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生只為一事來》影評_《一生只為一事來》電影觀后感7篇
該片9月9日上映,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38年的鄉村女教師,她曾獲得“全國模范教師”以及央視“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稱號。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于20xx《一生只為一事來》影評_《一生只為一事來》電影觀后感7篇,希望你喜歡。
《一生只為一事來》電影觀后感1
9月6日,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在北京師范大學首映,導演張亞海與主演穆婷婷、譚凱、王姬,小演員徐梓涵、宋心鈺、李涵陽、胡雨慈,以及電影主題曲演唱者米粒等主創現身,影片原型人物支月英也來到現場。
該片9月9日上映,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38年的鄉村女教師,她曾獲得“全國模范教師”以及央視“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稱號。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剛滿19歲的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來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鄉村女教師。至今,支月英還在以最質樸的信念堅守著初心與大山的希望,詮釋了“一生只為一事來”。
在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影片特意選在北師大首映,既是為了向即將步入教師行列的學生們傳播“一生只為一事來”的偉大無私的奉獻精神,也是為了向全天下的教育工作者致敬。
片中,穆婷婷飾演支月英,她說第一天去劇組時就對山里生活、支教老師和當地孩子有了嶄新的認識。“我去支老師的學校看,發現她對孩子們就像媽媽一樣,不僅管學習,還要管生活,一個孩子發燒了,她還要帶他看醫生。難以想象這些年她面臨的困難。”穆婷婷表示,飾演支月英老師是自己的榮幸,影片的拍攝就是一場心靈的洗滌之旅,希望這部電影能夠感動更多人,希望大家關注山村兒童的教育問題。
王姬在片中飾演支月英的母親,當被問及如果自己遇到和片中一樣的情況會怎樣面對時,王姬一度哽咽,她表示支月英老師這樣的人太偉大了,雖然女兒選擇這樣的職業,作為母親肯定是心疼、擔心,但是身為母親,肯定還是會支持自己孩子的選擇:“我相信支老師沒有家人的支持,也堅持不了這么多年。”支月英補充說,她母親雖然嘴上不支持,行動上卻一直支持,“她的支持是我堅持的動力。”支月英含淚表示,自己在山里那么多年,媽媽只來看過自己一次,甚至因為距離太遠,她沒能趕回家見到母親最后一面,這也成為她一生的遺憾。
《一生只為一事來》電影觀后感2
近日,實力派演員譚凱現身北京師范大學,為其主演的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宣傳造勢。譚凱在劇中飾演商人董大山,出生鄉村,在老師的教育下走出大山,開創自己的一番事業,回看過往,不忘師恩。
出道多年,譚凱塑造的角色跨度廣泛,從《神話》中的項羽,到《何以笙簫默》里的應暉,再到《遠大前程》里重情重義的沈達。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天生精英范的霸道總裁形象。
首映現場,譚凱被問及是不是生活中也像電影里一樣是“霸道總裁”時,譚凱表示其實自己生活中是一個很平易近人的人,只不過角色的要求讓自己不得不有時候表現的比較嚴肅。
《一生只為一事來》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影片以商人董大山的視角展開,講述了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該片趕在教師節前夕上映,于9月9日和全國的觀眾見面,致敬“新中國第35個教師節”。
20xx《一生只為一事來》觀看影評
由張亞海導演,穆婷婷、譚凱、鞏漢林、王姬主演的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今日全國上映,獻禮“新中國第35個教師節”!影片根據“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師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以商人董大山的視角展開,講述了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此生為師,青春無悔”,穆婷婷化身“支月英”,戳心演繹了一個感動了全中國的鄉村女教師,影片今日上映,引燃觀眾的淚腺。
19歲到50多歲跨年齡演繹穆婷婷獲原型人物認可
作為以古裝戲見長的女演員,穆婷婷一向以溫婉著稱,自出道以來就塑造了許多深入人心的角色。此次飾演“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師,也迎來了演藝生涯的一個很大的挑戰。對于這樣一個角色,其實留給演員再創作的空間不是很大,演員一向“小心觸碰”,可是穆婷婷卻勇敢的接下了這個角色,并出色的還原了支月英老師的風貌。對此,穆婷婷表示:支月英老師太偉大了,自己讀劇本時,就被她的故事感動到好多次落淚,對于自己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電影,更重要的是能發揚支老師的精神,影響千千萬萬的觀眾,所以不能不演。
穆婷婷的勇敢值得敬佩,開拍之前,穆婷婷就早早的隨劇組來到拍攝地體驗生活,并和人物原型支月英老師進行了親密接觸和長時間的溝通了解,這為飾演角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穆婷婷的努力也收獲了回報,支月英老師對穆婷婷的表演極為認可,并表示在穆婷婷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在電影深度還原30多年前的場景后,支月英老師多次感動落淚,夸贊場景極為真實,感慨:“當時別人都說我‘傻’,但是山里需要我這樣的‘傻子’,沒想到一眨眼30多年就過去了”。支月英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致敬全天下所有的老師催淚電影今日上映
《一生只為一事來》這部集結了穆婷婷、譚凱、鞏漢林、王姬、王崗、廖京生等實力派演員的暖心催淚電影,今天終于要和大家見面了,這些著名演員、經典藝人的加盟,使得這樣一部偏文藝的電影更具觀賞性。在問到為什么無論戲份的多少,都要參演這樣一部電影時,幾乎每個演員都提到了“為了致敬全天下所有的老師和教育工作者”這一點。在每一個學習的階段,總有幾位老師讓我們終身難忘,對于70后、80后,甚至是90后、00后,這部電影一定會有觸動你內心的地方,相信一定會引發你的思考和懷念。
電影摒棄一板一眼的說教,用“支月英老師”38年教育生涯鮮活的例子,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不忘初心”的勵志故事,向每一位觀眾傳遞了在浮躁的當今極為欠缺的“堅持到底”、“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電影告訴了我們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偉大”,什么才應該是“一生的追求”。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一生只為一事來》將直擊我們的心靈,引爆每一位觀眾的淚點。預祝電影取得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好成績!共2頁:
《一生只為一事來》電影觀后感3
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xx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上,江西農村最美鄉村醫生代表支月英成功當選“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主持人在介紹支月英的評委會頒獎詞中說道,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只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
支月英在長達36年的教師生涯中,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嶇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曾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江西省“龔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最后的獲獎感言里,支月英對孩子說出了最樸素的寄托:“希望你們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的愿望,老師為你們自豪,我愛你們。”
《一生只為一事來》電影觀后感4
2月8日晚,江西一位平凡的鄉村教師站在了20xx年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的頒獎舞臺上。她叫支月英,36年來堅守在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從“支姐姐”到“支媽媽”,一張小小的山村講臺,彰顯出她內心的大愛。當晚,當記者獨家連線在北京頒獎現場的支月英時,她略帶激動但言語樸實無華的言語中,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想孩子們了,我好想趕快回去看到他們。”對于獲得的榮譽,支月英稱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做著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
承諾:36年扎根鄉村講臺
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只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一到白洋教學點,她發現這里條件比想象中還要艱苦。學校地處江西省奉新縣和靖安縣兩縣交界的泥洋山深處,交通不便,離最近的車站都要20多里地,師生上學全靠兩條腿在崇山峻嶺間爬行。山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當地人一樣,自己動是不是想過渡一下,過不久就溜掉?這話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窮,前些年,教師如同走馬燈似的來了又走。但過了一年又一年,鄉親們不但看到支月英堅持了下來,還看到無論刮風下雨、結冰打霜,她都一個個送孩子回家,像自己親人一般對待。于是鄉親們議論開了:“這位老師靠得住,肯定會用心思教好我們的孩子!”但也有不同聲音,“莫想啊,頂多再過兩年就會走掉,我們這地方哪能留住這般好老師啊!”冬去春來,寒來暑往。這位外鄉的女教師,用自己36年的傾心守望,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成為深山鄉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師。
“不是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與一雙雙渴望知識眼睛相伴。她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唱歌跳舞,認識大千世界。但貧窮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顯落后。但艱苦的條件并沒有難倒支月英。剛參加工作時,她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有些孩子交不起學費,家長不讓孩子上學,支月英經常為學生墊付學費,墊著墊著,有時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勸她趕緊離開,她總是笑著說:“日子會好起來的!”后來,支月英被任命為校長,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擔教育教學任務,還要做好教學點的管理服務工作。
窮山村的學校破爛不堪,她買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風拒之窗外,學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學校不通班車,每逢開學,孩子們的課本、粉筆等都是支老師和其他幾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運上山的,一趟下來,腰酸腿疼,筋疲力盡,渾身酥軟。山村的家長重男輕女,不讓女孩讀書,支老師走門串戶,與家長促膝談心,動員家長把孩子送來學校,沒讓一個山村孩子輟學在家。
母親從老家來學校看她,看到女兒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對母親說:“這里山好,水好,村民樸實善良”。母親心疼地說:“你就凈說好!”她只是望著母親笑。其實她心里裝滿了對親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嘗不想盡享天倫之樂,但她更愿意把愛意播撒在這青山綠水,讓這份愛生根發芽,承載起貧瘠山村的綠色希望。在頒獎現場,當記者連線支月英時,她用樸素的語言告訴記者:“我就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做著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
一人一校多次婉拒調任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支月英除了自學外,每年都積極參加各類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學生學習效率,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把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她眼里沒有差生概念,只是愛好和特長不同。她循循善誘的教誨,像甘泉、像雨露,滋潤著每年一個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個又一個學生走出大山,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干。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別辛苦,支月英老師經常累得頭暈眼花。她血壓偏高,導致視網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正常。更讓人揪心的是,20xx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講課的她身體劇烈疼痛,幾位家長迅速把她送往醫院,醫生診斷她身患膽總管膽囊結石,并馬上進行了手術。住院的幾天,她心里一直惦記著她的學生。剛剛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學校。20xx年暑假,為了解決白洋村教學點校舍破舊問題,上級教育部門決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邊教學,一邊照料施工,幫工人做飯,將丈夫也拉來幫忙。整個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過的。如今嶄新的校舍寬敞明亮。鄉親們看到嶄新的校舍,感動不已。
既是校長、老師,又是保姆,上課教書、下課照應學生玩耍。家里人擔心他的身體,總是說:“你也年過半百了,身體又不好,別的老師都往山外調,而你還往更遠的深山里鉆。”她樂呵呵地說:“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誰來教育,山區教育誰來支撐。”各級領導關心她,幾次要給她調換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絕。
“我虧欠了自己孩子,但我有了更多的孩子”
支月英其實也有自己的孩子,但為了山里的孩子們,她選擇了虧欠。“這么多年來,我虧欠了孩子太多,但為了山里的孩子,我只能祈求孩子的原諒,因為我放不下山里的孩子們,他們也是我的孩子。”支月英略帶哽咽的說出這番話,“不過我的孩子現在已經完全理解我了,并且也非常支持我。”
這次參加頒獎,支月英離開教學點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但山里的孩子們卻心心念念的牽掛著她,“孩子的家長們都通過微信向我拜年,孩子們也在微信里奶聲奶氣地說想我了,其實我也非常想他們,非常非常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趕快回去看到他們。”
“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們,能好好學習,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這就是支月英對孩子們最大的希望。
《一生只為一事來》電影觀后感5
電影 《一生只為一事來》已經于9月9日在全國正式上映。這部由張亞海導演, 穆婷婷、 譚凱、 鞏漢林、 王姬主演的電影,根據“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師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以商人董大山的視角展開,講述了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
電影 《一生只為一事來》從支月英的19歲,一直講到了50多歲,幾乎概括了支月英整個教師職業生涯。電影以商人董大山的回憶為線索,回憶了支月英在19歲這個本是迷茫躁動的年紀,卻懷揣理想,駐扎大山,開展教育工作。在她的教育生涯剛剛開始的時候,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但是都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和智慧克服了。
也許一般觀眾會認為支月英一定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才能克服那么多的難關,教育出一批批有出息的孩子。但是事實反而正好相反,支月英在一開始就被別人說“傻”,但是她說:“山里需要我這樣的‘傻子’”。任何事情能堅持做38年,絕對不止是聰明這么簡單,如果不是懷著一顆善良博愛的心,擁有著頑強的意志,是絕對堅持不下來的。支月英用現實行動踐行了一個“一生只為一事來”的偉大壯舉。
電影引發了無數觀眾、網友對“老師”的懷念,在眾多的懷念和話題聲中,我們發現很多人都和老師之間發生過很多感動的故事,老師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啟蒙作用,每個人的性格養成、品格塑造都和老師脫不開關系。時光如白駒過隙,若干年后,我們也許懷念的不僅僅是當年的老師和同學,更是懷念那曾經的難忘時光。
在“新中國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一生只為一事來》作為一件珍貴的禮物送給全天下的教育工作者、全天下的老師是再合適不過了。
《一生只為一事來》電影觀后感6
為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在我國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9日下午,九江小學組織全體老師到影院集中觀影《一生只為一事來》。
影片《一生只為一事來》以我省“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xx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女教師支月英為原型創作拍攝。支月英在偏遠山村的講臺旁堅守39年,從“支姐姐”變成了“支媽媽”,從“支媽媽”變成“支奶奶”,為大山深處的孩子帶去充滿希望的童年。
為慶祝我國第35個教師節,九江小學印發了《關于做好慶祝20xx年教師節的活動方案》,將觀影《一生只為一事來》等教師題材影片納入慶祝系列活動中進行師德教育,作為主題教育的一堂生動的“電影黨課”。
此生為師,終生無悔。這次觀影活動,對這次全體觀影人員來說是一次精神的洗禮、靈魂的升華。大家表示,要牢牢把握“四有”好老師的要求,向先進模范學習,主動對標對表,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擇一事終一生,不為繁華。用實際行動寫好教育奮進之筆。
20xx《一生只為一事來》觀看影評7
近日,以奉新縣鄉村優秀教師支月英為原型拍攝的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在南昌舉行首映禮。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總督學曹伴好出席并講話。
曹伴好在講話中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向影片出品單位、全體主創人員及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祝賀!他指出,支月英老師近40年如一日扎根山區,為點亮大山里孩子的希望,恪守初心、執著堅守、無私奉獻,先后獲得“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xx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等稱號。支老師的事跡感動著全國人民,以她為原型拍攝的電影一定會成為“以電影形式講述師德好故事”的成功典范。
曹伴好希望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充分認識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的重要教育意義,將其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堂生動的“電影黨課”,納入高雅藝術進校園、慶祝第35個教師節和“開學第一課”的活動內容,認真組織好觀影工作,引導教育系統廣大師生和黨員干部向身邊典型學習,弘揚高尚師德和優秀品質。
曹伴好同時指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將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擺在突出位置,堅持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建設的第一標準,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曹伴好希望社會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教育、關心教師,歡迎更多的新聞媒體和傳媒公司開展教師題材作品立項,推出一批讓人喜聞樂見、能夠產生廣泛影響、展現教師時代風貌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發掘江西師德典型、講好江西師德故事、形成強大的正能量。
首映禮上,導演張亞海和演員穆婷婷、徐梓涵等一起,與大家分享了影片拍攝過程中的故事和感受。
據了解,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指導,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宜春市委宣傳部,奉新縣委縣政府等單位聯合拍攝,是我省第一部以教師為原型創作的電影。影片講述了支月英老師堅守大山40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該片于20xx年10月在奉新縣開機、11月在南昌殺青,并將于本月9日在全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