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會好嗎作文
“個世界會好嗎?”這是孩子前日回家后給我看的一篇作文題目,是他們本周的作業,老師要求每個孩子要完成。
面對這個題目,我能體會到老師的用心良苦,而于剛剛升入高中階段學習的孩子們來說,有點抓狂的感覺。其實細細分析此題,卻大有發現:
發現一:通過對此題的回答,可以嘗試著發現每個學生對待社會,對待世界的一種態度,一種想法,這不是此題的目的。因為,對于世界的認識和探知,別說這些十五、六歲的孩子,就連絕大多數的成人也是無法回答的,所以,不管出于何種想法,單一的回答世界“會好的”或“不會好的”,都不全面,甚至還會露出作者內心的“小”來。
發現二:出此題(據孩子說,這是某次競賽的作文題)的深意并不在于最終的判定這個世界會“好”還是“不好”,而是考察學生對社會素材的把握與整篇文章的架構是否有理有據,結論是否合理。據此分析后看來,答此題的目的就是要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分析與語言表達、邏輯推理能力,因此說,這是一個好的“題目”。
發現三:作為新高一第一堂作文課的作業,可以反映出老師的用意之深,未來的語文課他將著重鍛煉學生們寫作的視野與綜合運用的能力,這是一個有內涵,有目標,負責任的好老師,倘若能一直堅持此目標,我相信這個班的孩子,將來的作文寫作水平絕不會差到哪去!
綜上分析發現,此題貌似宏大,實則明確,只要審清主題的用意,不難完成,倘若能寫出一篇美文,尤其是剛剛入學的高一學生,當屬文中人鳳,該是寫作高手。
XX年的某一天晚上,我像昨天一樣無聊,于是在家打開手機看cctv的新聞聯播。這時手機一下子喀吧死機了,連卡巴斯基都攔不住。重新啟動,就藍屏了,說你要給我的賬戶匯多少新臺幣,然后我給你清除病毒的方法。
我打了一個電話到央視,說你們跟卡巴合作開發的手機殺毒軟件怎么這么不管用?——你知道的,央視靠電視已經過不下去了,于是在XX年已經開始開發殺軟了——王小丫接的電話,說我這里有幾個答案讓你選擇,如果你回答正確就進入下一關,我們有專門的工程師給你解決問題。我說去你媽的,我把手機拆了重裝,病毒總該能解決的吧。
上述情節沒什么想象力,把cctv變成cnnic,就是目前電腦行業的現狀。既然打著中國互聯網管理中心的cnnic在開發流氓軟件方面能走在世界前列,沒法想不到cctv不能去做病毒,然后做殺軟。就跟我們很多的民族企業一樣。題目上有人問,手機病毒離我們很遠嗎?我的意見是,有這樣的企業作為后盾,手機病毒離我們還會遠嗎。
后來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我把手機拆成了主板顯示器還有鍵盤,然后各自清理一下,連一個螺絲釘都不放過。雷鋒不是說過,什么螺絲釘很要緊么。然后又憑記憶裝好——就跟杭州人把西泠橋拆了重裝一樣——然后開機,果然就不藍屏了。這說明,老百姓的智慧是無窮的。
這個故事也跟央視做出來的所有新聞一樣,大陸的東西出了問題,首先要找中國臺灣人的麻煩。所以我上面說,匯錢要匯新臺幣。純屬瞎掰。
下這個題目,我發現它太宏大,容易偏離主題,容易滿嘴跑火車——小時候樂于助人、拾金不昧的作文寫多了,長大后才發現天南地北侃大山、海闊天空吹牛叉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反正不用擔心老師說我離題萬里了,真好,可以任我行了。另外,我發現,這個題目有點沉重,好像預設了答案——這個社會不會好,很明顯,主題陰暗,格調低下,與形勢一片大好的主旋律相悖逆,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