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觀后感
【篇一】
在多媒體教室觀看了電影——《美麗人生》,感觸很深。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黑色喜劇。講述了一個活潑樂觀的猶太青年圭多來到小鎮阿雷佐,遇見了漂亮的姑娘朵拉,經過幾番努力,他終于與朵拉結婚,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約叔華,并開了一個書店。可是,好景不長,在兒子五歲時,圭多一家人被德軍抓走。為了不讓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讓兒子以為這只是一場游戲,得到1000分就贏了,獎品是坦克,兒子信以為真。于是,圭多一邊樂觀地干著臟苦的工作,一邊編造游戲的謊言。“游戲”結束時,圭多慘死在德國軍的槍下,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最后,約叔華母子相聚。
這個故事悲中帶喜,記得剛看故事的開頭,真是讓大家笑得都快喘不過氣了。冒充從羅馬來的督學在課桌上跳起脫衣舞的情節、圭多追求朵拉的情節,都讓大家笑聲不止。
可想不到的是美好的日子竟然過得這么快,德軍抓走了他們,故事此時進入了轉折,可讓人更沒有想到的是圭多竟如此樂觀,那種對于人生磨難的樂觀,那種不懼死亡的樂觀。為了讓兒子不恐懼,他竟編下了謊言,以微笑面對殘酷的生活。可這也是驚險的,死中脫險的約叔華幾次險些被德軍發現,這時,大家的心也懸著,好在圭多每次都機智的化險為夷,也一次次瞞過了兒子這件事情的真相。
直到最后,德軍決定殺死所有人,圭多把約叔華藏在鐵箱子中,并囑咐他一定要藏好,等沒有人的時候才能出來,要不然就會扣分的,就不能得到獎品坦克了。純真的兒子就這樣看著父親微笑著被德軍帶走了,再也沒有回來。看到這兒,大家都沉默了,心里沉甸甸的。
終于,戰爭勝利了,美軍開著坦克把約叔華帶到了朵拉身邊,開始了他的美麗人生。
原來,圭多早就知道殘酷只是短暫的,美麗人生終會到來,所以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兒子純潔的心靈。
父愛是偉大的,生活也是美好的,噩夢終將過去,用樂觀掃清路途的陰霾,美麗的人生之光在迎接著你、我、他……
【篇二】
《美麗人生》一如片名,熒屏上和煦溫暖的陽光、充滿智慧的幽默、深深的愛戀與舐犢之情,故事的情節構造亦非常的簡單,充斥著一些搞笑的噱頭,讓人忍俊不禁甚至捧腹大笑,甚至一開始你還會有些討厭基度(電影中的父親),長相平平,或者可以說有些丑陋,油嘴滑舌,但隨著劇情的逐漸深入,那種幽默帶給我的逐漸變成了心酸,片尾低沉的旋律、刺耳的槍聲以及以特有方式所表現出的那種大無畏的父愛,帶給我的也絕非僅僅是震撼,畫面也仿佛定格凝固在腦海中,讓人淚眼蒙蒙、刻骨銘心。
影片刻畫的是一個普通的猶太家庭在二戰期間的跌宕起伏,在殘酷戰爭陰霾的籠罩之下,一家三口的溫馨瞬間顯得是多么的難能可貴。是啊,戰爭是黑暗的,但卻無法驅散主人公心中明媚的陽光,以及身處監獄、面對困境,父親竭盡所能展現給孩子積極面對、樂觀向上的強大精神力量,而正是父與子之間看似游戲般的約定和默契,使得孩子能夠在近乎不可能活命的環境中得以生存,幽默中參雜著不屈、滑稽中透漏出堅強。影片前半部中的一幕給我的印象異常深刻:當兒子對商店門上寫著“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感到困惑而詢問父親時,聰明的父親略加思索,幽默地對兒子講:“別人不喜歡啊,就像前面的商店不喜歡中國人和馬,而再前面的商店不喜歡印度人一樣,明天我們也可以在我們的書店寫上蜘蛛和野蠻人不得入內!” 當我們沉浸于基度的幽默時,不禁也為父親的急中生智和巧妙智慧所感染,是啊,納粹的鐵蹄無情的把多少原本寧靜和溫馨的生活踏碎了,而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過早地留下陰影和創傷,積極樂觀面對日后更加艱難的人生,此時的父親,心里含著淚,臉上卻帶著笑,用一句詼諧的話,把所有的不公和陰暗都輕描淡寫的一帶而過;影片的后半部著力講述的他們一家在納粹集中營的日子,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打擊與傷害并能樂觀地活下去,父親用各種善意的謊言欺騙兒子,并告訴他:“一切只是個游戲,游戲結束積滿分后,我們便可以乘真的坦克車回家。”直至最后,偉大的父親為了讓兒子真的相信這只是場游戲,當納粹兵拿槍指著自己執行槍決,走過兒子藏匿的垃圾箱時,還不忘轉頭對偷偷看著他的兒子扮鬼臉,邁著夸張的步伐,以此表示“游戲”是多么“有趣”,而此時天真的兒子還以為父親玩的很開心偷偷地笑。一聲刺耳的槍響,雖沒有畫面,但我們知道,父親被殺了,沒有血腥,沒有絕望,甚至是從容的,像這部片子始終貫穿的那樣,他給兒子留下的并不是集中營灰暗而苦澀的回憶,而更像是一個心酸美麗的“游戲”。 影片最后,盟軍解救了猶太人,兒子(祖舒華)靠自己的努力積到了1000分,喜劇般地坐上了真正的坦克(只是一個意外),祖舒華和他的媽媽等猶太人也因此獲救。父親(基度)用他的生命和智慧,犧牲了自己,保全了自己的兒子和妻子……如若說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那么,《美麗人生》這樣的悲喜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再拼起來給人看。美好的東西碎了,你固然傷感,但若碎了還能拼起來,雖不盡完整,但卻是另一番令人窒息的殘缺之美。
二戰結束后,有許多在集中營幸存下來的人,對過去的往事都不堪回首,而面對無法改變的環境,主人公卻以天衣無縫的善意謊言以及一個美麗且富有挑戰性的“游戲”,讓其兒子的心靈免受傷害甚至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樂觀地面對所發生的一切不公正和丑陋現實,并神話般的在人間地獄般的集中營得以幸存。這也許就是該電影所要刻畫的美麗人生吧!
記得一部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愛是我們臨死時唯一能帶走的東西,它使死亡變得如此從容。”這樣的愛,對妻子、對兒子、對整個世界,在死難面前,在戰爭浩劫面前,是那樣的偉大,那樣的觸動心靈。我本已習慣把觀看電影當成娛樂消遣了,加上自身向來開朗,因而為看一部電影而沉思甚至想哭的時候很少,但當《美麗人生》到最后響起了一段平靜而深情的畫外音:“這是我的經歷,這是我父親所做的犧牲,這是我父親賜予我的恩典。”我便再也忍不住,凝視著電影畫面,哭了很久……
有人說,父愛如山,滄桑且凝重;有人說,父愛如酒,香醇濃厚。如果說生命是一段旅程,那么父親就是兒心中的信念,數不盡的風雨坎坷,不畏崎嶇,信念永恒。
因為經歷了苦難,所以活著的人要竭盡全力活得更加精彩,因為經歷了戰爭,所以要更加珍惜美麗人生。這也許就是電影《美麗人生》想要告訴我們的真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