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后感600字
一本書,兩輩情
在老師要求下,我極不情愿的打開了在床頭的那本書——《傅雷家書》,我本是不愿看的,心想:一本家書,往來的信,不就是父母對孩子常說的教導嗎?
但當我打開后才發現,傅雷對兒子的教導絕不僅僅是我想的那樣,不單單是“飲食寒暖要極小心一點兒差池不得”“不要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fresh(飽滿)的精神”,更有“現在正是設計你下一階段生活的時候,應當振作精神,面對當前,眼望將來,從長考慮”“希望你們二人除了相親相愛之外,永遠能互相尊重事事商量,切勿獨斷專行”除此之外,更有自己對生活,對藝術的理解“你說常在矛盾與快樂之中,但我相信藝術家沒有矛盾,不會進步,不會演變,不會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
傅雷言語間透露的溫情,讓我們想起了自己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他沒有傅雷高深的學問,沒有傅雷對藝術的感悟,更沒有傅雷對生活的樂觀。但傅雷面對兒子出國時的傷心,面對兒子不來信時的急切,和我的爸爸對待我的擔心一樣。我想,這更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
我的爸爸的確在有些方面不如傅雷,但是他會在下雨天幫我打傘;在天冷時給我加衣;會在我驕傲時提醒我做人要謙虛;會在我迷茫時給我指示前方的路;在我無助時給我光的希望。他是我的偶像,更是我的英雄。
當我們在父親面前任性地逆反時,有多少人發現父親雙鬢的微白?
我們漸漸成長,父親卻在一天天老去。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現在的我們更應該懂事,不讓父母操心,趁陽光正好,微風不燥,盡自己所能理解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