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寫作文
一個人寫作能力的好與差關鍵在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說作文”要比“寫作文”來得快捷,更適合繁忙的家長采用。比如早餐前可以讓孩子來一段“一分鐘演講”,父母一邊準備早餐一邊傾聽然后加以點評。晚上可以做些口頭訓練的游戲:制作三組卡片,分別寫上時間、地點、人物,讓孩子在短時間內根據給出的要素,經過自己的想像,說出一段通順、完整、合乎情理的話。或者事先寫好幾十個故事開頭,給它們編號碼,讓孩子選號,然后接著把故事編完整。
讀書破萬卷
讀書是作文的基礎,讀得多才能寫得好。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可以先熟讀中國古代的經典,在此基礎上,再涉獵國外的一些優秀文學作品。因此,家長應該首先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和《唐詩三百首》等介紹給孩子,讓他們每天朗讀,像中國傳統的私塾教育一樣,可以不必講解只要求背誦。日久之后,這些精華自然會在孩子心中孕育出語言的珍珠。
“胸藏萬匯憑吞吐”
積累詞匯、豐富孩子的語言,對于提高作文水平有重大意義。準備一本“詞語積累本”,把讀到的好句子、成語、格言等抄下來,平時要勤翻閱勤溫習,在一切可能的場合盡量地運用這些詞匯。或者置備一本《現代漢語詞典》,硬性要求孩子利用零碎時間系統閱讀《詞典》。在已閱讀的詞語下畫波浪線。要求平均每天學15個字及由這字組成的詞語,逐月登記,家長切實督促。
只要家長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種機會,多途徑尋找話題、文題,讓孩子動口、動腦、動手,很快,你和孩子都會發現:原來,作文并不難!
一是自然的教育方法,消除孩子寫作狀態進入的障礙。
在剛開始教孩子接觸作文時不要給孩子設置條條框框,不要給孩子講立意、選材、詳略等大道理。我初中時怕跑題想了好多內容不敢寫出來的情景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我想有這種經歷的不會只有我一個,因此要讓孩子放手去寫,盡量寫得長一些、細一些、多一些。尤其是記敘文只有寫得長一些、多一些,才能寫得詳細細致,另外也便于修改。每次寫作文都是寫一些概括性的句子的孩子要想使作文快速提高難度很大。
二是采用例證的教育方法,培育孩子的因果邏輯思維方式。
有因就有果,每一個觀點都要有例證和說明來支撐是事物發展和存在的規律,培養孩子的因果邏輯分析能力,對孩子寫作大有好處。舉幾個例子:如果說這個山多美呀,就包括樹美、水美、人文景觀美等等各個方面。說小明學習好,就包括小明語文好、數學好、平時考試成績好、課堂上回答問題好等各個方面。每一個小的方面又可以是一個分觀點,可以用更小的實例來支撐,例如說樹美可以再從樹的疏密、高矮、形狀、姿態等各個方面來寫,依次類推。如果注意到了這些,孩子寫起作文來就會言之有物,寫出來的作文內容也會豐富充實。
三是運用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本質,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聯系是事物的本質,培養孩子聯系的思維方法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好處。例如說讓孩子寫山就要使孩子聯想到樹、水、花、鳥、登山的人、有關山的傳說等等一系列事物。如果寫上學路上不光要讓孩子想到上學路上發生的具體事件,還要讓孩子看到上學路上的建筑變化,四季風景、人間萬象等等方面,開闊孩子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