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榜樣4觀后感精選5篇_黨員觀看榜樣4有感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只有每名共產黨員一直堅守,才能完成這一偉大使命。然而如何保持初心,通過觀看《榜樣4》特別是同為80后的李萌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一翻不平凡的事,使我深受觸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xx《榜樣4》觀后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20xx《榜樣4》觀后感
10月21日觀看了中央一套播放的專題節目《榜樣4》,當看到"黨指到哪里就堅決打到哪里”的老英雄張富清時,老英雄的先進事跡再次深深觸動了我靈魂,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
9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向老英雄張富清頒發“共和國勛章”,并目送英雄走下領獎臺,深情地向英雄鞠了一躬,這是向他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人民公仆表達了最崇高的敬意。時代需要英雄,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新時代更需要像他那樣為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諾言,不管在哪都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甚至可以為祖國、為人民犧牲一切的人民公仆。
20xx年12月要不是為了退役軍人普查登記,這位為人低調謙遜、默默付出,從沒向組織提過什么要求的戰斗英雄可能再也無人知曉,就連他子女都沒聽說過打仗立功的故事。他身上展現了當代軍人及退役轉業軍人的精神風貌,展現了一位老共產黨員的人格力量。用“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滿江紅·寫懷》宋岳飛)的詞句最能詮釋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也正如他自己說的:“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士,有幾個都不在了,我比起他們來,我有什么資格拿出這個立功證件,去顯擺自己。”而反觀河北保定李某,肇事后還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四川李某家長在女兒學習的家長群里質問老師:“你對嚴書記的女兒說這話是什么意思!”他們是想盡一切辦法,去顯擺自己的特殊,令人汗顏……
一句“黨指到哪里就堅決打到哪里”的樸實言語,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一樁樁、一件件感人的事跡,又在我腦海回放:在部隊,他出生入死保家衛國;到地方,他默默無聞為民造福。退伍轉業時申請到湖北恩施最窮的貧困山區工作,在住院做眼睛手術堅持只要和農民病友一樣的三千元價格的晶體,在鄉鎮主持精減員工的工作中讓妻子帶頭下崗,在知青上山下鄉時動員大兒子放棄國企招工機會去林場當知青,鼓勵子女們自強不息、自己奮斗……
榜樣帶來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4》聚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通過對榜樣人物集中彰顯優秀共產黨員堅定信仰、擔當作為、服務群眾、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深刻詮釋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今后,我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要更加自覺以先進模范人物為標桿,把對黨的忠誠和信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為現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分光和熱。
20xx觀《榜樣4》有感
列寧同志曾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什么是榜樣的力量?如何讓榜樣的力量為基層工作賦能?近日,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榜樣4》專題節目亮相熒屏,節目中展示出的榜樣力量、榜樣精神以及榜樣傳承,不僅值得全體黨員干部學習致敬,更是基層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方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基層工作者要用擔當與使命,挖掘榜樣力量的方方面面,讓榜樣告別完美壁花,真正成為基層干部的力量之源。
“三人行,必有我師”,讓身邊榜樣構筑進步的階梯。
榜樣來自實踐、立足現實,是身邊人和身邊事。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說:教誨是條漫長的路,榜樣是條捷徑。基層是鍛造人才之爐,勤勉認真、團結群眾、勇于擔當等眾多共產黨人的優良品格,都必須經過基層工作的洗禮才能刻骨銘心。但基層工作大多繁瑣重復,容易使黨員干部喪失進步之心,得過且過。基層直面的三農問題、脫貧攻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都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中之重。在這個困難和平庸共存的熔爐中,基層工作者必須要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時刻銘記“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教誨,學習身邊人、身邊事,從普通人和尋常事中尋找閃光點。不管是時代楷模焦裕祿、鐵人王進喜,還是耄耋之年的新黨員牛犇、英雄情長的“緝毒警察”印春榮,他們都是基層工作者,都是身邊人,一樣在工作崗位上熠熠閃光。像收集郵票一樣,我們積攢著每一種值得學習的品格,并將之鍛造為踏實進步的臺階。身邊的榜樣就像金子,藏于漫天的沙粒之中。大浪淘沙真金現,榜樣鋪就進步路。
“擇其善者而從之”,讓時代楷模廓清迷惘的方向。
榜樣歷經風雨、百煉成金,是民族與國家的精神模范。古語云,“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在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激蕩歲月中,我們從不缺少為國為民的奮進者。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都是時代使命下擔負責任貢獻巨大的英雄偉人。作家丁玲說過,“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所以,從來就沒有天生孔武有力、神勇無比的完美榜樣,只有百煉成鋼的堅強意志。榜樣之所以能成為榜樣,是因為一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才能在激流和浪濤中點亮生命、煥發光彩。他們是引領時代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帶路人,是社會良好運轉的關鍵螺絲釘。作為基層人,難免會工作中遇到障礙與迷茫,基層干部必須擁有“擇其善者而從之”的意識,永遠懷揣對每一個時代楷模的崇敬之情,把自己擺進工作中、擺進思想里;永不滿足、永不懈怠,讓時代楷模散發的光和熱成為自我識海中的永恒燈塔。
“其不善者而改之”,讓反面典型樹起警示的紅線。
20xx《榜樣4》觀看心得
“人不率,順不從;身不先,則不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典型就更是一種政治力量。10月21日晚,漳平永福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觀看《榜樣4》。此節目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介紹了張富清、李連成等7名榜樣人生事跡。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張富清,他深藏功名,為民造福,始終堅持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人的信仰與忠誠。
學習張富清同志,我們要學習他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作為一名戰士他沖鋒在前,擔任一輩子的“突擊隊員”;作為一名退伍老兵他服從大局,主動投身偏遠異鄉建設中去,做最艱苦的工作、過最平凡的生活。張富清就像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搬到哪里就在那里重新建功立業、造福人民。“這里苦,這里累,這里條件差,共產黨員不來,哪個來啊!”一句樸實的話,道出了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為人民幸福事業不懈奮斗的黨性覺悟和使命擔當。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熱愛學生;心中裝著家長,思家長之所思,想家長之所想,建立和諧的家校關系。
學習張富清同志,我們要學習他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轉業后,他沒有將他戰爭年代的經歷作為炫耀的資本,更未換取任何的物質利益。在來鳳工作的30年中,張富清飯桌上經常是“老三樣”:青菜、饅頭、油茶湯,退休后也依舊保持素淡飲食。就算他擔任副主任,他一家6口人仍擠在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離休35年,依舊和老伴住在當年的老式居民樓里。張富清用忘我境界書寫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大我”人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黨旗下的誓言、不渝的初心。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立足平凡的崗位,出色完成本職工作。
學習張富清同志,我們要學習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7年前,88歲的張富清同志因病截去左腿,但他沒有消沉,仍樂觀向上、堅持鍛煉,堅持和發揚突擊隊員的精神,鍛煉用義肢走路,靠著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來。退休后,他每天仍堅持讀報,并堅持做讀書筆記,還將報紙上的重大時事消息和時評做成剪報。如今,老人每天仍堅持讀報和看電視新聞。他說:“人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張富清同志以奮進不息、積極向上的堅強意志,為我們“時代楷模”寫下了最好的注解,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工作中既要細心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是有時候也會遇到很多的不理解,面對這種情況就要建立教師的幸福感,運用智慧管理班級,同時要有積極學習和平和的心態。
每一次的堅持與每一份堅守的背后都是對人民的熱愛,都是擔當與使命的書寫。堅守初心、堅定信仰,牢記使命、永葆本色,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建功立業、開創未來。
20xx《榜樣4》觀后有感
10月21日,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榜樣4》一經播出,反響巨大。該節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集中彰顯優秀共產黨員堅定信仰、擔當作為、服務群眾、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深刻詮釋著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他們都是這個時代我們黨員干部要粉的“星”要追的“偶像”,在這些“偶像”的力量使我們憶初心,守初心,踐誓言。
跟著“偶像”憶初心,就是要學習榜樣對黨的忠誠
《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善也。”一個值得人們去踐行的道路一定是善的道路,那么值得人們去崇拜,去敬仰,去效仿的偶像也一定是善的。95歲老人、71載黨齡、63年深藏功名,在祖國需要時沖鋒陷陣、九死一生,和平時期淡泊名利、默默奉獻,這是時代楷模張富清的初心本色。70年披荊斬棘,迎來春華秋實,幾代航天人以熱愛祖國、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做動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著一代干,一步一個腳印把航天夢想變為現實,這是航天人的初心本色。我們要學習他們對黨和人民事業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的理想信念,用畢生的心力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跟著“偶像”守初心,就是要學習榜樣對事業的執著
古希臘有句諺語:模范比教訓更有力量。偶像作為社會的榜樣,應當以身作則,堅持向善的信念,鼓勵每一個追隨者向積極向上的方面努力。這,才是一個偶像應有的樣子。扶貧第一書記黃文秀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投入到家鄉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青春之歌。海南扶貧干部隋耀達扶貧5年來,察民情、樹村風、創產業、抓黨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扎根基層、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干實事、謀實效,展現了公務員風采,是新時代的先鋒。我們要學習榜樣們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沖鋒陷陣、頑強拼搏,為國為民奉獻的志向堅定不移,對事業的堅守無怨無悔,為民族復興拼搏奮斗的赤子之心始終不改。
跟著“偶像”踐誓言,就是要學習榜樣工作時的樸實
毛主席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偶像的本質是一種精神,由于它符合人們的某種心理,人們便會去敬仰、崇拜它,從而去效仿這種精神。因此偶像能夠極大地影響社會的意識形態,所以只有偶像是善的,才能引導粉絲向善,從而對社會產生有益的影響,這便是偶像的作用和意義。吃虧書記李連成“哪兒沒有人要往哪兒搬,誰有意見就跟誰換”的吃虧信念,人民郵遞員唐真亞“選擇了投遞就要干一輩子”的熱愛與堅守,80后環衛抽糞女工李萌“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的擔當無不體現著共產黨人忘我工作、無私奉獻踐行入黨誓言的真心。我們要學習榜樣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計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這是一種偉大的無我境界。
讓我們乘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春風,追隨榜樣的腳步,追趕新時代“偶像”的力量,堅定信仰、勇于擔當、服務群眾、無私奉獻。
20xx《榜樣4》心得體會
《榜樣4》專題節目里有一位特殊的嘉賓,她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她就是廣西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副科長、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今年6月,她在返回駐村途中突遇暴雨洪流,不幸遇難,年僅30歲。黃文秀是選調生的榜樣,是扶貧干部的榜樣,是新時代的榜樣。
汲取榜樣力量,我們要在青年時代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理想。首都高校碩士研究生畢業,黃文秀卻選擇回到養育她的大山中,為了家鄉的人民,為了祖國的扶貧事業,她以家鄉人民幸福為己任,信念堅定、胸懷理想、志存高遠,積極投身扶貧工作的偉大實踐中。作為工作在基層的年輕干部,我們要腳踏實地,堅定信念,要堅信信念有多堅定,腳下就多有力,我們要克服“小進即滿”思想,切忌心浮氣躁、好高騖遠,要踏踏實實立足本職工作,勤勤懇懇在基層崗位鍛煉,不做表面文章、不沽名釣譽。
汲取榜樣力量,我們要不忘初心,使命牢記,勇于擔當。讓自己生活更有意義,讓自己生存更有價值,這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黃文秀用生命完成了自己入黨時的使命。女子本弱,扶貧則剛,擔任百坭村第一書記,她便立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20xx年百坭村共88戶貧困戶418人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2.88%下降到2.71%,面對深夜暴雨,她心中始終放不下的是百坭村的貧困戶,毅然決然地選擇連夜冒雨返回百坭村,最后不幸犧牲。這位年輕的姑娘為中國的脫貧工作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年輕干部要向黃文秀學習,扎根到祖國事業最需要的地方,以務實的作風,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盡責盡職對待每一項工作,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用一絲不茍、認真專注、絕不推脫的敬業態度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上勇于擔當,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發揚艱苦奮斗、真抓實干、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的精神。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則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堅信:流星雖然短暫,但在它劃過夜空的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我們要汲取榜樣力量,學習“黃文秀式”的好干部,守初心擔使命。讓我們肩負起時代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做新時代的奮斗者、擔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