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記1000字大全高中三篇
【篇一】
不知不覺,假期消逝。已經開學一周了,我也已經從高一懵懂的新生走到了高二忙碌的節奏中了。很多事情和高一剛來那時不一樣了,心境也不同了。
上高二了,校園依舊是那樣干凈整潔、綠樹成蔭;老師講課是那樣富有活力、引人入勝;同學們相處是那樣融洽、愉快;現代化的圖書館、電教中心、網絡中心以及實驗室又讓我流連忘返。這一切與小學都有著很大差異,是我感到無比新鮮、有趣。
上高二了,增加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開學典禮上,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把美好的心愿系在氣球上,放飛到藍天。大家的愿望各色各樣,有的希望做個音樂家,把中國的傳統音樂推向世界;有的希望做個記者,讓全人類都為中國今天的飛速發展而驚嘆;有的希望做個文學家,讓人們聽到社會角落里的弱小聲音……理想要通過行動才能實現,初中這三年,我們會給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朝目標一步步邁進。
上高二了,再有的感覺便使緊張。在中學,尤其是優秀的中學,學習的競爭相當激烈,從而也會有一定的壓力。稍不留神成績就會拉在隊伍后面,所以絲毫不能放松,要時時都處在學習狀態。我們必須要適應這種緊張的學習氣氛才能在三年的學習中取得成績。上高二了,既激動又期待還緊張。但無論如何,從一點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讓我們以昂揚的心態面對高二生活。
我們將在這里繼續奮斗下去,開創一個輝煌的未來!
【篇二】
如果一個城市里沒有愿意開小咖啡館的人,那個城市無論多有錢,都只是一個內心空虛的城市。
——春上村樹
我生活的這座城市,坐公交車穿越只要一小時。號稱有著很高的森林覆蓋率,卻三天兩頭的彌漫著化工廠排放的刺鼻濃煙。建市十余年,曾經窮苦的人們仿佛正漸漸褪去純樸,沾上市儈,每天都在奔波,不知誰又收獲了什么。我有時會問:這座城市里的人閑時在做些什么?他們享不享受生活?
三毛說“我喜歡流浪,可是要讓我到個一個人也沒有的地方,即使有再美的山水,沒有人情味,我也是待不下去的”。似乎,尋著人情味,才能找到旅行的意義。我因此記下了北京孩童陶罐里的酸奶,老人手里提著的鳥籠,千回百轉的胡同里溢出的粥香;上海洋房里觀念先進的青年追逐愛情,又不得不被下海經商的父親的一封家書換過重洋;還有青島濕咸的海風中,被饅頭和海鮮喂大的山東漢子們像大海一樣爽朗的笑聲……每一座城市都因為有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和性格而變得特別,使過客身在其境便能讓心跡偏離常軌,另有一片視野。這些在我看來便是充分地散發出城市的魅力了。也因為此,當我在曲阜聽到我的人力車夫道出自己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傳人;在武漢聽到市民火爆又小家子氣的爭吵,也會會心一笑,覺得十分可愛。
我的家鄉呢?或許它正在成長。
我常常覺得這座城市的人們相互冷漠,唯利是圖,互不關心各過各的生活。與你擦肩而過的人百分之六十想的是晚上在麻將館里的幸福生活。婦女們不懂時尚,嘗試時尚的人卻在馬路上橫沖直撞;人們只知道賺錢卻不懂理財;孩子們從小被告知好好學習,長大后離開這里……仿佛這座城市充滿了瑕疵。但不可否認而且顯而易見的是,這座城市有一股野蠻的進取活力,孕育著一些可愛的萌芽,我相信這里的人心中都藏著張藝謀《活著》中的一句話:“我必須好好活著。”
也許有一天,這里也會如村上春樹所說,多出幾個開小咖啡館的人,你可以和他們聊聊最新的*而僅點一杯白開水,你上街買一包白糖,與那個找你錢的老板交談,發現他欣賞的哲學家是黑格爾和莊子,一轉身卻又拿起跑胡子和同齡老人嬉笑開來;你身邊蹬單車蹬得滿頭大汗的高中生,興趣竟是研究苗飾的花紋。因為居住著懂得生活的人,城市隨之生機勃勃。那時的這座城市,依舊不必富有,但所有人能按照自己意愿生活——我這么過日子,不是因為家人要我賺錢,而是因為這么活著使我心靈富足。而那位距離我一條馬路的過客,因為被我的家鄉深深吸引,暫時離開他的生活,眼睛微瞇,嘴角上揚,思索著該搭乘那一路巴士。
【篇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或是偉大,或是渺小,或是現實,或是虛擬……我們會盡力地去實現它們,可以說,我們的一生都在為某一個理想而努力著,奮斗著,似乎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會更有意義。
記得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位人士在他15歲時立下了一百多個理想,到他年過半百時竟實現了其中的大部分,朋友們問他為什么會可以實現那些在當時看來是不可能實現的理想,他微笑地說了一句很耐人尋味的話:“首先讓理想到達那里,然后就只需沿著心靈的召喚前進就行了。”這句話讓我回味了很久,我猛地想起從前一位好朋友給我上的寶貴的一課——
在一次談話中,我們偶然間談到了各自的理想。我說我有很多理想:長大以后我要當一名服裝設計師,穿上自己親手設計的衣服;我要設計一座屬于我自己的房子;我要設計一輛十分棒的汽車……她出神地望著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問她,“很簡單,在這個學期內把四大名著自己喜歡的片段看完并且牢記。”她陶醉地說。我聽了覺得有點好笑,這算什么理想啊,也太實際了吧!我一邊想一邊回到座位,拋下下定決心要實現理想的她,心里有一絲嘲笑的味道;并下意識地回頭瞥了她一眼。
兩個星期后,她興沖沖地拉住我,對我說:“我終于看完啦,而且還記牢呢!來我給你講一遍吧!”她自豪地說。于是她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四大名著,我驚訝地張大了嘴,她竟掌握地如此熟練,我不禁欽佩不已。她講完后還說了句:“我喜歡的這些沒漏掉什么情節吧!”我使勁點了點頭。她松了口氣,隨后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上次談到理想,你一定覺得我的理想根本談不上是理想,是吧?可是經過我的努力,我去實現了它,這難道不算是成功嗎?理想可以是大大的,也可以是小小的;理想可以是長遠的,理想也可以是不太久的;理想可以是虛無的飄渺的不容易實現的,理想也可以是實在的具體的不難實現的。你的理想是偉大的,可是它只有在你長大后才有可能實現,我的理想是‘渺小’的,可以‘瞬間’實現,理想的實現與否,要看你是否讓自己的心先到達那個地方,如果到達了,那么你的心靈自然會呼喚你不停地努力前行奮進!”
聽了這段話,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地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呢?
遠大的理想固然偉大,但卻難以實現;現實的理想固然渺小,但卻很容易實現,并且,它會給你帶來對生活的感悟與體會,這一切的一切,都來自那一句心靈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