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作文
像是夜雨漲秋池,像是雨打芭蕉濕紅杏,像是金戈鐵馬從悠遠的長卷里迸出,遙遙地急馳而來。蕉窗夜雨,夢里仿佛傳來黛玉題帕的嘆息;秦槐汗柏,醒時落下志士傷時的淚滴。
一個民族的繁衍承載了一個的厚重的歷史,沿著文明 的發源地,一路走來,領土在擴張。子孫在膨脹人類。從蠻夷步入文明,再走向更大的文明,更全盛的時代。在一遭遭的輪回變化里,得失交替,唯獨不斷累積滋長的是一種精魂,氣韻。一代代的布衣貴族、婦孺男人都生就著一種或者自己無從覺察的氣質,然后用自己的行動賦予他更大、更多的內涵。
民族并不只是一個空洞的概念,他是有鮮活生命力的,并且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否則又怎會在各個不同的地域與階段里,擁有不同的精髓?又怎會在世事千回百轉的顛覆中,把其民族魂演繹得如此燦爛無比呢?
昭君出塞的配環叮當仿佛在耳邊,大漠的盡頭,清麗女子單薄的身影與堅定的表情,是一只千古絕唱。
文天祥無從收復的錚錚鐵骨,在鋪就著鮮血與死亡的前途上,揮筆書就民族的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禹治水拋家別子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壯懷,諸葛亮熱淚灑落《出師表》的忠誠,岳飛“精忠報國”“怒法沖冠 ”的滿腔熱血,于謙的“要留清白在人間”“清風兩袖朝天去”的剛正廉潔,在就義時的兩頭鬢發………
孔融讓梨,雖沒有這么轟轟烈烈吧,但誰又能否定他樸質的亮點呢?
起初,我并不知道這一尊尊傲骨透出的讓人景仰的風范原是我所屬的民族深厚的驚魂中一個很小的份額。漸漸地觸碰歷史,給我的是越積越重的崇敬。五千多年的長路,并非隨便能走完,況且走得如此出色。我們擁有一份最原始的動力與起點,有一個最強最厚的靠山,無論什么時候,總是像鋼鐵長城一樣永不倒下。我不是一個喜歡歷史的人,但當一棵赤裸裸的事實呈現在眼前的時候,在觸目精心的痛楚中,會清醒的臣服。我們穿梭在歷史的長河里,又在編寫歷史,創造歷史 ,甚至想改寫歷史。在我們躊躇滿志的時候,卻有一種空落落的疼痛,我們丟掉了最不能丟棄的原始而珍貴的東西。
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看到商品時代的潮流里,上至豪商,下至小販,無不用精裝的面目對利益巧取豪奪,真真假假的東西魚目混珠,打開電視機往往看到雞飛蛋打的情狀,不是檢查人員查收廠家,就是各種假冒偽劣頻頻暴光,甚至有人打著黃毛未退的嬰兒的主意,不法商販的劣質奶粉荼毒生靈,而誠信經商這樣起碼的道德準則,竟被視為稀物,高層的巨貪像蛀牙傳染、擴散。冠冕堂皇之下,張著貪婪的大嘴吞噬著該吃的和不該吃的,自己的和別人的。其實這與吸血鬼又有什么兩樣呢?前者似乎更勝一籌,極隱蔽的深藏自己的嘴臉,人性都沒有了,哪來什么精神道德?人們似乎越來越煩躁,越來越 必較。無理都要爭三分,更別說有理了。人人似乎都把自己當火箭 了,有威力,即使是宇宙頂撞了他,都要捅他兩個窟窿。
在高節奏,高競爭的環境下,我們進化成一架架小坦克,兀自沖撞。沒有時間與頭腦思考生命、生活,只是想為了后面的幾十年或者十幾年,或者后輩的生活而掙扎奔波在飛揚的塵土里。很少有人再會想想我們的祖先,或悠然或平和的講人生哲學;我們的民族,從未衰落的民族精神與品性。常常聽到精神文明建設的口號與父輩的喟嘆,時代不同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