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500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講一個聰明活潑的小女孩——海倫·凱勒,在她19個月大,因為一次高燒使海倫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讓她的世界成為一片黑暗與寂靜。
但是,海倫并沒有悲觀消沉,埋怨上天對她不公平,而是與安妮·沙利文老師一起頑強地與病魔抗爭。在深夜里拼命摸盲文,摸到手流血,用雙手感知各種物體,揣摩各種動作。
就這樣,海倫在五歲時,就學會了疊衣服,分揀自己的衣物。以自強不息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取得學士學位的盲聾人。
這些是多少健全人都做不到的啊!
海倫·凱勒十分渴望光明,在這本書中,她說,假如她有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看看每一個善待她,陪伴她的人,感謝他們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有意義,第二天,她要去了解人與自然的歷史,第三天,海倫到為生活奔忙的人們活動的地方去看看。
海倫·凱勒說過“如果讓人患上幾天聾盲癥,那將是一個很好的經歷,黑暗將會讓他更加珍愛視覺;寂靜將會讓他更加明白聲音的愉悅。”為什么我們一定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呢?海倫凱勒一個既看不見,又聽不見的女子都能憑著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取得那樣巨大的成就,我們作為一個身體健全的人,難道不應該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利用好自己的每一天嗎?
教師評語:本文文從字順,語言精煉,感受深刻,重點突出,既向我們展示了海倫·凱勒不向命運屈服的頑強品格,又從自身出發作了深刻的反思,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