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散文讀后感400字
讀季羨林老先生的散文,從談人生到再談人生,從人世間的世態炎涼到為人處世的寬容,著實讓自己受益匪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季羨林散文讀后感4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季羨林散文讀后感400字
季羨林散文深深吸引著我,他的用詞用句,沒有一樣不值得我學習。季羨林的寫的文章,語言生動、感情濃郁,始我一看就深深愛上了這本書。
比如這篇《老貓》吧,生動形象地為我們講述了他家一只老貓與小貓的感情,小貓不是老貓生的,可是卻像媽媽一樣對待小貓。這只老貓與主人的感情也很深,老貓知道自己快死了,就離家了,為的就是不讓主人看見它死了而傷心。在季羨林的語句中,我處處看見了真情。使人感動。
比如寫《寂寞》這篇吧,季羨林又把寂寞比作了石頭屋,和毒蛇,讓我們感到了,當時的寂寞。使我們身臨其境,感覺自己也很寂寞,快樂都被這寂寞給帶走了……
又比如這篇《月是故鄉明》吧,寫了:長大了以后,到了他鄉,想起了故鄉時晚上在月亮下玩耍,很懷念過去的時光。他寫這篇文章語言柔婉,寫的這種感覺讓人不由得泛起一絲鄉愁,回憶起過去。
《聽詩》這篇,又寫出了一個老人念的詩。老人念的先是輕如細水,后來又是高昂如潮,這是多么生動形象的比喻啊!把聲音輕比作細水,把聲音響又比作大潮!多么值得我們學習的語句!
推薦:
季羨林散文讀后感
許久沒有在空間里寫寫心情,有一個朋友問我,為什么好久沒有見我寫的日志,只是因為忙嗎?想必這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解釋的多了,有時候往往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最近在讀季羨林老先生的散文,從談人生到再談人生,從人世間的世態炎涼到為人處世的寬容,著實讓自己受益匪淺。回往過去的日子,留下很多的遺憾,但更多的是自己的稚嫩帶來的種種困惑。他說“人一生要處理的關系只有三種,第一種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第二種是處理好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第三種是處理好自己的思想與感情的沖突。”我個人認為,第一件事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大家做的最可笑的,因為我們總是以強盜式的姿態,來對待處理這兩者的關系;第二件事,是大家每天都在忙著處理的,也是大家最在乎的,我們就是這樣,喜歡活在別人的嘴邊,為了那一句并不是發自真心的稱贊,我們為之付出的是時間,那些本應該和親人、朋友呆在一起的時間。為什么我們總是這樣呢?寧愿浪費大把的時間在陌生人或者僅僅是見面點個頭的家伙的身上,卻不愿意將部分時間用來和自己的家人、朋友、愛人呆在一起呢?我們這是怎么啦?第三種,會因背景、閱歷、性格的不同而不同,思想與感情的沖突是與年齡成正比的。小時候幾乎很少會在這些事情上煩惱,長大后,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或多或少的會去權衡做這件事情的利弊,往往就是這轉瞬間的思考,讓我們經歷了更多的心靈上的折磨,情感上的無奈。
三件看似簡單的事情,一輩子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懂得,而我的理解也是那么的淺顯,我能做的就是“盡人事而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