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
《最后一頭戰象》寫出了大象的重情重義。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準備的《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僅供參考!
《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篇一
寒假里,一位宋阿姨送我一本書,書的名子是《最后一頭戰象》作者是沈石溪。阿姨送我的時候說:“這本書特別好,讀完后她都感動哭了。”回家后我就迫不急待的認認真真的讀了這篇文章,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寫了日寇侵占了緬甸,在戰斗中,戰象都陳亡了,在民工搬運戰象尸體時,發現了幸存的戰象,名叫嗄羧,過了二十幾后,它在臨死之前重新找到并披掛上象征身份的象鞍,走了一天一夜,來到戰友埋葬的地方——百象冢,在旁邊挖了一個坑,把自己埋在了那里。
在這篇文章里,嗄羧被村民治好傷后就在寨子里生活,它整天優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閑逛,到東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大象有靈性,在嗄羧快不行了的時候,它繞著寨子走了三匝,對救活它,收留它,并養活它的寨子表達了一種戀戀不舍的心情。全寨的男女老少也都擁到打谷場為嗄羧送別,許多人都泣不成聲,村長在它脖子上系了潔白的紗巾,在四條腿上綁了四塊黑布,老人和孩子送給它吃的,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涼水。說明它很難過,它知道自己要離開了,吃不下東西。
嗄羧是一頭很重情義的大象,它很想念和自己一塊戰斗的戰友,所以它把自己埋在了并肩作戰的戰友身邊,它是我們心中一位非常重情義重感情,而且品德高尚的戰斗英雄。
大象能做到這樣,我們人要做的更好。
《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篇二
我讀完了媽媽給我買的《最后一頭戰象》,躺在床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最后一頭戰象》講述的是:“作者和象﹑野豬以及熊的故事,每一則故事都能感受到作者對動物朋友那強烈的愛。但,對我影響最大的則是書中關于棕熊的故事。
作者和向導強巴在野外做完了動物勘察后回到觀察站時,偶然發現了一只小熊崽便把它帶了回去,還給小熊起了個很好聽的名字“麗麗”。沒想到麗麗剛睜開眼睛時看到的是作者那張和藹的臉,就把作者當成了自己的母親,整天和作者形影不離。一天晚上,熊媽媽冒著大雨來尋找它的孩子,他們就只好將麗麗還給了母熊。不管母熊對麗麗付出多少母愛,麗麗就是對它的母親不理不睬,于是,母熊對作者產生了一股怒火,甚至在作者去河邊洗澡也要對他進行襲擊。
一次母熊和麗麗遭到了雪豹的襲擊,母熊奮不顧身保護自己的孩子,經過一場血肉搏斗,雪豹死了,但母熊的肚皮也被咬開了,腸子都漏了出來,生命危在旦夕,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母熊在觀察站找到了作者,并將自己心愛的女兒麗麗托付給了作者,作者對母熊的恨,頓時如春光融化積雪煙消云散了。最終,母熊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只偉大的母熊盡到了以為母親應該盡到的責任,并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人類,動物世界里的愛不比我們人類的少,母愛是偉大的,任何人都無法讓母愛受到一點點的傷害。母熊雖然死了,但她對孩子的愛將永遠閃亮在我們的心里。
《最后一頭戰象》讀后感篇三
在暑假里,我讀了《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我深有感受。其中,我最喜歡《給大象拔刺》這篇文章。
《給大象拔刺》寫得是作者還是赤腳醫生的時候去橡膠林巡診,遇到了一頭公象和一頭母象,它們把作者帶到了一只右腳受傷的小象身邊,原來是小象扎了刺。于是作者就給小象拔刺,小象很怕疼,不時的發出痛苦的叫聲,經過作者一番努力后終于幫小象腳上的刺給拔掉了。一個月后,作者收到了那頭公象贈送的一只野蜂窩,這也許就是他們要支付的醫療費吧!小象已經全好了,還跑到作者面前和他玩。
這篇《給大象拔刺》讓我知道了好人會有好報,作者幫助了小象拔刺,小象的父母送給他一只野蜂窩表示感謝。其實,作者得到的不僅僅是一只小小的野蜂窩,還得到了快樂和友誼,同時也幫助自己增加了醫術。我下次也要像作者一樣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或者動物,我求的不是回報而是想看到別人的一次笑容,聽到別人說的一聲“謝謝”和自己內心的一次快樂體驗。
《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非常精彩,希望你有空的時候也去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也會有很大的收獲的。
杭州二中樹蘭實驗學校601班 王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