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審判觀后感1500字
鏡頭七:狗日的日本鬼子
曾志偉的角色在片中兩次喊出了“狗日的日本鬼子”。為什么一個日本人這樣說日本人呢?他是親歷那場戰(zhàn)爭的人,而且這也和他殺死弘二有關(guān)。在中國,他目睹了天真少年變成了殺人狂魔,而且一定有被殺的中國人的家屬之類的人當(dāng)著他們的面狂喊“狗日的日本鬼子”,而這一切都與他最初應(yīng)征入伍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我相信他是一個熱愛和平的人,也是被那個“手足情”的狗屁理論騙到戰(zhàn)場上的。所以,在他回國后,他判若兩人,整日飲酒,為了忘記殘酷的記憶;所以,當(dāng)他面對肖南他們時下跪謝罪;所以,他在酒館內(nèi)腹刺后,看著自己的傷口,有些許的安慰;所以,他死在北野雄的槍擊下,他笑了,因為他解脫了;所以,他臨死前,仍然用這句罵自己人的話,是為了告訴他的國人和受害的人民,他們錯了。
鏡頭八:我要站起來
在面對量刑的僵局時,梅汝璈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種無力回天的感覺。他說:“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梅汝璈有些泄氣了,已經(jīng)做了“志未酬,士隨死”的準(zhǔn)備。向哲浚罵他這樣的想法是懦夫所為,用的是擊將法,然后用一句湖南老話鼓勵梅汝璈“只要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來”。受到向哲浚的激勵,梅汝璈突然抬起頭,無奈的目光重新又自信滿滿,松泄的臉部肌肉重新又繃緊充滿斗志。這并不是說梅汝璈是個意志不堅定、容易受人左右的人,在那種世人無法想象的壓力下,他一個人如何能一直承受下來呢?在11人的法官團中,只有他肩負(fù)著國家、民族的榮辱重?fù)?dān),他也需要朋友和外力的支持、鼓勵。通過這些表現(xiàn),作為觀眾的我們,在今天才體會到梅汝璈當(dāng)時所處、所感、所受。
鏡頭九:明明白白的yes
梅汝璈在量刑問題上的激昂演講后,雖然印度法官仍舊堅持拒絕死刑的看法,但是他的演講不是只為說服印度法官,而是為了堅定堅持死刑的法官的信念,同時感染拒絕死刑的法官,盡可能爭取最終令戰(zhàn)犯定下應(yīng)有的懲罰。他握著裝有同意死刑或拒絕死刑的選票的手是有些顫抖的,但他的語言卻是堅定不移的,“只有死刑才能告慰死去的亡靈”。然后,打開信封,當(dāng)眾抽出選票,豪不遲疑地在yes上畫了圈,裝入信封,第一個將選票投入票箱。這也是個引導(dǎo)。所以,他的干凈利落與韋博在填寫選票時的猶豫不決形成了對比。由此,我相信,韋博最后是被梅汝璈說服了。
鏡頭十:凝滯的表情,落地?zé)o聲
在韋博當(dāng)眾讀票時,每一個拒絕死刑的票都配合著梅汝璈的表情鏡頭,最終結(jié)果出來之前,他的表情一直是凝滯的,那樣的嚴(yán)肅,也同樣的躊躇滿志。當(dāng)最后決定性的一票帶來了勝利的消息時,梅汝璈那凝滯的表情變了,只是一點點的變化而已,微微地閉上雙眼。六比五,一票險勝!他的堅持起了作用。“臣幸不悔吳侯使命”,梅汝璈東京審判之行,除了國家和人民的使命,更有他加注在自己身上的越來越深的使命感,也是他對己身“不侮使命”的追求,他無聲的表情最終得到了釋放。
看過此片,除了震撼還是震撼,被歷史事實所震撼,被參與者的民族榮辱感和責(zé)任感所震撼(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的,不管他們的做法對錯,他們維護自己民族的堅韌令人敬佩)。當(dāng)然,最終的判決安慰了很多亡靈,也安慰了看片的我。我沒有因為此片而去痛恨什么,但是記住歷史就是對現(xiàn)在及將來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