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中國之旅》500字
一年前,跟隨著五輛吉普走完了那條目前世界上最恐怖的路,體驗到中東赭黃風塵中的混亂和雖衰落仍不失壯麗凄美的古老文明。
一年后,也許是覺察到要了解外面必先要研究自己,于是收回目光,去打量中國的山水與文化。
余秋雨用一種我喜歡的方式——行走來思想,“在行走中洞察,在觸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燭照中敘述”,親身體驗可以更直接地迎接文化的沖擊。他肯定地說:“生命質(zhì)量的落差,很大程度上與空間相關。”閉目塞聽的山村只能有一種細碎畏縮的性格表情,而訪遍大城小市后則必會產(chǎn)生一種博大廣闊的人格張力。
讀完此書,我不僅看到了各地名山秀水和人文古跡,加深了對我國歷史文化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透過這種精辟美妙的講解,我理解了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對生命走向的理念,感受到了文化滲透進自然后,撲面而來的香氣。我一直羨慕“腳在何處,故鄉(xiāng)就在何處;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的灑脫與大氣,一想起就興奮不已:哪里都可以是家,哪里都可以作路,整個世界就呈現(xiàn)在自己眼前,鋪展在自己腳下。這是一種多么壯闊豪邁的擁有!
有人天生愛行走;有人在現(xiàn)實中受了挫,醒悟過來需要行走;有人為了愉悅心情增長見識而行走,不管復雜還是純粹,他們“每天都這么走,走過邪惡,走向人性,走向人類的大擁擠和大熱鬧”。在如此廣闊的天地間行走,人將會愈加深刻,愈加清晰,愈加達觀,最后從侏儒一躍成為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