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讀后感400字
在寒假里我讀了一篇寓言故事,名叫《亡羊補牢》。
這篇寓言故事主要就是講了:從前有一個養羊的人,他的羊圈的欄桿上破了一個巨大的窟窿,晚上在養羊的人睡覺的時候,山上的幾只狼跑了下來,把一只可愛的小羊給吃了。第二天早上有人來勸告他把那個洞補好,可他卻不聽就說:“我的一只羊已經被狼給吃了,那些狼肯定已經吃飽了,以后不會來吃我的羊了。”可等到了第三天,養羊人的羊又被狼給吃了,養羊人怕狼以后繼續吃羊,就及時把那個窟窿補好了。
我也“亡羊補牢”過,在期中考試前,明明知道自己還有薄弱環節,課我只要聽見下課的鈴聲,就會飛快地跑到我的好朋友的課桌前,和他一起玩斗筆。回到家里,媽媽問我下課在干什么?我回答說:“在玩。”媽媽對我說:“現在快要期中考試了,你可以用下課的時間來復習功課,復習完功課再去玩。這樣有了復習的時間所以你的功課會很好。”。從此我就天天那樣做,就考出了我滿意的成績。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如果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就要及時改正,否則問題會一直留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