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讀后感作文500字
今天,我又一次看了《成語故事》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鑿壁偷光》這個故事。它講述的是古代西漢經學家匡衡小的時候家里貧困,常常吃不飽飯。于是他去有錢人家干活,提議以借書來讀作為工錢。借來了書,匡衡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可是晚上看書要點燃油燈,他家又沒錢買油燈,怎么辦呢?他在屋子里轉來轉去,突然發現破屋的墻隱隱約約的透出光亮來。于是匡衡干脆在這墻上鑿開一個洞,更多的光亮就透進小破屋來了。從此以后,匡衡每天夜里就拿著書靠近墻洞借著鄰居家的油燈光,認真刻苦的讀書,直到燈滅,才去睡覺,后來他成為了有名的大學問家。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刻苦學習的道理,我們今天不需要鑿壁偷光,學校和爸爸媽媽都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優越的學習條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上課不懂的地方老師總是耐心的講了一遍又一遍
,家里媽媽給我買了好多好多的課外書以及對學習有幫助的教程。可是我總是很少看,倒是看電視,玩游戲我是最積極的。看看匡衡,為了看書,不惜去給別人做工。讓我感到很羞愧。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老師經常跟我們講這個道理,我也知道學習的路上充滿了艱辛,但是以后我要向匡衡學習,不怕困難,不放棄,認真學習。我相信我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