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心理描寫
這一段的描寫就是運用獨白的手法把當時那種緊張、擔憂、僥幸的心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外表雖平靜,內心的斗爭卻非常激烈。通過作者的內心自語,使讀者體會得更深刻!
2、神態描寫,就是通過突出描寫人物面部表情、神色狀態及其變化,有效的寫前預練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提高其寫作的積極性。如前所述,有不少學生,由于寫不好作文而變成害怕寫作文,討厭寫作文,以至惡性循環。而在此環節中,通過"說"使每個學生在動筆之前做好了一定的技術和心理準備,此時動筆,學生的自信心也會相應增加,積極性自然也會相應提高。,揭示人物內心活動,反映人物的心靈狀態、性格特征及思想感情的波動和發展歷程,從而達到人物形象的立體化效果。例:
我的鼻梁上沁出了汗珠,結構的內容包括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開頭和結尾三大方面。層次是從總體上安排文章思想內容的次序,展開文章結構和步驟,是表示意義的結構單位;段落是作者在文章中設置的、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迄、相對獨立的結構單位。段落要保持段意單一性、內容要完整、長短要適度。過渡是指段落之間、層次之間的銜接形式或手段。常用的過渡方式有:用關聯詞語,用過渡名,用過渡段。,只覺手心里“呼呼”地往外冒汗,手心里的汗在褲子上怎么蹭也蹭不干,心也“砰砰”地跳得厲害。快了,老師快走到我這里了,此刻,我已不敢抬頭。“張宏昊,作業做完了嗎?”老師笑瞇瞇地望著我。剎時,同學們瑯瑯的讀書聲已從我耳邊消失,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渾身觸電一般“嘭”地站了起來,倒把老師嚇了一跳,老師示意我坐下,“嗯,嗯……”,我應著,天哪,我該怎么辦?此時如果有人看我的臉,我的臉上肯定是通紅通紅的,我感覺臉在發燒。我低著頭,不敢看老師。上帝啊,我以后一定好好學習,絕對痛改前非,只求老師這次別檢查我的作業。就這樣,不知過了多久,我抬起頭,發現老師已經走了,低頭看時,手中的作業本早已被我的汗水浸濕了!我也長舒了一口氣,可內疚又襲上了我的心頭,唉,在老師眼中一貫聽話的我竟也盜用了老師的信任,但同時也暗暗發誓,絕對不會有下次!
這一段精彩的心理刻畫,成功之處就在于運用了神態描寫,如“沁出了汗珠”、“通紅的臉”、“長舒了口氣”,多感覺(聽覺、觸覺)多層次(老師過來前、老師過來時、老師走過后)地表達了作者緊張、僥幸而后又陷入矛盾的多重心理。
3、夢境則是作者完全脫離了現實社會,進入夢境而傳達一種“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意念。人在夢中實現了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實現的愿望。但這也更能反映作者現實中迫切的心理活動。夢境也是一種幻覺,但完全凌越在幻覺之上。如魏巍《我的老師》的“夢中尋師”一段:
在一個夏季的夜里,席子鋪在當屋,旁邊燃著蚊香,我睡熟了。不知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時辰,我忽然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親喊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