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觀后感800字作文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我們看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賀龍、葉挺等領導我們的軍隊浴血奮戰的壯烈場面,也看到了蔣介石、汪精衛之流叛變革命、與人民為敵的可惡嘴臉。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閱讀。
八月一日觀后感
暑假里,我看了影片八月一日。那影片講的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周恩來同志按照黨中央的決定,和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同志于領導南昌起義的故事。
當國民革命戶外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吸取了革命失敗的慘痛教訓,認識到獨立武裝力量的重要性,毅然決定以武裝起義來反對國民黨反對派的統治,蔣介石為了除掉紅色政權開始了慘無人道的血腥殺戳,在高高的南京城樓上懸掛著共產黨員的人頭,并懸賞20萬大洋抓捕周恩來等共產黨的領導者。。。。。。
我由衷敬佩我們的總理周恩來,在中國處于最危難的時候,作為黨的前委書記的他,毅然扛起了領導武裝起義的大旗,千斤重擔系于一身,他勇于承擔,他有大智大勇的斗爭策略,他還能堅定果斷地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由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我不由得想到了我自己,平時我遇到一點小困難,小挫折,我就畏縮不前,臨陣脫逃;取得一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固步不前;和同學相處總愛斤斤計較,生怕吃虧;當同學遇到困難時,不肯伸出熱情的援助之手,生怕連累自己;這天看了這部電影,我看到了一個襟懷坦蕩的周總理,看到了一個大智大慧的巨人。在周總理面前,我顯得是那么渺小,和周總理所面臨的危難相比,我所遇到的那些事簡直是微不足道?粗磹鄣闹芸偫,我的心豁然開朗——
我知道了:我們此刻就應珍惜這天完美的時光,珍惜這天的完美生活,我們就應以那些英雄為榜樣,發奮圖強好好讀書,用知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饒!
八月一日觀后感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做《八月一日》。這部電影完整的講述了南京起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電影中有許多動人心弦的場面,但有一個場景最令我驚心動魄:一個戰士,推著彈藥車,沖進槍林彈雨中,彈藥爆炸了,戰士犧牲了,空中飛揚著紅旗的碎片。這個場面很感人,尤其是那位戰士沖進火海的那一刻,那堅定的眼神,那執著的信念,,都深深震撼著我。從古至今,有多少戰士犧牲在戰場上,犧牲在火海中,犧牲在槍林彈雨中,使人不能忘懷的是他們的義無反顧。戰場上,他們奮力搏擊,為了什么?為了保衛這方用鮮血染紅的土地,為了捍衛五星紅旗奪目的鮮艷。
這天,中國走過了六十個漫長的歲月,點燃了第六十根生日蠟燭。中國就像一條威武的巨龍,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但是,又有誰能想起,強大的中國是在戰場上建立起來的,是在一位位英雄之上建立起來的,是在鮮血上建立起來的。記憶的碎片在腦海中閃現,巾幗英雄,偉大領袖毛澤東……記得周恩來說過:“為了中國之崛起而讀書!”對,英勇的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了這樣一番天地,我們不但要珍惜它,還要去建設它。放飛理想吧,21世紀的少年,用你的理想,編織成一雙手,去建設一片繁榮昌盛的土地。
詩人流沙河曾說過:“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我們是龍的傳人,是華夏子孫,是五月的花海,我們就應用年少擁抱未來。前方是新世紀的曙光,是我們的用武之地。我們應以超越古人的雄心壯志發奮學習,艱苦奮斗,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燦爛的理想之花。
炎黃子孫們,請對這世界大喊:“我是中國人!”山谷會傳來陣陣回音:“我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
八月一日觀后感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八月一日》是作為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周年和黨的xx大獻禮之作!栋嗽乱蝗铡分v述了在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取得巨大勝利的狀況下,由于蔣介石和汪精衛發動“四一二”和“七一五”政變使革命以失敗告終。在這之后,許多受到血腥鎮壓和屠殺的共產黨人要求發動武裝起義和暴動,以暴制暴。然而黨內總書記陳獨秀卻站在了大多數人的對立面,堅決不一樣意冒然發動起義,投降主義和機會主義給他帶來的巨大壓力迫使他辭去總書記的職務。影片中他說:“我年歲大了,會上壓給我兩頂帽子,這帽子太沉了,說我是機會主義,投降主義,我投降的連兒子都沒有啦。”
之后,周恩來擔起了本來就應由張國燾肩負的歷史重任。周恩來趁國民黨重要官員上廬山開會之時,爭取到賀龍所在的第二十軍、朱德所在的第五方面軍第三軍等一共二萬余人,決定在八月一日凌晨發起武裝暴動。暴動如期而至,在共產黨人的周密計劃、嚴謹部署以及英勇犧牲下,暴動最終取得勝利。
八一南昌起義的好處在于,“它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好處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它是建立人民軍隊的開始。”從中我們能夠提取出兩個主要信息:其一,南昌起義由中共直接領導;其二,它是建立人民的開始的標志。
影片《八月一日》中也正隱含著上述兩方面的資料。影片中陳獨秀的投降主義和機會主義所導致的黨內專政,即不顧大多數黨員的推薦拒絕發動武裝起義;張國燾剛剛成為了黨里的實際領導人是大力鼓舞發動起義,但是之后出于種種顧慮以及對共產國際的過分依靠,使他“出爾反爾”,在發動與不發動之間搖擺不定。共產黨人內以周恩來為代表的堅決走起義路線的有識之士在黨內右傾主義和國民黨“清共”的雙重阻力下,不斷探索、不斷受挫、不斷站起,最后發現了一條道路,就是務必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走武裝暴動的道路,這條道路的探索是艱辛的,將此付諸實踐則需更足的勇氣和更大的代價。
另一方面,起義務必要有武裝,武裝是革命之樹的枝葉。據資料說,預定參加南昌起義的部隊有: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11軍第24、第10師,第20軍全部,第4軍第25師第73、第75團以及朱德為團長的第五方面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隊一部,共2萬余人。共產黨人爭取到了一切能夠爭取的隊伍,聯合一切能夠聯合的力量,把武裝集中于一點,給敵人以沉重一擊,極大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斗志。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既然周恩來冒險將所有武裝集中起來,它也就意味著這是孤注一擲的賭博,同時也是信心十足、干勁十足的賭博。
電影所展現的歷史事件是有限的,其能所反映的革命精神也是十分局限的,但它也是生動直觀、富搞笑味性的。因此,我們要將教材上的資料聯系到影片中去,兩者結合相得益彰!栋嗽乱蝗铡纷屛疑羁堂靼椎搅斯伯a黨從幼稚到成熟所邁出的光輝步伐,共產黨人的心路歷程、局勢的動蕩起伏都以小見大地體現了黨在奮斗中所留下的每個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