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落葉讀后感3
散文落葉讀后感1
每當大地被金色包圍,涼爽的微風吹過森林,激起一層層金色波浪,風中還飄著一陣陣果實的清香,便是美麗的秋了。
然而,在這幅美麗的秋意圖中,還有那必不可少的落葉。它們在秋風的吹拂下,如一只只金蝴蝶從樹梢上徐徐落下,在空中飛舞盤旋著,展現自己優美的舞姿,隨后悄然飄落在地上。
這景象似乎還帶著幾分凄涼,幾分蕭瑟。它們從樹梢上落下,這已意味著它們的生命即將結束,它們即將走向生命的盡頭。它們從茂盛到衰老,從成長到逝去,經歷了許許多多,歲月帶走了它們的青春,使它們變得蒼老。
但是,它們還不忘為下一代著想。它們飄落到地上,融入了春泥,化作養料,滋養著新葉子的生長。我相信,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在樹枝上一定會長出無數嫩綠的新葉,這些便是它們的生命的延續,愛的升華。
作者一定非常敬佩落葉的精神,才寫下了《落葉》。而且文中最讓我敬佩的是那一片片渺小的落葉中所蘊含的偉大無私的精神。是它們讓我明白:人的生命也如樹葉一般短暫,應該好好去珍惜和奉獻。學習落葉無私奉獻的精神,多多關心他人,用自己的力量照亮充滿希望的人生,讓短暫的生命別具意義!
散文落葉讀后感2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落葉是秋的標志,也沉淀著人們悲秋的凄婉的對草木易凋、人生易老的無奈與感嘆。
但此文并非悲秋之作,文章以生動的描寫,表現出對枝頭繁密動人的綠葉的喜愛與欣賞,為綠葉帶來的溫柔的美好而沉醉,同時,也對葉子片片落去,法桐不再柔美婀娜表現出憐惜和傷感。
作者并非把感情停留于悲憫之中,而是借著來年落葉又發,枝頭復美這一自然更替的現象,揭示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哲理“它年年凋落舊葉,而以此渴望著來年的復生,它才沒有停滯,沒有老化,而目標在天地空間里長成材了。”而這,也正是世間萬物新舊更替、新陳代謝從而不斷向前、不斷發展的規律。樹如此,人如此;物如此,心如此;生命如此,社會如此。
讀擺此文,我看到的不是司空見慣的為落葉而嘆惋,而是生命的興衰更替的生生不息,我感受到的將是對于落葉、對于生命的欣慰與感動。
散文落葉讀后感3
讀林清玄的散文實在是件歡欣的事,寥寥數語,妙趣橫生。他所講述的一個小故事,特別讓我受啟發,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
他說,小時候家門前有一片樹林,到了秋天,父親就讓他們兄弟幾個早上起來掃落葉。每天都有好多落葉,每天都要掃一遍,掃完了再去上學,好辛苦。漸漸地就膩煩了。
有一天,父親告訴他們一個“好辦法”:“掃落葉之前先把樹搖一搖,把明天的落葉一起搖下來,這樣第二天就不要掃了。”他們欣然接受了父親的“妙計”。次日早晨,兄弟幾個在打掃落葉之前,把每棵樹都搖了搖,果然有好多葉子飄落下來。他們打心眼里覺得父親的主意真棒!
然而,第二天早起發現,還有滿地的落葉。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父親教的辦法不靈呢?哥哥拍拍腦袋,告訴兄弟們:“可能是搖得力氣太小的關系,明天我們更用力地搖!”弟弟說:“是呀是呀!最好把后天的也搖下來。”我說:“如果能把七天的葉子一起搖下來,那我們一星期掃一次就好了。”于是,他們掃落葉前就咬了牙使勁地搖,搖得好多樹都奄奄一息。可是第二天早晨起來還是會發現好多落葉。爸爸看見他們苦惱的樣子說:“傻孩子,一天把一天的工作做好,工作才會實在,想要一天做兩天的工作,是在奢想呀!”原來,在樹林里并沒有“明天的樹葉”可掃,雖然,明天的樹葉一定會落下來,今天能把今天的樹葉掃完,也就好了。他們逐漸明白了一件事——明天的落葉永遠不會在今天凋落。
我覺得林清玄的這個故事向我們傳達著一種人生的智慧:未來雖然有遠大的夢想,活在當下、活在此刻、活在今天,才是生命實在的態度。樹葉里的落葉,要在今天掃干凈,明天自有明天的落葉,不必煩惱。沉下心來,專注于生命的每一刻,如此,生命的每一刻都可以很精彩。想想我們現在,每天埋頭于一堆繁瑣事務中,往往是顧此失彼,于是乎,更多地是敷衍、是應付,少了一分精致,少了一分從容。我的做法就是每天準備一方小紙,把今天要做的幾件事做好。
今天掃完今天的落葉,今天把今天的事做好,不要為明天煩惱,要努力地活在今天這一刻。這句話送給大家,也送給我自己。