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孩子》觀后感500字精選5篇
《國家孩子》雖然沒有偶像劇那么多的華服點綴,雖然僅僅是寬松樸素的蒙古袍貫穿始終,可是劇中人真摯的情感卻可以把觀眾瞬間帶入劇情當中。小編整理了《國家孩子》觀后感500字精選5篇,歡迎參考。
《國家孩子》觀后感500字
最強國慶檔的加持之下,金秋的熒屏可真是精彩紛呈。最近,央視八套熱播的一部描寫內蒙古風土人情的《國家孩子》持續霸屏。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獻禮劇在央視8套電視劇頻道黃金強檔播出,自上線之日起連續蟬聯收視冠軍,收官之后也以7.7分的成績在一眾獻禮劇中備受關注。這部風景秀麗壯美的年代劇,主演是諜戰一哥傅浤鳴,在劇中表現亮眼,卻被觀眾質疑。
這部熱播劇主要描述的是上世紀60年代,四名上海孤兒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被送到內蒙古草原扎根生活的成長歷程,真實再現了內蒙古人民的善良淳樸,尤其是對孩子們的無私照顧,使他們收獲了珍貴的家庭溫暖和人生感悟,充分體現了草原人的大愛。在這部劇中,包括傅程鵬在內的各位主演突破年齡限制,從十八九歲的青年時代演到六七十歲的老年,時間跨度大,表演自然純熟。真實的歷史故事改編,優秀的實力派演員,一下子把人帶到那個特殊的時代中去,其中故事原型都貴瑪還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國家孩子》觀后感500字二
烏蘭達觀的人生態度感染了我。丈夫徐世鐸出軌提出離婚,女兒為她叫屈,氣得淚流滿面,問她難過嗎?她說:“難過,難過哦,再難也得過!” 徐世鐸突然中風,被送回烏蘭家,烏蘭照樣伺候他。朝魯說,徐世鐸已跟你離婚,你跟他沒有婚姻關系了。她平靜地說:“那就再結一次吧。”
不光疼愛通嘎拉嘎和朝魯、她還疼愛阿藤花和謝若水等每一個“國家孩子”。她有她的情感邏輯:他們是我從上海接回來的,我就是他們的額吉。阿藤花的養父蘇書記要送給通嘎拉嘎一個書包,被自私的阿藤花一把搶去,烏蘭目睹了這一切,但她囑咐女兒,不要責怪阿藤花,她連夜給女兒做了一個新書包。自私的阿藤花對身邊人搞小算計,孩子們有怨言,她都會說,你們可都是一輛火車從上海來草原的啊。她總是化解怨恨,彌合創傷,消除誤會。謝若水保護草場,與朝魯發生沖突,朝魯認為這是打擊報復,謝若水發誓說:“如果我有私心,我下半輩子不得好死。”烏蘭緊皺眉頭,趕緊去捂住謝若水的嘴巴,說:“哎呀哎呀,不能那么說。”烏蘭聽不得一點影響孩子們的負面信息。
在她眼里,再黑的夜,也有燈光和星光;再冷的天,也有爐火。她用微笑融化堅冰,包容一切。在她眼里,孩子都是天使。
孩子淘氣,她忍耐;孩子難纏,她等待;孩子犯錯,她批評。但她從不抱怨;孩子的每一點疼,她都疼。孩子哭,她也哭,孩子笑,她也笑,孩子的困難,都是她的困難。孩子富貴了,升遷了,或者是一時迷失,找不著方向了,她都有著自己的定力,用自己來自草原的獨特智慧去應對。
《國家孩子》觀后感500字三
這部電視劇以真實歷史為背景,講述上世紀60年代,國家困難時期,來自上海的三千多名孤兒被內蒙古牧民收養的故事。烏蘭原型是被譽為“草原母親”的都貴瑪。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國家授予42人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都貴瑪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為了沒有血緣關系的“國家孩子”,烏蘭放棄了事業、學業、愛情,甚至是家庭。電視劇從她領養患有暫時失語癥的小姑娘小魚講起,圍繞收養孤兒的四個家庭展開故事。全是日常瑣事,沒有離奇情節,卻幾乎每一集都讓我眼睛濕潤。
烏蘭身上母性的光輝照亮了我。男友不能容忍她領養孩子,他背著烏蘭為小魚找了收養家庭。烏蘭不舍,但覺得收養人能帶小魚去北京治療,無奈地看著孩子被車拉走。回家后,看到小魚的玩具,立即騎馬追車,等送下玩具,烏蘭轉身離開時,小魚突然哭喊出“額吉”,大家一下子驚呆了,孩子會說話了!接著一句“額吉,我要回家”的話,撞出了烏蘭母性的光輝,她一把將小魚搶到懷里,哭著說:“你們不能從一個母親身邊把孩子搶走。”男友無奈跟她分了手。
后來,烏蘭跟別人結婚,丈夫因打罵小魚而被烏蘭用燒紅的鐵鉗戳走。第二個丈夫徐世鐸因接納孩子而維持到晚年,烏蘭容忍了徐世鐸的蠻橫、霸道、出軌,維系著這個家唯一的理由,就是他疼孩子。
烏蘭清澈的心靈洗滌了我。烏蘭給小魚改名“通嘎拉嘎”,“通嘎拉嘎”意為“清澈”,烏蘭把“通嘎拉嘎”教育成了心靈透明的人。而“通嘎拉嘎”的哥哥朝魯,基本上是她在照料,一次,朝魯被他喝酒的養父哈圖鞭打,烏蘭痛斥哈圖,那撫慰孩子的眼神,看一眼都無法忘記。最后,朝魯這頭不羈的“野馬”也被感化。
《國家孩子》觀后感500字四
我老了,這個劇看了四集,每集都給感動得想哭,小演員們演得很戳心,電視劇國家內蒙古的風光景色也很美。劇是改編自真實事件,上世紀六十年代,自然災害席卷中國,南方地區福利院孤兒院人滿為患,無法再接收撫育更多的孤兒,于是政府就將上千名孤兒送到內蒙古,最新消息交給當地牧民撫養,這些從南方到內蒙古生活的孩子被稱為“國家孩子”。
電視劇《國家孩子》追完了。這部劇的故事讓我感動,淚點很多,多次淚奔!遼闊美麗的大草原,悠揚動聽的馬頭琴琴聲,婉轉渾厚的歌聲,很贊演員們真實不做作的不加濾鏡的質樸的傾心演繹,孩子觀后感非常喜歡這部劇這種原生態的紀實性的寫實主義拍攝手法!.
《國家孩子》觀后感500字五
《國家孩子》之所以在一眾獻禮劇中脫穎而出讓人記憶深刻,首先應該歸功于它體現了內蒙古牧民的風土人情。而這樣的題材是不多見的。這個故事是發生在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所以劇中每一幀畫面都十分壯麗,每一個鏡頭都極具美感。有網友表示,因為喜歡劇中的風景,特別有沖動要去內蒙古大草原上縱馬馳騁一番,體驗一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好。
因為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年代劇,《國家孩子》的整體風格非常樸實,沒有花里胡哨的假大空,它立足生活,處處體現著當地牧民的淳樸自然。無論是各位主演的衣服化妝,還是蒙古包里的一些道具,全都非常符合當時的年代特征。特別是演員們的高原紅面孔,讓人一看就很有當地人的感覺。
因為是一部時間跨度比較大的年代戲,所以對演員的演技考驗還是比較大的。很多觀眾表示,很喜歡扮演國家孩子的童年時候的小演員們的表演。前面幾集每一集都看得讓人熱淚盈眶,小演員們的表演太走心了,各位群演也都很給力。這群孩子太可愛了,牧民把這些孩子都當寶貝養,每一個牧民家庭都對孩子疼愛有加,實在是太暖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