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這世界需要你
這世界需要你
案:山東卷高考作文題目為“這世界需要你”。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媒體要我也來一篇——不是冒充考生,只好奉命。掛在這里請諸位網(wǎng)友給打打分。“交卷”后,我忽然想,如果結(jié)尾加一句,說不定能得高分。那句是:
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每個人都微笑著對槐樹花、蒲公英、麻雀、青蛙說一句:“這世界需要你!”
你,你我他,“你”是第二人稱代詞,單指作為對方的一個人或泛指任何人,總之指人、男人、女人、人們、人類。但在我心目中的詞典里,“你”不僅泛指任何人,而且泛指包括人在內(nèi)的任何存在——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所有一切。
我不是哲學家,也不是宗教學家,深奧的道理我說不出,但有一點我深信不疑,那就是,世界具有最充分的自足性和合理性,任何存在物都是為這個世界所需要的。換言之,不為這個世界所需要的肯定不會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世界既需要奔騰萬里的長江,又需要琤琮悅耳的小溪;既需要高聳入云的巨峰,又需要花果飄香的丘山;既需要呼嘯山林的猛虎,又需要輕盈騰躍的松鼠;既需要五彩斑斕的孔雀,又需要翩然飛舞的蝴蝶;既需要遮天蔽日的古樹,又需要綠遍天涯的芳草……正是這些泛化的“你”、“你我他”和我們當中的“你”、“你我他”構(gòu)成了這個世界,這也才成其為世界。缺少任何一個“你”,對于這個世界都是缺憾。認識到這一點,有助于我們走出人類中心主義,將心中的愛灑遍所有的“你”——動物的“你”、植物的“你”、有機物或無機物的“你”……
比如植物的“你”,比如作為植物的“你”的槐樹。
槐樹是青島最尋常的植物。我家后面不遠的山上就有許多槐樹。每年春夏之交,大大小小的槐樹就忽一下子拎出無數(shù)綴滿小白花的花串,娉娉婷婷,風姿綽約。近看玲瓏剔透玉潔冰清,遠望碧海銀波云霧蒸騰。陣風吹來,香氣襲人,說“香雪海”絕不為過。然而慘象很快出現(xiàn)了。前不久上山,發(fā)現(xiàn)路旁很多槐樹枝被拉彎拉斷,整棵樹披頭散發(fā)。有的甚至慘遭“滅頂之災”,白花花的樹樁斷茬驚恐地直刺云天。樹下有人一把接一把擼下槐花放進背囊、塑料袋甚至麻袋。再往山里去,看見一位中年婦女正往樹上狠狠揮刀砍去,我忍不住上前勸說幾句,不料她杏眼圓瞪娥眉倒立,一字一板地甩過一句:“你這人是不是有病?”
我不認為我“有病”,我只是感到不解。若是往日吃糠咽菜的困難年代倒也罷了,如今吃什么有什么,何苦非吃槐樹花不可?退一步說,想吃好好摘也就是了,何必大動干戈?槐樹整整熬過了一冬風雪,好歹熬到展示美麗的時候了,為什么就不肯放其一條生路?
現(xiàn)在我想明白了,原來那些人以為這個世界只需要作為人稱代詞的“你”,而不需要廣義的泛化的“你”。可是你想,假如真有一天這個世界僅剩下這個“你”,而沒了那個“你”,沒有喜鵲的“你”、槐樹的“你”,那將是個多么可怕的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