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自己作文
自習課上,老師宣布:“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填報志愿,下面我把各校招生及收費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
“英子,你報省重點高中吧,將來絕對能考上國家重點大學,絕對可以改變你一家的命運……”
英子木訥地搖了搖頭,她知道對于她來說那昂貴的學費是一個驚人的天文數字。
整整一節課,英子爬在書桌上一句話也沒說。最后老師說:“大家回去同父母商量一下,明天把志愿報齊。”
暮色愈濃了,離家愈近了,怎么跟媽媽說呢?英子低著頭,用腳踢飛一塊塊的小石子。突然她看見一個黑色人造革書包躺在路旁,英子下意識地彎下身子,拉開一看,隱約看見包內有一沓東西,拿到眼前仔細一看是人民幣。英子雖沒數,但她估計這筆錢足夠支付她幾年上重點高中的學費,足可以治好她媽媽的病。她心里掠過一絲驚喜,如同黑夜里的一道光亮。繼而,她眼前出現了生活中的一幕幕:起早貪黑辛勤勞動的身影,為給孩子看病東挪西借的痛苦憂愁的臉,為供孩子上學整日勞作青筋暴露的手……
英子小心地拿起包,拉好了拉鏈,揣在懷里,在那兒站了許久許久,突然她掉轉頭向鎮上派出所的方向走去。她的腳步越走越快,越走越輕,當她邁進派出所的大門時,她覺得走進的是正義之門,讓“義”牢牢地捆住了自己,心里感到無比的欣慰,她知道,她終于把握住了自我,并堅信,只要把握住自我,一定會擁有美好的人生。
[點評]
這是一篇較為成功的典型的中學生作文,作品的內容是中學生自己的生活;作品的思想是積極向上的;作品的“蓄勢”是較為成功的;作品的景物描寫富于形象性;作品的心理描寫也是比較細膩的。
這篇作文所表現的是初中學生的切身生活,而且就是在中考這一緊要關頭之前發生的故事,大多數出身農村的孩子對它都不會陌生,所以讀來十分親切。“拾金不昧”這一中華傳統美德是本文的思想主題,作者將其置于主人公面臨中考、急需金錢的背景之下,使英子的美好品德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寫作中有一種技巧叫做“蓄勢”,類似于相聲中的“抖包袱”,即把各種背景鋪墊描寫得十分充足,引導讀者的思路向某一方向發展,然后筆鋒陡轉,主題水落石出。本文對這一技巧運用純熟,先大肆渲染英子家境的破落和重點高中學費的昂貴,鮮明的對比表明英子急切需要一大筆錢。突如其來的錢包,“如同黑夜里的一道光亮”,照亮了英子的未來,也照亮了一家人的命運。這時,英子將錢包據為己有似乎已成必然。但英子“在那兒站了許久許久”之后,突然走向派出所,走進“正義之門”,在緊急關頭,她沒有迷失自我,并且堅信自己會擁有美好的明天。作品中的景物描寫與心理描寫雖著墨不多,只有短短的兩三處,但十分到位,情景交融,效果明顯,有助于主題的表達。
盡管這篇作文有著如此多的優點,但我們也不能不指出其缺陷:一是故事設計落入俗套,二是個別地方語言欠準確精煉。
本文的主題是不容懷疑的,頌揚了當代中學生的美好心靈。可惜故事的構架從一開始就陷入模式化寫作:貧困的家境、優秀的考生、飛來的“橫財”、正義的決定。敘事結構倒是完整了,但懸念卻沒有了,從而使故事的可讀性也大打折扣。這也正是我們說它是“典型的中學生作文”的原因。這種作文寫作模式不利于作者在以后寫作中開闊思路,活躍思維,從而藝術化地表現生活原生態。此外,作者的語言還得進一步錘煉。如:文章在相連的三句中連用“拉開一看”和“仔細一看”,有重復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