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車站的聚會觀后感500字精選5篇大全
毫無疑問,我相信《南方車站的聚會》會是20xx年最優秀的華語電影之一。《南方車站的聚會》:如此生猛,后勁十足,小編整理了南方車站的聚會觀后感500字精選5篇,歡迎借鑒參考。
南方車站的聚會觀后感500字【1】
《聚會》不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倒不是說電影里的人物、行事有超越物理規律和常識的地方,但這故事里的每個人仿佛比現實世界里的人更勇猛、帶勁兒、更純粹一點。或許這是因為電影講的是周澤農生命里最后幾十個小時的故事 — 當死亡在召喚,當末路已成定局,赴死之人和被他命運所波及的每一個人都有了超越日常的鋒利。也或許是因為這些人物都活在一部電影里 —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只因其高于生活的熾烈。我想,導演拍這么一部電影一定是想祭奠某種真實,緬懷某種情感,但那些真實與情感被埋藏在故事和光影的深處,被發酵凝練,最終超越理性和道德的判斷,讓人對徘徊于殺戮和犧牲之間、曖昧在冷酷和溫情邊界的人們產生真切的同情。
這部電影的選角很有意思。電影里沒有任何高大上的人物,角色只有三教九流和對付三教九流的警察這兩類。演小混混的好像很多是群眾演員,表現非常松弛。廖凡老師和刑警角色貼得很近,萬茜演一個頗有韌勁的單身母親也不在話下。男主角周澤農是個人狠話少的小賊頭子,女主角劉愛愛是個毫不天真的陪泳女。一樣是“下三濫”的兩個人物,導演卻選擇了外型特別漂亮干凈的胡歌和桂綸鎂。胡歌和桂綸鎂被用得非常狠,演員心理層面的表達被削弱到最低,被壓榨出來的都是接近動物性的身體表達。可他們又那么美,靠肢體和臉孔就能打動人。周澤農如暗夜里受傷的孤狼,劉愛愛像時而膽怯時而勇猛的母鹿,演員完全把自己交給了導演,和雨夜里閃爍的霓虹車燈,黑色廣場上跳躍的熒光鞋,湖面上氤氳的霧氣一起,成為壓抑又浪漫的符號,被導演寫進這首黑暗而綺麗的現代詩里。
南方車站的聚會觀后感500字【2】
刁亦男是陜西西安人,父親曾為西安電影制片廠的導演,母親是西安話劇團的演員,從小家庭的藝術氛圍濃厚,或許這時便為他日后走上電影之路埋下伏筆。
少年時的刁亦男便顯露出對節目編排的濃厚興趣,在當時學生都在埋頭苦讀的大環境下,他在中學便顯得與眾不同。
初中三年級時便在學校創辦名為《耕耘》的校園報,自己擔任報紙主編,負責選題與撰稿。
而學校文藝匯演時的快板書、三句半、雙簧等節目,也大都出自刁亦男之手,但自己卻很少參與表演。
1994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之后,更是一頭扎進劇本創作不能自拔。
在這里,他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張揚、施潤玖、劉奮斗、鄭重、王要、蔡尚君......
對彼時的他們來說,做導演太過遙遠,所以討論最多的,還是劇本。
刁亦男與朋友合作,連續推出了《愛情麻辣燙》、《將愛情進行到底》、《洗澡》等多部影視劇,引起關注。
但對于他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南方車站的聚會觀后感500字【3】
20xx年,刁亦男獨立編劇了中國第一部公路片《走到底》,獲得不俗的評價。
但做編劇已經不能滿足他對一部電影的渴望。
“對電影語言的認識是種本能,發自內心的錯誤,如果堅持就是自己的風格。技術不可怕,每個人都可以當導演。別人拍自己的劇本終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電影,電影的最終呈現由導演來完成,導演想通過自己的電影充分地表達自己。”
他開始導演屬于自己的作品。
天才的自傲總是有本錢的,20xx年,他獨立編劇并執導了第一部電影《制服》。
影片通過一件制服對底層人生活的影響,試圖探討階級對人性的改變。
同年,《制服》獲得第8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的提名,并獲得第22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龍虎獎。
刁亦男開始在國際上被人認識。
《制服》并沒有在國內公映。
20xx年,仍舊由他獨立編劇執導的《夜車》,入圍第60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競賽單元,并在華沙國際電影節斬獲新導演獎及新電影大獎。
《夜車》仍舊沒有在國內公映。
此后,刁亦男用了七年時間,拍出了《白日焰火》,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一舉成名。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藝術與商業的平衡, 《白日焰火》順利取得龍標,并取得了1億票房成績。
南方車站的聚會觀后感500字【4】
毫無疑問,我相信《南方車站的聚會》會是20xx年最優秀的華語電影之一。
《南方車站的聚會》:如此生猛,后勁十足
有幸在電影節看過《南方車站的聚會》的朋友都會感嘆這部片子:如此生猛,后勁十足。
非常標準的黑色類型片,同時又融入刁亦男導演愈發突出的個人風格,視聽語言精致考究,氛圍營造極為出色,光影細節耐人尋味。
在國產類型片、國際電影節兩大語境內都是珍貴的存在。同時,該片入選第72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單單從預告片就可以看出整部片子的黑色憂郁,耐人尋味,層出不窮的驚喜刺激,沖擊力。
南方某城市,重案隊長劉隊(廖凡 飾)重金懸賞在逃罪犯周澤農(胡歌 飾)。陪泳女劉愛愛(桂綸鎂 飾)、周澤農曾經的好友華華(奇道 飾)、五年未見的妻子楊淑俊(萬茜 飾),各色人等各懷心事,相繼被卷入這場罪與罰的追擊旋渦。
冒險與愛情,人性與救贖,這場特別的“聚會”該如何收場?善惡有道,一念之間。
南方車站的聚會觀后感500字【5】
那是電影結束前我唯一次跳出故事、試圖思考的瞬間。在此之后,影片放映的一百二十分鐘如流水一般淌過,我幾乎每一分每一秒都被畫面所吸引 。更確切地說,是被導演用光影、音樂、剪接、演員調度所塑造出來的那個世界所吸引。等到電影結束,《梭羅河》的清唱聲響起,我還處在一種微微眩暈的上頭狀態。這電影,真好看。
等到感官情感層面的刺激稍稍消退,我才開始再次思考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而我又為什么喜歡它。《南方車站的聚會》是一部相當現代的作品,敘事去中心化,故事簡單但文本結構復雜。這樣的結構,如果執行恰當,比傳統的線性敘事更能直觀地呈現一個復雜的世界 。畢竟,現實生活由無數碎片交錯而成,對“真實”最大的還原不過是采集眾人的敘述,把參差的聲音匯集成一個故事。刁亦男導演的執行能力顯然在各個方面都很出色。電影的色調濃烈粘稠,光影音效運用十分大膽。從影片開頭大雨滂沱的車站,到迷宮般的筒子樓里各色人物的進退追逐,從“野鵝塘度假村”破敗混亂的市場,到霧氣氤氳、孤舟蕩漾的湖面,平日里最不光鮮的城市角落,在電影的鏡頭里成為了暗夜中華麗的舞臺。舞臺上演出的故事并不復雜,主角的命運由始至終無多懸念,但在固定的起點和終點之間,角色的行為路徑和絕境中的本能反應被濃墨重彩地描繪。追逐與逃亡、求生與赴死,行動本身成了比結局更迷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