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旅游游記作文800字
【篇一】
碧綠的草地上,一個塑料瓶子隨風滾動,你是否會將它撿起扔進不遠的垃圾桶?清澈的小溪邊,一個易拉罐格外惹眼,你是將它踢進河里還是撿起來?在十一黃金周里,我在千島湖和炮臺山就遇到了這兩件事情,結果真的很讓人痛心,國人的素質應該在此也可見一斑了。
千島湖邊的游步道上,一個小女孩隨手將一個昆侖山礦泉水瓶扔進了草坪里。我撿了起來,跑到小女孩跟前:“小朋友,亂扔垃圾是不對的。”這時,她的父親——一個帶著墨鏡的中年男子——鄙視地看了我一眼,拉著小女孩的手迅速走掉了。很顯然,他想逃避這個問題;蛘撸谒难劾铩斑@不是我的家”——子不教,父之過,你說這個人猥瑣嗎?如果每個人都往草坪上扔一個飲料瓶,后果會總是可想而知的。
炮臺山的農家樂旁,潺潺的溪水掩映著連綿起伏的群山,多好的景致啊!突然,傳來一個瓶子落水的聲音——一個男孩子在踢易拉罐。我沒作聲,下水將易拉罐撈了上來。可沒多久,他又將易拉罐踢下了水去。我有些生氣:“大自然是我們自己的,你干嘛要破壞環境?”他也沒好氣的說:“你想挨揍嗎?”這種語氣,我恨不得一塊板磚敲死他!真是沒教養!
雖然中國文明旅游的風氣比前兩年好了很多,但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才能讓人們的行為更加文明,更有素養。真心希望以后再也看不到亂扔垃圾這些與文明背道而馳的事情!
【篇二】
近日,“大黃鴨事件”被爆出,讓許多中國人思索:為什么中國游客躺著也中槍?而中國向來以“禮儀之邦”自喻,卻在國際社會中屢屢遭遇尷尬的提示和教育,這著實需要我們好好反思一下。
目前中國旅游市場出現井噴,國人的經濟實力、消費能力快速提升,但是旅游文化卻沒有跟上發展的腳步。在國外,有時會遇到令人觸目驚心的提醒和標語——巴黎街頭的中文標語“請勿喧嘩”;首爾自助餐廳的“請勿浪費”;泰國王宮洗手間的“請便后沖水”;抑或紐約地鐵站內的“請勿插隊”…都在以一種近乎尷尬的方式教育那些修養欠佳的中國人。近日香港大黃鴨因拖走例行檢查而被工作人員放氣,卻被不明就理的人謠傳為某大陸游客所為,不得不再一次證實了中國游客在他人眼中的素質和修養。
旅游其實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但是中國人只沉浸在異域風情的表象,難以體會到旅游的精髓。在許多外國人的眼中,中國游客到了景點只是形式上的到此一游,而對于文化歷史的內涵不求其解,中國游客的面孔淪為了只會搶購奢侈品的暴發戶,不遵守公共秩序的破壞者,久而久之,他們必定對中國游客的不當言行舉止產生嫌惡之感。
有許多人將國內游客的不文明行為統歸到“劣根性”,但我認為這種說法有失偏頗。有些所謂不文明行為是公德素養的缺失或長期社會環境浸染下形成的陋習,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馬上扭轉,需要時間并加以正確引導;而有些則是文化差異造成的,本身并不存在是非對錯的問題。所以文明行為需要我們共同養成,而我們也不能過分苛責于某些國內游客,畢竟他們不是故意想到國外去丟人現眼,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門和旅游企業應自責是否失責失職,關鍵還是靠長期的教育引導和嚴格的規章制度。一方面有整體的基本素質教育,另一方面要面旅客旅游前進行有針對性的知識普及,使中國旅客可以做到入鄉隨俗,文明有禮。
在當前全球經濟化的背景下,各國的文化等交流將愈加頻繁,文明行為的養成,其實是管理部門、旅游企業、游客三者共同成熟的過程,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嚴格審視并積極改正不妥之處。
文明旅游,勢在必行!
【篇三】
秋高氣爽的“十一”黃金周,是外出游玩的好時光。假期中間,我們幾家人也相約來到了開封,游覽充滿藝術風韻和民間色彩的清明上河園。
聽導游講,清明上河園景區是根據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設的,重現了近1000年前北宋時期的生活場景。進入清園,真有一種穿越歷史的感覺,我們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大宋王朝,體驗到了當時的繁華:有玩雜耍的、有賣吹餅的、有推獨輪車的、有背柴火的,這一群人在看拋繡球、那一群人在看楊志賣刀、也有人在耍猴賣糖人、還有人在看科舉考試……一個個精彩的片段,一幕幕生動地場景,把游人的思緒又拉回到了大宋王朝,真有一種“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的感覺……
最精彩的要數斗雞了。斗雞的競技館里人聲鼎沸、摩肩接踵,大家都把脖子伸得長長的,想目睹“雞選手”的風采。比賽開始,上場的分別是“4號選手”和“5號選手”,只見它們都非常壯實,兩條腿又粗又壯,脖子很長,脖子的羽毛都“炸”了起來,它們撲棱著寬大有力的翅膀,圓圓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緊盯著對方。它們彎著腰,不停地旋轉著,有力的腳爪在地上刨起塵土,用堅硬鋒利的尖嘴不停地試探著去啄對方,尋找的進攻機會。突然,一陣鑼聲響起,兩只雞都擺開“格斗”的架勢,高高躍起,啄向對方的脖頸……,銅鑼聲越來越急,兩位選手也斗得越來越猛,它們互不示弱。圍觀的游人看得如癡如醉,一聲鑼響,比賽結束,“5號選手”戰勝了“4號選手”,只見它使勁地抖動著翅膀,伸著脖子,繞著場地轉了一圈,仿佛是一名凱旋的士兵,贏得了游客熱烈的掌聲……
開封的小吃那可是天下聞名。且不說中午,我們為了吃小籠包排隊排得好苦,晚上我們來到西司小吃一條街,依然是人頭攢動,空氣中彌漫小商販的叫賣聲和著誘人的香味:牛肉面、烤全羊、雞血湯、炒涼粉、燒海鮮……,真是應有盡有,我們一行12個人,各取所需,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這次開封之行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讓我在了解宋朝歷史文化的同時,也玩得開心吃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