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沉默的作文900字(3篇)
沉默(1)
夢醒后,茫然,又閉上了沉重的眼皮。有個家伙開始扯開喉嚨叫了,可惜不是公雞,只是一個冰冷的鬧鐘。我本能地一個鯉魚打挺坐了起來,瞇著眼,摸到了那家伙,關(guān)了它。冰冷的感覺徹底地驚醒了我。睜開眼,看著眼前的一切,有所悟:時間的節(jié)奏很涼快。我不懂:人們?yōu)槭裁炊挤艞壛擞畜w溫的公雞?
路上好風(fēng)景,謂之藝術(shù)
我套上一件又一件暖和的衣服,再外加一件大棉襖,出了門,上學(xué)去。一路上,水泥、瓷磚、鐵柵欄、人工草坪、修剪好的花和樹,給人的感覺就是“好規(guī)矩”。其實,這也是好風(fēng)景。有人說,這是藝術(shù),而我卻認為:這只是技術(shù),畢竟沒有鳥兒、蝴蝶、蜜蜂和其他一些活蹦亂跳的小東西。沒有了生命的活力,豈敢稱之為藝術(shù)?這只不過又是一件件冰冷的東西罷了。
童言無忌嗎?未必
我去買早點,問:“有新鮮的牛奶嗎?”那位肥胖的阿姨滿臉堆著笑說:“有。”彎下腰去柜臺里拿,她的小孩,一個看不出是幾歲的小男孩,忙說:“媽媽,拿錯了,那是上個星期的。”阿姨的手僵住了,我盯著阿姨,她的笑容堆得更緊了,看不出是笑還是……終于她動了,邊說些什么邊換了一杯。我滿懷慶幸地拿了牛奶,并向小男孩投去了感激的目光,而他只是怯生生的。我走了,分明地,聽見背后,阿姨正惡狠狠地教訓(xùn)小男孩:“以后再有客人來,不許亂說話。”我喝著熱牛奶,同樣的感覺:好涼。
光明正大的小偷
離學(xué)校很近了,我加快了步伐。這時我看見一位叔叔跟一位阿姨走得很近,我以為他們是情侶,可惜不是:叔叔的手一直在探索阿姨的口袋。他終究什么也沒得到。可他仍不死心,手伸進了阿姨的包里。我喊了聲:“阿姨,小心你的包。”小偷馬上奪了包,并順手推了一下阿姨。阿姨沒站穩(wěn),撞到了身后的彪形大漢,大漢吼著說:“站好點,幸好老子沒提什么易碎品。”阿姨連連道歉,竟忘了追包。而這時路上的人,這么多的人都看到小偷搶了包跑了,卻沒一個人去追,他們只是繼續(xù)趕路。而阿姨轉(zhuǎn)過身來卻罵我:“誰叫你叫的?你不叫,他也不會搶包,包里根本沒錢,他偷不到就不會偷了。現(xiàn)在害我損失了一個包……”阿姨竟然會罵我,而那個小偷仿佛是光明正大的。
我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他們都穿得很單薄。在這樣一個冷冰冰的環(huán)境之下,他們竟然不感覺冷。這真是當今社會的好風(fēng)景!也許人們早已遺忘了冷,對于冷,似乎已經(jīng)麻木了。一夜未眠,噩夢連連,盡管蓋的是很暖和很暖和的被子,可我還是蜷縮成一團。因為空氣是冷的,而空氣無所不入。我悲苦凄然。
沉默是金(4)
“沉默是金”,很樸素的一句話,卻蘊含著極耐人尋味的真理。
其次,形式上的靜止,并不代表思考的停滯。正相反,深邃的思想,正是來源于那看似沉默的思考過程。有的人喜歡夸夸其談,將并不成熟的思想,過早地說出來。這樣,對于他自己,失去了進一步思考、提高的機會,使本來可能很有價值的想法,隨口溜走了。而對于聽的人,由于說者的滔滔不絕,很容易忽略了其談話的重點及思想的核心,隨耳一聽罷了。還有的人因為說話前缺少足夠的思考和語言的組織,造成言不達意或邏輯不清,反而影響了感情的交流,真是欲速則不達:難怪有人要感嘆:“要了解一個人的思想,最好是看他寫的文章,而不是和他交談。”為什么?因為人們在寫文章前會仔細推敲,然后才落于紙墨,所以清楚、流暢。由此可見,思想需要語言的表達,而語言的形成更需要經(jīng)過冷靜思考和反復(fù)推敲潤色的過程。記得有一次,正當我說得眉飛色舞之際,一個朋友對我說:“你知道人為什么有兩只眼睛,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嗎?為的是讓人多看、多聽、多想,而少說兩句!”我默然,沉默確乎是金!
首先,沉默并不等于無言,它是一種積蓄、醞釀,以等猝發(fā)的過程。就如同拉弓蓄力,為的是箭發(fā)時能錚錚有力,直沖云霄。戰(zhàn)國時,楚莊王繼位三年,沒有發(fā)布一條法令。左司馬問他:“一只大鳥落在山丘上,三年來不飛不叫,沉默無聲,為何?”楚莊王答曰:“三年不展翅,是要使翅膀長大;沉默無聲,是要觀察、思考與準備。雖不飛,飛必沖天;雖不鳴,鳴必驚人!”果然,第二年,楚莊王聽政,發(fā)布了九條法令,廢除了十項措施,處死了五個貪官,選拔了六個進士。于是國家昌盛,天下歸服。楚莊王不做沒有把握的事,不過早暴露自己的意圖,所以能成就大功績。這正是“大器晚成,大音希聲,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大地的沉默孕育了金秋的收獲,雄鷹的沉默蘊蓄著有力的沖擊,冬日的沉默更是奉獻出一片姹紫嫣紅的春天。有古語云:“君子厚積而薄發(fā)。”沒有一點一滴的積累,沒有孜孜不倦的耕耘,哪有成功者的喜悅,哪有勝利者的歡呼?人們往往只看到博學(xué)的人侃侃而談,卻忽視了他寒窗苦讀的默默無聞;人們往往只贊揚瀟灑自如的談吐,卻小瞧了正在沉默中醞釀的思考。
沉默并不是教人緘口不語,而是希望人們能深思熟慮,三思而后說。讓我們的生活中多一些高質(zhì)量的談話,少一些無目的和平庸的閑語。讓思考的火花在沉默中放出光彩,讓語言的藝術(shù)在思考中得到升華!
沉默是金(2)
中午去教室,看見葛佳月在哭,原來是跳長繩的時候,摔了一跤,褲子都濕了。馬上打電話給她媽媽,讓送褲子來。
這邊的哭剛停,那邊又哭了,是陳小青。一問,卻說是陳天榮,陳小青跳得不好,陳天榮就說她怎么怎么,她就哭了。為了安慰陳小青,我下旨:“陳天榮一周不準跳繩。”
好事者一聽,歡呼起來,樂顛顛地去找陳天榮,告訴他這個禁令。陳天榮臉都氣花了,見到我,嚷:“憑什么,憑什么。”我本來就要找他談話,了解情況。
辦公室,我問他怎么回事。
“又不是我。是他們幾個先說陳小青跳不好,我也就跟著喊了幾聲,怎么就把事兒都放在我頭上了呢?”
“你喊了幾聲,聲音肯定很響,是不是?”
他點頭。
“你的聲音一響,大家就把你當成‘主兇’了。”我分析道,“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事兒一發(fā)生,如果你在場,大家?guī)缀趿?xí)慣性地會把事情往你身上裝?”
“這就是你給大家的印象。大家的印象里總說,反正壞事十有八九離不開陳天榮。所以一有點什么事,大家似乎脫口而出地說,陳天榮。”我繼續(xù)分析,“管老師讓你當圖書管理員,就是希望你通過服務(wù)大家,讓大家改變對你的看法。從實際情況來看,絕大部分的同學(xué),對你是肯定的。現(xiàn)在看來,肯定是一碼事,否定又是一碼事。不能用功過抵消的辦法。”
我拿出《圍爐夜話》——被譽為三大處世奇書之一,翻出一頁:“人皆欲會說話,蘇秦乃因會說話而殺身。人皆欲多積財,石崇乃因多積財而喪命。”意思是,人人都想有更多的財富,石崇就是因為財富太多而招來殺身之禍;人人都希望能言善辯,蘇秦就是因為太會說、說得太多而招來殺身之禍。把這話給天榮看,我說:“你特別喜歡說,一看到般里發(fā)生什么事,總要擠進去,不但看,還發(fā)表看法,這個看法還不一定正確。你的多說,多話,引起同學(xué)對你的不滿。我希望你以后能夠在類似今天這樣的事情面前,想一想,這話是不是一定要說,能不能不說,說了是否引起他人的不舒服,如果會,那就不要說,如果不會,那就不說。像你關(guān)于陳小青的那話,你一想,肯定會傷害陳小青,那就不說。”
現(xiàn)代社會要口才,要交際,但都離不開一個“度”字。陳天榮的聲音在班里是不斷的,我希望他能靜一靜,希望他能“沉默是金”一下,多干活,少說話,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