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的眼淚觀后感
一升的眼淚---一個在日本感動了成千上萬人的真實故事。
池內亞也是一個開朗活潑的花季少女。然而,在她15歲時患上了一種病因不明的骨髓小腦變異癥。為了鼓勵自己以及家人和朋友,亞也從知道自己患病的那一天起便開始寫日記,記錄了自己的抗病過程……
亞也是樂觀的,一直微笑待人,即便班里因為她而教學進度放緩,同學們有抵觸心理,她仍然微笑著說“對不起”。亞也是自強的,當病到晚期時,她依舊堅持堅持復健治療,依舊堅持寫日記,為的不僅僅是記錄自己的抗病過程,更主要的就是讓自己和人們知道,她還是存在的。這株自強不息的火種確實是存在的,而且是在熊熊燃燒著,并給人以溫暖。
15歲,對于一個高中一年級的女生來說是它充滿了活力,歡笑和憧憬,可是病魔卻選擇了她,讓她一步一步的走向死亡。面對著這樣的逆境,她一刻都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盡力的讓自己的每一天過得精彩。一路上面對著別人奇異得眼光,造成對朋友與家人得負擔,戀人的離去,她一次又一次的忍下去,把自己的淚水都忍吞下去。作為一個觀眾的我,好幾次都覺得心痛,而且是絞痛。
在看完此片后,我感觸很深;為其偉大的母親,如山的父愛,情深的姐妹,箐箐校友.....
人間自有真情在。
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善意的微笑皆能讓你身邊的人感受到陽光的所在,生活的美好
片中,隨著池也病情的惡化,最后甚至連說話,走路也是一種奢侈的時候,其家人所表現出來的精神著實讓人感動不已。
雖然家庭并不富裕,但為了照料池也,母親毅然辭掉了自己奮斗多年而得到的心儀的工作。父親在打理豆腐店的同時還背著去賣苦力賺錢。弟弟和最小的妹妹也都著節約零花錢,而大妹妹則一改忘日貪玩的習慣努力學習,決心完成姐姐的遺愿。
特別是,在池也說話開始有寫困難,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時候,母親給了她極大的精神鼓勵。并鼓勵她說;你還可以寫作。
所以在后來,當池也幾乎全身都不能動彈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都寫出自己的心理感受。以至最后生命即將終結時,收到了一位和自己有著同樣病歷的陌生人的感激信。
麻生是池也參加高考上學的路上遇上的一位男生。乍看性格有些奇怪,但后來與池也的交往中,表現出來的精神也是感人的。
本來高考都不想去參加,后來卻為了池也努力學習考上了醫藥大學。
人是吃五谷雜糧的,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生健康。
生病并不可怕,重要的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有一顆能用微笑面對生活的心,面對挫折不回頭的勇氣和毅力。
當生命變得脆弱時,還有什么更重要的呢?面對生命,亞也告訴我們要去做強者,適者著生存始終是這個道理,如果想要當贏家,首先就要夠tough,心比誰都要堅強,都善于戰斗,在很多方面都頂得過挺得過,讓自己夠勇敢,隨時準備面對命運的挑戰,所以到最后她即使熟了所有也始終沒有輸掉自己。
面對一個一點點失去小腦控制能力的人,對生活依舊如此熱愛,我不知道那些曾今自己所說的那些諸如:一成不變的生活,使我們機械到可以用小腦操縱一切的話語是否還敢于說出口,難道我們真的就那么一邊麻木不仁,一邊喋喋不休的還要爭取所謂的自由?亞也雖然在生理上活動受到了限制,我相信她有一顆積極向上,寬闊到可以在上面自由奔跑的心,而我們為什么生理上活動自如,卻偏偏束縛起自己的思想,讓大腦閑置,總是不滿于周圍的環境,卻毫不去清清楚楚的看看自己呢?
讓思想跑起來,那些人為的障礙,那些被人束縛被人安排的感覺難道還是你爭取自由的阻礙物么?
自由是自己給的,懦弱的害怕摔倒的人才會覺得生活被人安排,而安排生活的那個人恰恰是自己。
這一刻,對自己說不,還有誰能說你不是自由的,不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亞也都
可以因為頭頂一片湛藍的天空而勇敢的站起來繼續前進,我們為什么不能呢?我們不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