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名言警句的作文
名言名句的運用,一般分為“引用”和“化用”。引用又分“明引”和“暗引”。所謂“明引”,即點明名言名句的出處和來源, 就是圍繞某一中心或某一話題,把相關名句提取出來為作文所用.它是一種最常見的引用;所謂“暗引”,即不指明出處,直接將名言名句編織在自己的語言中,這種引用不露痕跡,最受作者青睞。“化用”也可分為兩種。一是“借用式”,即借用名言名句的形式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二是“引申式”, 即作者根據自己的理解,把他人的文句加工改造,巧妙“ 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它需要一個加工提煉的過程。簡言之就是發揮名言名句的原意,在原有意思上引出新意來。
名言名句的運用,不僅能提高我們的理解能力,豐富我們的審美情趣,還能培養我們的創造思維。
一、以名句為題,畫龍點睛。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常言道:題好一半文。考場作文中,一些考生的習慣做法是先把文章寫好,之后再匆忙中隨意地寫個題目上去。于是,文章的題目往往缺失了它的效用,更嚴重的情況就是通常所說的文不對題,文章的內容和題目無法關聯起來, “ 橋歸橋,路歸路 ” ,使得文章留下了遺憾。任何一篇文章的題目都決非信手拈來的,它應該是作者深思熟慮的結果。古人將擬題比作 “ 畫龍點睛 ” ,龍要騰飛,需要一雙 “ 明眸善睞 ” 的眼睛。醒目而新奇的題目才能夠立刻吸引閱卷者的眼球,讓閱卷者眼前一亮,你的文章才可能脫穎而出、鶴立雞群。因此擬題的好壞關系到全文的寫作。擬一個好標題,方法是多樣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或直接引用或改變字詞等。如能靈活運用名言名句做文章的題目,將會使作文產生“眉目傳情,顧盼生輝”的新、奇、美效果。如 “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 為話題的作文中,一考生的題目為 “ 爭渡!怎渡? ” ,便是化用李清照《如夢令》中的詩句。 “ 爭渡 ” 寫出了當人們競相爭渡的情形,而 “ 怎渡 ” 提出了怎么才能擁有最完美的行程,暗合了話題的內容。
二、以名句開篇,先聲奪人。文章的開頭也如題目一樣,如果以巧妙新奇的姿態出現,就會扣人心弦,先聲奪人,激發讀者強烈的閱讀愿望。古人寫文章就強調“起文要美”,并把好的開頭比作鳳頭。如《生命的色彩》中寫到:“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是李清照生命的顏色,灰暗、沉悶;“大江東去,浪淘盡”,這是蘇軾生命的顏色,雄渾、超脫。那我的生命是什么顏色呢?作者運用李清照、蘇軾兩個宋代詞人筆下的名句開篇,考生的才氣和睿智可見一斑。
三、以名句對比,突出見解。 明引北島的“一切希望都帶著注釋,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和舒婷的“未來的一切,都生長于它的昨天,希望……”,通過絕望與希望的鮮明對比,有力地突出了人生的聰明就是擁有平和心態的見解。
四、名句融文,才情凸現。詩詞名句往往具有強烈的抒情,
深刻的的哲理。如重慶高考滿分作文《獨上高樓》中的幾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