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勞動節周記三篇
篇一:
“五一”的時候,我全家去了“歡樂谷”。進了“歡樂谷”的大門口,首先入眼的是“歡樂谷”三期工程,那些都是最新的娛樂游戲,有發現者、UFO、龍卷風等娛樂游戲。
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卻是“發現者”,他的樣子的確非常像美國的發現者,他的下部有一個圓圈,是用來坐人的,一次可以坐三十個人,當“發現者”啟動時,它就會飛似的轉起來,速度讓人吃驚,而圓圈的上面還有一條桿子,它會在那兒一直的搖來搖去,讓人眼花繚亂。
當我做上這個從未玩過的東西時,我興奮極了,它那全自動的裝備和安全帶讓我感到一種新鮮的感覺。地面開始降下去了,頭上的“桿子”也開始蠢蠢欲動了,那下面的圓圈已經把我轉的不知道東南西北了,哦,“發現者”轉起來了,剛開始,我感覺沒什么,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有些人己經尖叫起來了,我聽到的聲音非常大,好像是我旁邊的那個人吧!呼!“發現者”那強有力的馬達己經把我轉了個90度了,我想像那些人一樣尖叫一下,來輕松一下自己,可誰知,我不管怎么想叫,都叫不出來,我猛的睜開眼睛,想看看地面變得怎樣了,可是,我剛睜開眼睛,立即閉上去了,眼前什么都沒有,只是一片五顏六色,所謂這就是眼花繚亂了吧,都差點暈過去了。哦!不!我感覺我好像快掉下去了,我緊抓住那對我來說的是“救生圈”的東西,一抓緊,整個人都靠在那個安全蓋上去了,當時我心里憋的晃,被那巨大的“發現者”控制著,搖來搖去,搖的頭也暈了,“發現者”才緩緩停下來,似乎還想再整理一番我們,我站在鐵板上,眼前還是那般景象——眼花繚亂,實在沒有其他的詞可以形容那是的情景了。
我們玩完這個后,又玩了許多驚險的游戲,而每個游戲帶給我們的卻都是有驚無險,不然,“歡樂谷”就虧本了!
篇二:
隨著最后一聲下課鈴聲響過之后,同學們興奮地收拾好書包,準備回家。因為明天就是期盼已久的五一國際勞動節了,三天小長假,或外出旅游,或自由玩耍,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就在這時,語文韋老師走進教室,“同學們,我們為什么放假呀?”韋老師問同學們。
“因為明天是五一節”,同學們異口同聲回答說。
“答對了,每位同學加10分。首先呢,韋老師祝愿同學們節日快樂,并祝愿你們的爸爸媽媽節日快樂。那么,請問同學們,五一節是什么節日呀?”韋老師繼續發問。
“國際勞動節”同學們再次異口同聲回答說。
“又答對了,每位同學再加10分。不錯,是國際勞動節。韋老師受所有老師委托,今天給同學們送一份五一禮物,祝愿同學們節日快樂,學習進步!”
韋老師話音未落,教室里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因為五一放假高興,更因為受到五一禮物更加高興。所有的眼睛中充滿了期盼的眼神,都瞪大眼睛看著韋老師,希望第一個拿到五一禮物。
一陣熱烈的掌聲之后,韋老師問:“同學們,勞動節嘛,以勞動光榮為主題,是不是?!”
“是”同學們又異口同聲回答說。
“哈哈,同學們太聰明了,再加10分。五一節,你們的爸爸媽媽以辛勤的勞動,為石化的經濟發展在默默工作。今天,老師們送一套《新課堂•同步訓練》,作為五一禮物,希望你們在五一放假期間,通過腦力勞動,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五一勞動節!”
“啊”同學們驚愕之中,眼睛瞪得快要凸出,幾乎暈倒。手里拿著韋老師送給的五一禮物,心情一落千丈,失望之中滿含著無窮無盡抱怨。
我為了“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五一勞動節”,回到家,吃過晚飯,便“迫不及待”地拿出老師送給的“五一禮物”,寫寫畫畫起來。寫著寫著,我便睡著了。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五一去旅游,“五一禮物”變成了一座大山,我用力爬呀爬呀,但始終爬不到山頂。我站在半山腰,看桌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山頂,我累得氣喘吁吁,著急得快要發瘋了……
篇三:
五一國際勞動節臨近了,腦海里便時常閃出一個詞――勞動。
是啊,勞動,這是世界上最最樸實的一個詞匯了。
勞動,是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使用勞動工具所進行的有目的的生產活動,專屬于人和人類社會的范疇,是人類本身及自然界與社會關系的積極改造。
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它既是人類社會從自然界獨立出來的基礎,又是人類社會區別于自然界的標志。
億萬年來,從人類的始祖發展到高科技的今天,勞動著,總是美麗的,總是有著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和寓意。
當我們的祖先還是一群毛猴子的時候,便以采集野果和狩獵為生。當然,那是最原始的勞動。到后來他們在磨削尖木射獵時發現了火――也就是鉆木取火,人類才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日子。及至他們的思維開始形成,知道了羞恥,便開始以樹葉遮體;再后來,我們的祖先又從樹皮秸稈的纖維和蠶繭剝絲開始紡麻織布,并在漫長的原始勞動里,學會了耕種,學會了馴養家畜,開始了以繁衍子孫為己任的榮耀生涯。之后,又在日漸進步的勞動生活實踐中,開始了發明,他們發明了火藥和電。就是這兩樣東西,使人類逐步走上了現代的高科技,而文字和印刷術的發明,又使人類逐漸步入了現代文明的頂端。
人類的一切進步活動,都是勞動帶來的成果,都論證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勞動創造了這個世界。
人類發展到今天,沒有一刻脫離了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無論你是從工從農從商還是從政,你的付出――只要是真誠的付出,便會在創造歷史的勞動過程中,綻放出絢爛的花朵,閃耀出一種獨特的光芒。
從有人類開始延續至今,勞動著,始終都是美麗的。
肯定勞動并將勞動定為節日,源于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工人運動。那是一次為勞動者謀求生存權利和幸福自由的工人運動,這次運動對全歐美和整個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紀念它,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者節日,簡稱“五一”。
而我國歷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始于1920年5月1日,由中國共產黨人的先驅李大釗和陳獨秀等人倡導引領并得以延續。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逢節日全國放假一天。1999年我國又將五一假期定為3天,連接上下兩個雙休日,形成了長達7天的五一黃金周。每年的這個節日,全國各地各級都會有一批“勞動模范”和“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受到表彰和獎勵,因為他們是在社會生產勞動中做出特殊貢獻的人們。
用雙手創造生活,用勞動美麗人生。
勞動是付出,付出勞動才能有所收獲,才能擁有豐富美好的生活。李大釗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莫過于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
一個人,如果不尊重勞動、不以勞動為生存之本、不以勞動為精神支柱,那么,他的人生必定充滿悲哀。因為那些不勞而獲者,他們獲取的大都是不義之財,即使有短暫的享樂,他們人生的結局也大多會是慘不忍睹的。
所以我們才將自己融入自然、融入社會,才不停地勞動,不停地創造;我們也在這辛勤的勞動創造中不停地收獲;我們更在這收獲中積攢自豪的情感――因為我們是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