必須堅定文化自信力。才能達到中華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文化自信力是一個國家人民對其文化的真誠和堅守,文化自信力是文化創新的前提,是文化發展的前提。--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