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海灘幸存者的故事讀后感800字
加勒比海的一次暴風雨中,八名水兵落水失蹤。路易斯作為被發(fā)現(xiàn)的幸存者而揚名獲利,成為愛國的表率性人物。后,與作者所在的報紙社共同將政府蓄意隱瞞該驅逐艦傾覆的真正原因是走私超載而并非暴風雨的事實揭露給社會。從此開始與政客斗智斗勇。在政府倒臺后隱于市野。
近年來相關此類的書籍電影頗多。而政府威信與百姓利益乃至生命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加劇。
這讓我想到電影《火星救援》中的片段。主人公被遺棄在火星,即便是奇跡般生還,地球上的nasa仍宣布他已經死亡。在獲救那一刻,他的生命才被公諸于世。書中政府的舉動與電影中如出一轍。
再如,地震局并不會輕易將地震預報發(fā)出。原因是地震預報大多有偏差。然而某幾次地震發(fā)生時,無數(shù)生靈滅亡的原因就是缺那黃金的幾秒鐘逃生時間。
“記者們炸開了鍋,爭相搶占獨家新聞,但官方早已全面封鎖了他住的醫(yī)院,后來被獲準進行的采訪與報道都無聊至極。顯然,官方試圖打造一位英雄,了不起的海難幸存者,滿足一下大眾的好奇心和崇拜感,然后就讓這件事趕緊翻篇。盡管大家知道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卻也無法突破官方劃定的界限。”因為在缺乏物資的逃生木筏上呆了十天,就成為英雄。先不提路易斯接受利益和官方說辭主動與否,書中略帶感情色彩的只這一句:“我只是一個努力想要活下來的人。”不論在現(xiàn)實險境還是抽象的暗流之中,他都只是想要保全自己,而這正合了政府的心意。
然而弱者的敘述就一定真實嗎?書中撥絲抽繭可知,正因報社的揭露,社會動蕩,隨之原政府被推翻。新政客們笑而替之。而路易斯這樣一個愛財貪生之人,為何在政府的威逼利誘下都絕不改口?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又如何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保全自己直至年老再一次被作者發(fā)現(xiàn)?
政府威信與個別人物的身家利益,孰輕孰重,一千個哈姆雷特的事三言兩語怎能判斷。自知沒有那轟轟烈烈自毀雕塑的命,但求在歷史演進的種種轉折點上,看得清楚暗流涌動,樂得明白風平浪靜。莫要被當作書中只因一份報刊就“義憤填膺不自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