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后感1000字
父愛不亞于母愛
愛,是一種十分微妙的東西。愛,是一種習慣,無法預料,無法言語。愛,是一種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付出。愛,是一件糖衣甜而不膩。
自從,我讀完了《傅雷家書》這本書。我對愛的理解更深了,尤其是父愛。每個人都有父母親,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他們養育我們長大。在成績長過程中,我們都得到了父親的教侮,母親的慈愛。
傅雷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文藝評論家,妻子朱梅馥是一個溫柔善良、賢淑的東方女性。他們的教育,讓兒子成為了一個世界著名的鋼琴演奏家。傅雷夫婦在長子傅聰留學波蘭期間書寫了長達186封的性情家信,信中既有父親對文化藝術的探討,又有思想上的交流,還有母親對生活瑣事的“嘮叨”。
那一封封家書,傅雷先生放下做父親的尊嚴,毫無顧忌地向兒子懺悔自己的過錯,吐露自己的心聲,消除父子間的隔閡,仿佛傅雷就在我身旁,從信箋中拿出一封信,深情地念給我聽,讓我陶醉著,沉浸著,銘記著。
“爸爸這一年來似乎衰老了許多,白發更多了。我也較去年廋了許多,常常要臉腫腳腫,都是心臟不健全的跡象。”這一句話是母親寫給兒子的。話語中,滿滿的都是父母的老態,在經歷了歲月與人世的雙重折磨,年紀才不過百的傅雷夫婦愈發衰老,身體和精神也較之前差了許多。而此時,兩個兒子都沒有陪在他們身邊,不免讓人感受到“英雄遲暮。”的無奈與凄涼。
是啊,現在的兒女在外為自己的事業而拼搏,拼出一片天地。又可知,家中的父母為他們而擔心,他們的臉被歲月的痕跡布滿,一顆顆“老人斑”烙印在臉上。頭頂上的頭發被歲月染上了白色顏料,父親的頭頂,莫名的地被歲月變成了一片“荒原”?蛇@一切,又不是父母對兒女的掛念與擔心所付出的代價。又有的兒女不孝順,在外外面花天酒地,追求潮流,揮霍著父母的“血汗錢”。不孝的兒女們在你們做著對不起父母的行為時,你們是否想過你們父母臉上的烙印,頭頂的白發和“荒原”,醒醒吧,他們生是為了你們,死也是為了你們,難道你們不應該感恩他們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傅雷夫婦的家書,親情溢于字里行間,深深地讓我感動,一股親情的力量感染著我。這讓我想到了我的父母親。我的父親對我的愛,絕不亞于母親對我的愛。在雨天,母親把傘送到我手中,這是雨中的母愛,淅淅瀝瀝。在網上,父親為我蓋被子,讓我依然在床上酣睡,這是溫暖的父愛。
在這里,我想對我的父母說一聲:“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