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蜀,魏,吳三國爭霸,經過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最后三國歸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當讀到這首蕩氣回腸的詞,我就會想起三國時的一位位英雄,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刻畫了多少個典型人物,數(shù)也說不清,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稱“三絕”的“義絕”——關羽、“智絕”——諸葛亮和“奸絕”——曹操。
稱關羽為“義絕”我覺得很恰當,不說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這些耳熟生巧的故事,便是他的坐騎赤兔馬在他被擒后竟選擇絕食而死,從這點就能看出關羽的“義絕”,一匹馬尚且對主人如此忠心,更別說它的主人了。美中不足的是,關羽過于自大,不然便不會有敗走麥城的結局。
再說諸葛亮“智絕”,他草船借箭,巧借東風,擺下空城計嚇退司馬懿。這些事件使我對諸葛亮特別敬佩,只恨自己沒有像他那樣聰明的腦子。然而要說他聰明絕頂我卻要反對,一個聰明的軍師會在大事上犯錯誤嗎?我想不能,而他卻在街亭戰(zhàn)時誤用馬謖,結果導致慘敗,軍事要地被敵方奪取。但是爸爸說諸葛亮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到底是為什么呢?我也沒想明白。
至于曹操稱為“奸絕”,我可有點反對,雖然他有“夢中殺人”這樣奸詐的一面,但他愛惜人才,也有可愛的一面,而且很會用兵打仗,僅用“奸絕”來評價他,我想太不公平了。
《三國演義》中的一場場戰(zhàn)爭,也讓我這個軍事迷看得欲罷不能。至今,我的眼前還時時浮現(xiàn)出戰(zhàn)場中的刀光劍影,耳朵還回響著戰(zhàn)斗的號角。我好想穿越到古代,去曹操身邊當一個士兵,跟隨曹操去征戰(zhàn)大江南北;想看看曹操在敗退中的三次豪邁大笑;想親自去體驗赤壁之戰(zhàn);我還想看看劉、關、張三顧茅廬,是以什么樣的誠意讓諸葛亮同意的;想看看關羽刮骨療傷,我還敢看嗎?肯定嚇得睜不開眼;想看看張飛睜著眼睡覺的樣子,一定很搞笑吧;我還要看看諸葛亮失算時,他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算了,我的白日夢也不會實現(xiàn)的,倒不如再讀讀《三國演義》,不就是與作者穿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