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蓮葉的作文
苞子上清水滴滴,乍開的白蓮,更出脫得晶瑩可愛,銀裝素裹,光明似月。
白蓮似桃花燦爛綻苞而又雨摧不凋,似牡丹峨然噴放而又出泥不染;似迎春淡雅情深而又果碩不傲。
朝陽下,碧綠的樹叢中,一顆顆,一串串的龍眼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頑童,咧著小嘴歡笑。
山楂開始紅了,像一個個怕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地露出半個臉兒。
櫻桃花如白云般一籠籠地罩住了寨子。
到秋天,深紅的柿子,像一樹火焰,讓你驚嘆。
每棵柿樹都燃燒著一團熱情的火焰,向人們炫耀著一張張橘紅色的豐收喜報。
葡萄園內碧云層疊,密匝匝的葡萄,似座座珍珠塔,如堆堆翡翠珠,每一顆葡萄都像一顆又大又光澤的“貓兒眼”,使人口生蜜意,甜沁心脾。
那種叫“水晶”的葡萄,長長的,綠綠的,晶瑩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來似的。
那密實實、郁蔥蔥的葉子下,一嘟嚕一嘟嚕的葡萄掛滿了架,有的紫紅色,有的青綠色,像瑪瑙,似翡翠。
一朵朵鮮紅的石榴花掛在樹上,把石榴樹打扮得像含羞的少女。
熟透了的石榴,有時會炸開了皮,就像小孩子張大了嘴,露出了整齊的牙齒。
那石榴個個都長得裂開了縫,露出像牙齒似的石榴籽,頂端幾片葉子全攏在一起,像蝴蝶結似的,使它更加美麗。深秋時節,這樹上的石榴全部裂開了嘴兒,好像是一朵朵盛開的鮮花。
石榴熟透了,它們一個個綻開娃娃般可愛的圓臉和笑口,爭相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石榴果實老熟時,裂開一口,露出珍珠瑪瑙般的種子,好像少女嫣然一笑的皓齒。
那椰子樹葉像長長的羽毛一樣,有風時樹影婆娑,沒風時也飄逸秀美。
一株株挺拔筆直的椰子樹,在蔚藍的天空下,葉子像孔雀尾似的散開。
高高的椰子樹像一把太陽傘,總是向海傾斜著,微微地彎著腰。
遠處的小樹林閃著綠幽幽的光,在微風中輕輕搖響綠葉,像是唱著一支動聽的歌。
樹林醒來了,在晨風中梳理了頭發,又忙著往臉上擦抹著玫瑰紅的朝霞。
那斑駁的樹影清晰地投在小路上,好似一幅幅濃淡相宜的剪紙畫。
落盡了葉的楊樹、榆樹、槐樹,向灰沉沉的蒼穹伸張著炭條似的枝杈。
六月的森林里,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野花,燦爛得像撒滿了寶石,鋪上了錦緞。
蓮,又叫荷花、芙蕖、水蘭、水芙蓉、菡萏等,是多年生草本睡蓮科植物,原產亞洲熱帶地區,中國、日本和印度栽培歷史最早。蓮科有8屬,80多種。我國有4屬10種。根據用途可分為藕蓮、子蓮、花蓮;根據花瓣數可分為單瓣、半重瓣、重瓣。單瓣的和半重瓣的多為子蓮和藕蓮系統,重瓣的多為花蓮系統。蓮沒有明顯的主根,根狀塊莖----藕,肥大、多節、內有孔。節下長出不定根,生在淺水污泥里;節上生出葉柄和花梗,伸出水面。藍綠色的荷葉,外有蠟質白粉,表面密生茸毛,葉柄上有密刺,花單生在花梗的頂端。蓮每年夏季開花,碧水之中,綠葉紅花,高雅、純潔、美麗,可供人觀賞,美化環境。蓮全身是寶:藕可食用,制藕粉;蓮子是滋補食品;藕節、蓮子、根須、葉子、花、蓮篷都可入藥。
《蓮與宗教文化》
當人們走進寺廟,抬頭看見佛祖釋迦牟尼的坐像,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說法印,結跏趺坐在蓮花臺上,佛經說,這是釋迦佛祖修道成佛后向信徒們講經說佛 的姿態。稱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彌陀佛也結跏趺坐在蓮臺上,雙手仰掌足上,掌中托著一個蓮臺,似乎在指引眾生往通西方佛國凈土;以大慈大悲聞名的觀音, 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蓮花上,一手持著一只凈瓶,一手執著一朵白蓮,仿佛在表露觀音懷著的一顆純潔的菩薩心,全力導引信徒脫離塵世,到達荷花盛開的佛國凈土。
在翻讀佛經書籍時,人們又常常會見到佛經把佛國稱為“蓮界”,把寺廟稱為“蓮舍”,把和尚的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華合掌”,至于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蓮子串成。佛經說,用蓮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樣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綜上所述,蓮華已與佛教結下了親密的因緣,成了佛國的象征與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