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答李淑一讀后感
蝶戀花答李淑一是毛澤東寫的一首詞。大家讀完,寫了什么心得?來看看第一范文網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蝶戀花答李淑一讀后感,希望你有所收獲。
蝶戀花答李淑一讀后感篇一
此詩最初載于1958年1月1日《湖南師院》。李淑一是烈士20 年代初在長沙私立福湘女子中學讀書時的同學兼好友。,經介紹, 她與毛主席的戰友柳直荀結婚。
1932年柳直荀在洪湖犧牲。解放后, 李淑一一直在長沙第十中學校教語文。1950年李淑一曾給毛主席寫過信,毛也回過信。1957年1月,毛詩詞十八首在《詩刊》發表后,李給毛主席寫了一信,并附有她在1933 年寫的一首懷念柳直荀的詞《菩薩蠻》, 另外還想向毛主席索取早年毛主席寫給的《虞美人》,因她聽談起過這首詩。5月11日,毛主席給她寫了回信。信中說: 大作讀畢,感慨系之。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罷。有《游仙》一首為贈。 這種 游仙 ,作者自己不在內,別于古之游仙詩。但詞里有之,如詠七夕之類。 李淑一收此詩后,即被傳開,湖南師范學院的學生知道后,寫信給毛主席, 要求發表。毛主席復信說: 來信收到,遲復為歉!《蝶戀花》一詞, 可以在你們的刊物上發表。《游仙》改《贈李淑一》。 1959年再改作《答李淑一》。
從詩人最初的標題《游仙》, 我們就已經聞到了那發自肺腑的革命浪漫主義的氣息。楊柳二烈士已經仙去,忠魂飄上了 重霄九 ,進入了月宮。
一起句,詩人用兩個 失 字,沉痛之情及至深的懷念油然而生。 雖看上去平談,但讀來令人悲傷不已。取其姓楊柳,這偶合的姓氏, 非常親切自然地引出第二句。第二句的 楊柳 堪稱天造地設,奇妙異常, 而且天然產生雙關意思,楊柳的忠魂和楊花柳絮輕盈飄飛的樣子。而 重霄九 有烈士浩氣長存之感, 也有詩人一貫的雄姿英發的特征。 接著詩人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而幽涼的神話世界,仙人吳剛為二忠魂 捧 出了桂花酒。這種酒本是仙人自己所飲的佳釀, 但由于忠魂飄來,即十分虔敬地以如此美酒款待。
下闋,起始二句,詩人從仙人把酒相迎, 自然過渡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寬大的衣袖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
最后二句,詩人大筆急轉,嫦娥仙女正在為忠魂舞蹈之時,卻忽然有人來 報告人間已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大好消息,兩個忠魂聞之 淚飛頓作傾盆雨 ,這一藝術夸張,形象而滿懷激情地表現了英烈的激動之情, 使英烈終于感到心靈得到了美好的告慰。 同時這二句也傳達出詩人自己內心對革命終于成功的不勝感慨的情懷。這是混合著無限悲傷與歡喜的熱淚!是超凡脫俗的熱淚!
這首詩在藝術上也非常獨特、完美。想象力極為豐富、奇異、巧妙。 從烈士的姓氏到飄飛的楊柳之花,再到月宮,受到吳剛的桂花酒及嫦娥舞蹈的歡迎, 然后是熱淚飛灑大地的宏大場面,真正做到了天上、地下任詩人翱翔的局面, 浪漫的精神、優美的古代神話,再加上現實的 忠魂 為出發點, 正應和了郭沫若為這首詩所作的評價: 不用說這里絲毫也沒有舊式詞人的那種靡靡之音, 而使蘇東坡、辛棄疾的豪氣也望塵卻步。 這里使用著浪漫主義的極夸大的手法把現實主義的主題襯托得非常自然生動、深刻動人。這真可以說是古今絕唱。
蝶戀花答李淑一讀后感篇二
李淑一詞中有“征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句,故此毛澤東上來就回答了烈士的去處的問題。
這是毛詞中唯一的上下闕不同韻的詞。毛澤東寧愿轉韻也要用蝶戀花這個詞牌。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多么浪漫的情懷!
“淚飛頓作傾盆雨”高亢遒勁,雄渾磅礴,蕩氣回腸!
一字一句領略雄渾蒼茫的景象,感染樂天達觀、笑看風云的大無畏和樂觀主義精神。進入心馳神往而優美的意境!
拓展閱讀:原文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