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的青春》觀后感
這次,我們學校組織六年級師生觀看一部名叫《飛揚的青春》電影。這是一部寫支教生活的電影,講述了支教老師封老師和嬌嬌老師來到大山里貧困的松坡小學的支教故事。
支教生活的艱難第一天就開始了。學生將飯遞給封老師時,只有一碗沒有多少油的菜來下飯。封老師在咽下一口飯后的場景讓我既感動又驚訝:學生在封老師飯下竟藏有“肉”。要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中“肉”是多么地珍貴。這樣的開篇也讓我對他們支教生活的迫切想了解。
學校里只有三個老師,校長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她對大家像媽媽一樣關心,所以大家都親昵的叫她“校長媽媽”。“校長媽媽”是如此地無私,她扎根于大山之中就是為了孩子,患有肺癌的她顧不上去治病,堅持奮斗的最后一刻。影片中,在一次為學校弄排水溝渠時,她在雨中突然暈倒了,我們的心懸了起來。這是多么好的一位校長啊,怎能就這樣倒下!而之后身體虛弱的她在剛恢復了一點后,又不顧生病投入到了工作當中。她傾注了自己的心血在教育上,這就是基層教師的一個縮影。
還有一次,當暴雨來臨之時,果子老師正在廚房做飯,孩子們都還在廚房幫忙,房屋在這時變得搖搖欲墜。果子老師見勢不妙,立馬下令讓孩子們趕快離開屋子,大多數孩子都有秩序地逃了出來,但仍有一個小女孩還未出來。嬌嬌老師發現后不假思索地沖進去救孩子。可是,就在這時,房屋轟然倒塌了,我的心揪了起來。她的行動是多么地勇敢。同時也害怕這位老師就這樣走了。幸好都沒事,讓我松了一口氣。她就是一位美麗而勇敢的人民教師。現實中就是這樣,有些老師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校長媽媽”收養的孩子——山娃子也是是一位懂事的小孩子,在“校長媽媽”生病時,他打著手電筒一個人在河里尋找石蚌給“校長媽媽”補充營養,他為了“校長媽媽”竟然把作業本撕了來補窗子上那些破洞,不讓“校長媽媽”吹風受涼。當“校長媽媽”因為他沒有交作業而打著他跑的時候,他故意沒有跑快,其實他可以跑快不被打,但是他為了不讓媽媽劇烈運動沒有這樣做。原來那些作業他在河里的大石頭上完成了。密密麻麻的一片,可知他是多么熱愛學習。看到這里,我的淚水再也忍不住的流了下來。想想自己真是自愧。我簡直無法與他相比,我們有那么好的學習環境,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呢?
生活中就是有著那么多的志愿者在做著自己的貢獻,如果有機會,長大后我也要去當一名志愿者,幫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