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友誼的作文1400字(2篇)
談友誼
不知道是出于哪種原因,讓我很是贊同落落的這句話。因為自己是女生吧,也或者是由于別的某種原因,女生常常讓我覺得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她們像是吸收著各種微小的光影變化,來成全自己的一場蛻變。那么小的心思,哪怕是依附在一兩顆塵埃上,也會在吸進身體后,改變了心跳的節奏。
不知從哪個角落里吹出來潮濕的季風里,所有的元素被重新排列,在一個安靜的世界里,我想起了那些女孩們,曾經在某段時間某個地點陪我走過某些旅途的天使們,你們現在好嗎?是不是也像我想念你們那樣在想念我呢?而那些想念的色彩,都安靜地蜷縮在我的心里,因為有著溫暖的心房作為溫室,所以,那些色彩都帶著美好的光澤,安靜的呼吸著,等待時光的刻刀某一天從某個角度切進來,然后洶涌著沖向世界。
那是一個女孩子永恒的記憶,與年齡無關,與世俗無關,與家庭背景無關,與城市無關,與國籍無關。那是只要你曾經是個年輕的女孩子,曾經在清晨背書包騎著單車去上學,在黃昏朝著夕陽飛速的回家,只要你曾經和另一個女生是很好很好的朋友,曾經會一起吃早點,曾經會在課間那僅有的十分鐘里跑到很遠的小賣部買喜歡的零食,曾經會肆無忌憚的在晚自習聊天,曾經會在周末踩著單車逛黃昏市場,只要你曾經認為你身邊的那個女孩子是你最在乎的朋友,曾經會不顧一切的想要她開心,曾經會把自己認為是很好吃的東西都拿給她,曾經會在周末早上頂著要遲到的錯去市場買她最喜歡吃的早點,同時也在吃著她為自己準備的早點時很感動很感動,曾經會不允許任何人說她的壞話,曾經會不允許任何人讓她受一點的委屈,曾經會和她打的天翻地覆卻不允許別人欺負她,曾經會在她和別的同學玩鬧時心里很不舒服……只要你曾經在內心深處埋葬了一份除了你別人都不會知道的感情,只要你曾經會因為聽到一首熟悉的歌會很快的想起曾經那個女孩給你唱歌時認真的表情,只要你曾經因為某一個相似的背影而扯出一段放著年代久遠金屬亞光的記憶,你就一定會有過這樣相似甚至是相同的經歷,哪怕已經很久很久了……
它像是長在胸腔深處的植物,小巧的枝葉,卻有著龐大的根系,主根系深深的扎在胸腔和腹腔的中間,毛細根伸展進每一個細胞每一處淋巴。當你帶著安靜的情緒進入那個世界之后,你會發現世界怎么慢慢的起了微風,怎么會慢慢的飄來了灰白色的棉絮一樣的云,而之后,就開始了一個漫長的,漫長的濕季,于是就閉著眼睛沉到那個世界里去,就像夏日午后突然襲來的睡意,不被人察覺,輕易的把人抓住。
而在那個雨水豐沛的季節里,所有的年華都被帶出了潮濕的味道,像是下過雨的山路,潰爛著鮮艷的花朵,又像是剛剛哭過的女孩子的臉,帶著委屈的神色。
于是心就那么柔軟地,柔軟地,蜷縮起來。哭不出來,卻又無時無刻不想哭泣。
沒有大起大落,沒有大喜大悲,卻無時無刻不感覺到命運的捉弄和上蒼的玩笑。
那些眼淚就硬生生地在心里積蓄起來,水面越來越高,于是整個人就被浸泡在這樣傷感而又略微溫熱的情緒里,持續的發熱,發熱。
那些曾經的故事,開在潮濕的季風里,然后潰爛在濕季的雨水中。卻留下了無論經過多少年的時光,都無法洗滌干凈的酸楚感。即使在多年以后,偶爾無心的想起,都會讓你突然中斷手中的事情,原地微微地發怔。
那些女孩之間無法說清的情緒,扎根在乖戾的心房里,然后軟化在成長的土壤中。卻在那些曾經的歲月里,在那些彼此依靠的年華里,在那些誰都離不開誰的時光里,讓我們都懂了愛。
年華是最好的老師,教會世上所有孤單的孩子不再孤單,教會所有任性的小孩,懂得了原諒。
擁有過的,女孩子會想起曾經那些遺落的溫暖。
……
真摯的友誼
友誼,這是幾千年來長談不停的話題。何謂真摯的友誼?是飯桌旁酒肉朋友的友誼呢?還是那些“義氣”常嘴邊掛的人的友誼?都不是!觀看了電影《鶴童》后,我才深深地體會到什么才是真摯的友誼。
電影《鶴童》講的是主人公與一只名叫“小不點”的白鶴之間的一段真摯的友誼。主人公為照料“小不點”,心系“小不點”,日夜為它操勞,為它辛苦。當看到“小不點”丟失時,他心急如焚;當看到“小不點”長大時,他眉開眼笑……漸漸地,主人公與“小不點”建立起了真摯的友誼。但是,一個殘酷的事實卻將終斷了他們的友誼:由于“小不點”是一級保護動物,不能讓私人飼養,大自然才是它真正的家,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讓它生活下去。所以,得把“小不點”歸還給大自然。主人公想:如果把“小不點”留在身邊,就能永遠與它為伴,與“小不點”的友誼就能延續,但“小不點”卻永遠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家;但如果將“小不點”歸還大自然,這一段友誼就將終斷。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最后,主人公毅然地把“小不點”給放飛……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受益匪淺。是啊,這對我們這些不諳世事的少年兒童來說,確實有很大的教育,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當我看到主人公為了尋找“小不點”,在狂風暴雨中奔跑,一遍又一遍地呼喊著“小不點”的名字時,我的心靈被大大地震撼了,心里不禁發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為何主人公能不顧自己的安危,在風雨中尋找“小不點”呢?難道“小不點”比主人公自己的生命還更加重要嗎?看完了電影,哦。我知道了,這一切,都是源自于他們之間那份真摯的友誼呀!
當我看到主人公得知“小不點”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能讓私人飼養,大自然才是它自己真正的家,所以,得把“小不點”歸還給大自然時,他想:如果把“小不點”留在身邊,就能永遠與它為伴,與“小不點”的友誼就能延續,但“小不點”卻永遠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家;但如果把“小不點”放回大自然,這一段友誼就將終斷。最后,主人公毅然地把“小不點”從手中放飛。我看著主人公,雖然他裝得若無其事,但其實,他的心里有如翻江倒海,其實,他也想永遠留住“小不點”在自己的身邊,但他知道,只有讓小不點歸還給大自然,才是最明智的選擇。這,也是源自于他們之間那一份真摯的友誼呀!
我望了望天空,掩卷沉思:在現實生活中,那些所謂的“朋友”,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思欲,而反目成仇,甚至大動干戈;那些同胞手足,總是為了所謂的一丁點“不平均”,而豆豉相煎。再看看我們這群小學生,雖然談不上什么“大動干戈”、“豆豉相煎”,但卻總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而吵個不停,往往一段美好的友誼就這樣地結束了,可不是嗎?最近,我的鄰居就發生了這么一件事:一對十分要好的朋友,他們兩人合伙做生意,但由于景況并不樂觀,沒有盈利,所以兩人就開始互相猜測,互相懷疑,發展到了兩人在人前背后互相中傷對方,最后兩人反目成仇,一段美好的友誼就這樣蕩然無存了……
相比之下,難道你們不覺得主人公與“小不點”的真摯友誼更加可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