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指導
命題作文是我國傳統的作文方式,能較為客觀全面地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有利于直接體現作文的意圖,有利于寫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在對作文能力的考查中仍具特殊價值。隨著“選題作文”的出現及廣泛應用,命題作文在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又開始逐漸升溫。
縱觀近三年的命題作文,其命題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種類型:一是“直接命題”,即題目簡潔明了,要求所記的事,所寫的人,所說的理,所狀的物,一目了然,如作文《美好的回憶》、《我有一個夢想》等。二是“比喻命題”,即題目有一定的喻意,考生必須先明確題目的喻意,然后才能緊扣主旨作文,如作文《腳印》,“腳印”比喻在成長過程中留下的痕跡。三是“配提示語命題”,即提供材料或者提示語,要求考生閱讀材料或提示語后,再按要求作文。四是“選擇命題”,即同時提供兩個或多個作文命題,選擇命題作文,留有選擇余地。在中考試題中,命題作文這四種命題方式大致表現為兩種題型:一是只提供題目和要求;二是提示語+題目+要求;兩種題型比重大致相當,各占半壁江山。
1、審題要準
審題是指細心揣摩題意,把握題旨,明確要求,即對作文題目所顯示的中心、范圍和所暗示的體裁特點等作全面審視。對于命題作文,其中心要依據對題目的分析來確定,因此,審題至關重要,寫作前一定要“瞻前顧后”,審清其中的內涵,明確題目的范圍及重點,找準“題眼”,來確立要表現的中心。否則,一旦“跑題”,即使語言非常生動精煉,內容新穎精彩,該文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得分更難以提高。
審題通常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要抓住題目中的“題眼”,即標題中的關鍵詞,這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如四川樂山XX年全命題的題目是“我最愛這里的風景”。程度副詞“最”在這里就是關鍵詞語。必須通過比較,以突出“愛”之“最”。例如有位考生把“我最愛這里的風景”定位在柳,開篇就旁及其它植物:“我校的風景很美。松柏常青,夏荷婀娜,柳樹成陰,鉆天楊挺拔。周敦頤筆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使我喜歡,茅盾所寫的質樸的白楊叫我贊嘆,陶鑄贊頌的堅挺無畏的松樹同樣令我敬佩,但我由衷喜歡的風景卻是被人們稱做‘弱女子’的柳樹。”這里,“最”字已經呼之欲出;接著文章從柳是“綠得最早的春色”、“黃得最晚的生命”、“最具有熱愛母親的情懷”等三個方面進行描述,在比較中一個“最”字貫穿始終,準確地演繹了文題。如果像有的考場作文那樣就柳寫柳,無所旁及,那就誤為“我愛這里的風景”,偏離了題意。
二要注意題目中的前綴或后綴,即標題中的限制詞和修飾語。如:“行動的力量”,(江蘇淮安卷)要突出表現“行動”一詞給我們的力量。再如《一個會變的人》,要扣住“會變”,或寫不同時期的“變”,或寫不同環境下的變,都算切題。
三要深入分析題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題目語言中所包含的象征義、比喻義、引申義。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眉山卷)就是一個比喻義很強的考題,“一朵浪花”,既可以理解為一件事、一種感情,也可以理解為一處景觀、一次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