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工作室主任競選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你們好,接下來的十分鐘里,我會竭盡全力地向你們證明,我勝任多媒體工作室主任一職。
我叫,1995年畢業于X大學信息管理系,1999年就讀X大學"計算機理論與軟件"專業的研究生課程班,2002年6月獲得中山大學計算機系碩士學位。
從1995年7月開始,我先后在檔案管理科、技術科工作。自1996年1月至今一直在聲像科任職。多年來,我的工作可以用三句話概括:檔案整理一絲不茍,外出拍攝兢兢業業,編輯制作精益求精。由于工作積極投入,我被評為1997年基層先進個人和2001年局先進工作者。
我來競聘,是因為我具有以下優勢:
第一,善"學"。七年來,我善于學習和思考,并不斷地自我提升。工作給予了我學習探索的動力,學習賦予了我工作的激情。我的碩士畢業論文研究方向是多媒體技術和數字圖象的水印算法。照片盜版的泛濫是當前聲像工作中的一大困擾。我以城建檔案館的標志作為水印,設計了一個新型算法,嵌入到數字圖像中,作為版權的保證。實踐證明算法是相當可行的。學有所用,用有所成,那一刻,我充滿了激情。我的論文在答辯中被評為唯一的優,不久又被第十一屆全國多媒體學術會議錄用。工作和學習的互相促進,使我找到了自我提升的價值。
第二,會"管"。我具有組織管理才能和團隊合作精神。1995年底聲像科成立,我是伴隨著聲像科一塊成長的。七年前,聲像科還沒有一卷照片檔案,沒有一份電子文檔。我主要負責照片檔案的整理和數字化工作。1996年我參與了廣州城建聲像檔案分類方案的制訂,1998年起草了《聲像檔案接收內容和編制要求》。通過我和全科同事齊心協力、分工合作,今天,我們擁有聲像檔案12000多條,電子照片檔案6000多張,圖片庫的數據量超過 80G 。
第三,能"寫"。我文字能力強,有多篇論文獲得獎勵,其中3篇獲得全國或全省城建檔案優秀論文二等獎,1篇入選省檔案學術年會,1篇被全國多媒體學術會議錄用,2篇在全國計算機核心期刊上發表。
第四,夠"專"。我工作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并且具備牢固扎實的專業知識。長期的本文是作者參加競聘的演講稿。工作實踐使我積累了一定的攝影攝像技能:多年來我拍攝的項目有市政重點工程、規劃會議、三年一中變工程等等不勝枚舉。其中,我所拍攝的照片"李長春書記暢游地鐵1號線"被收錄在2000年《廣州建設年鑒》,系列照片"廣州近現代建筑"被作為市規劃局《廣州近現代優秀建筑保護方案》立項的申報材料。編輯制作是一項專業性強的工作,我能夠得心應手地操作線性編輯與非線性編輯兩套系統。對于信號的采編、素材的剪輯、錄音、配樂等后期加工各環節工作均能勝任。2001年9月,我運用非線性編輯系統,獨立完成了電視專題片《建設中的會展中心》的編輯制作。作為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業的碩士,我具備多媒體技術開發的科研能力和后期制作的專業知識。
除了善學、會管、能寫、夠專,我還具有反應快,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優勢。這一點,也是多媒體工作室主任應有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