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心讀后感1000字
今天我讀了《改心》這篇文章,感受頗深。文章講的是作者在某外資企業供職時,指導老師給大家出了一道題:要求每個成員至少寫三句“我無法做到的……”“我無法實現的……”“我無法完成的……”再反復大聲地讀給自己、周圍的人聽。作者越讀越無奈,越讀越悲哀,越讀越迷茫,最后竟然哭了起來。指導老師這時要求成員把“我無法”改成“我不要”繼續讀,作者越讀越別扭,終于覺悟到許多的“我無法”原來是自己“不要”啊。后來指導老師又讓把“我不要”改成“我一定要”,作者這回越讀越起勁,越讀越振奮,最終明白了凡事都要有自信,自信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我就是一個自信的女孩,在成長的海洋中,我享受成功的快樂與失敗的痛苦,他們總是時不時地敲著我的門,在它們的伴隨下成就了一個自信的我,接受著風雨的洗禮。
我的自信來源于那場考試,那場生平以來第一次讓我心跳加速的語文考試。至今回想起來,我的手還是涼的,不斷地冒著冷汗。
當天九點半,當我將語文考試卷全都做完時,心中的石頭算是落地了,愉悅地檢查著題目,然而,當我讀到作文時,我仿佛是在大冬天又被猛地潑了盆冷水,心都涼了。天!我的作文離題了。也許是我看錯了,太緊張了,怎么可能呢?然而,我的直覺,我眼前的事實告訴我,確實偏題了。頓時,我驚呆了。怎么辦?重寫一篇嗎?可是,時間一定不夠。我不是地看著手表。一定不夠,怎么會這樣呢?我著急地眼淚涌上眼眶,為什么怎么倒霉的事情偏偏會輪到我?我的兩只手在相互不斷的摩擦著,我多么希望時間可以重來!
不行!還有半個小時,還是有可能的,否則這些時間我一定會在焦慮中痛苦下去的。不管了,痛苦就痛苦吧!那個重要的時刻,我覺得我在寫與不寫中徘徊,最后,理智終于讓我決定去拼一拼。堅信,自信地想,我能做到,我能行!
說干就干,我拿起作文稿紙,提起筆就開始飛快地書寫起來。慢點,慢點,時間別過得那么快,我的內心暗暗祈禱著,我的手在抖,我的心在抖,我覺得我全身都在努力。終于,九點五十六分,這篇盼望許久的文章出爐了,我真覺得自己太偉大了,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竟然成功了,我覺得自己簡直制造了一個奇跡。
試卷上交了,雖然是短時間內的作品,我依然自信滿滿地相信它,相信自己,這次不會考砸。第二天,分數出來了,92分,雖然不是最好,雖然作文也扣了分,但我依然興高采烈,那是我第一次在極度緊張的短時間內完成的作文試題,它證實了我的自信沒有錯。
世上沒有不可能,不可能只是不敢做,而不是不能做。相信自己,去做那些“不敢做”的事情,我們會看到成功在向我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